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59篇
内科学   40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77篇
综合类   177篇
预防医学   6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96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建立保妇康凝胶中莪术二酮和莪术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以聚乙二醇(PEG-20M)为固定相的毛细管柱(柱长为30m,内径为0.32mm,膜厚度为0.25μm);柱温为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40℃,保持35min,以每min10℃的速率升温至200℃,保持3min;进样量1μL,分流比:10∶1。结果:莪术二酮在0.3004~4.506μg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8(n=6);莪术醇在0.2076~3.114μg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9(n=6);莪术二酮和莪术醇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6%和100.6%,RSD分别为0.5%和1.4%。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单、灵敏、重复性好,可作为保妇康凝胶中莪术二酮和莪术醇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2.
任琦  陈冈  周志强  付辉政 《中草药》2019,50(18):4261-4265
目的研究油茶Camellia oleifera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色谱、高效制备液相色谱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测定及谱学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油茶根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O-β-D-半乳糖基-(1→2)-[β-D-木糖基-(1→2)-α-L-阿拉伯糖基-(1→3)]-β-D-葡萄糖醛酸基-3β,15α,16α,21β,22α,28-六羟基-21-O-乙酰氧基-22-O-当归酰氧基齐墩果醇-12-烯(1)、大头茶苷J(2)、山茶皂苷B1(3)。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山茶皂苷Ac,化合物2和3为首次从油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3.
124.
目的 血清白细胞介素-17A(IL-17A)在一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文中探讨术前IL-17A水平与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POD)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方法 连续入选自2020年12月至2022年2月在南京大学附属金陵医院行椎管内麻醉下膝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22例。根据是否发生谵妄分为POD组(n=20)和NPOD组(n=102)。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及血液学指标,单因素分析筛选后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获得POD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评价IL-17A和清蛋白对POD的预测价值。结果 发生POD的患者共20例,POD发生率为16.39%。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术前ASA分级、清蛋白、预后营养指数、IL-17A水平、术后是否接受神经阻滞及术后疼痛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术前清蛋白降低(OR=0.54,95%CI:0.339~0.859)、IL-17A水平增高(OR=1.503,95%CI:1.065~2.121)是PO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前清蛋白和I...  相似文献   
125.
医院信访大多由于医疗纠纷发生后,其中通过调解、行政执法以及诉讼等程序能够使绝大多数的问题得以圆满解决,产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对处理结果也能够欣然接受,起到了既能维护法律权威,又能达到化解矛盾、解决纠纷的目的。而另一方面,也有一小部分群众在处理纠纷过程中不是采取以上方法,而是采取另外一种应当说比较极端的方法解决问题—上访。通过反复到医疗单位或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乃至社会新闻单位及国家领导机关投诉、上访,以达到其预期的目的。这种方式严重影响了医疗机构的形象,扰乱了医院的正常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秩序,甚至对医院造成…  相似文献   
126.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CK)5,6和CK3413E12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作为分子标记物在乳腺增生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乳腺增生性病变50例,包括普通性增生(UDH)20例,不典型增生(ADH)6例和导管原位癌(DCIS)24例,采用EnVision二步法对其进行CK5/6和CK3413E12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SA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CK5/6在UDH、ADH、DCIS3组病变中阳性相对数分别为20/20、0/6、0/24;CK34pE12在这3组病变中的阳性相对数分别为20/20、1/6、3/240(2)UDH与ADH、DCIS在CK5/6、CK3413E12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CK5/6和CK3413E12可叫乍为乳腺UDH和ADH/DCIS鉴别诊断的标记物,虽然CK5/6和CK3413E12表达缺失都提示为ADH/DCIS,但CK5/6的特异性高于CK3413E12,是更为理想的鉴别诊断标记物。  相似文献   
127.
颈静脉扩张症的诊断与治疗(附8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颈静脉扩张症是指一段颈内或颈外静脉局限性全周梭形膨大,本病发病率很低,我们1995年11月~1999年8月共收治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8.
目的随着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普及,其麻醉的镇痛效果也越来越为大家所重视。文中旨在评价吸氧预处理联合二异丙酚减轻人工流产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美国麻醉学家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标准Ⅰ-Ⅱ级人工流产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预处理组(n=50)和对照组(n=50)。预处理组于普通供氧面罩麻醉前2min预给氧,给氧后静脉注射二异丙酚2.5 mg/kg;对照组单独静脉注射二异丙酚2.5 mg/kg。2组患者二异丙酚静脉注射速率均为5mg/s。结果预处理组患者苏醒即刻、苏醒后15 min和30 min,宫缩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别为(3.47±0.12)、(2.23±0.10)和(1.01±0.0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0±0.10)、(3.51±0.13)及(2.10±0.11)分(P<0.05)。结论吸氧预处理联合二异丙酚镇痛,能减轻人工流产术后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129.
目的 总结重症肺炎的监护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成人重症肺炎患者进行ICU监护及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所检测的病原体顺序依次为细菌、真菌、病毒,以多重、混合感染为主,予积极的抗生素治疗.由于感染严重常并发呼吸衰竭、脓毒症性休克、血电解质紊乱、血糖异常、急性肾功能不全、中毒性肝炎、中毒症性脑病、凝血功能障碍等.经监护及治疗后,29例存活,8例死亡.结论 重症肺炎病情严重,并发症多,治疗困难,预后差.ICU的严密监护、对病原体和并发症及时有效的治疗,是重症肺炎获得较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0.
目的探讨丙泊酚伍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创伤病人全麻诱导时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创伤休克病人随机分为丙泊酚组(Ⅰ组),丙泊酚复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组(Ⅱ组),每组30例。诱导时依次静注芬太尼2μg/kg、咪唑安定0.05 mg/kg、罗库溴铵0.8 mg/kg,同时Ⅰ组丙泊酚血浆靶控输注(TCI)4μg/ml,Ⅱ组丙泊酚TCI 2μg/ml加氯胺酮0.5 mg/kg。采用Bioz.com阻抗法血液动力学连续监护系统监测HR、BP、心脏指数(CI)、每搏指数(SI)、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加速度指数(ACI)等指标。结果与基础值比较,两组HR诱导时均显著增快(P<0.05)。Ⅰ组SBP、CI、SI、SVRI诱导时均显著下降(P<0.05),而Ⅱ组以上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变化。Ⅰ组在麻醉诱导时SBP、CI、SI较Ⅱ组显著下降(P<0.05),其余各时点也有一定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间在各时点的HR、DBP、ACI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论丙泊酚伍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有利于保持创伤病人全麻诱导时血液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