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1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7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98篇
内科学   106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47篇
特种医学   84篇
外科学   191篇
综合类   477篇
预防医学   157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181篇
中国医学   221篇
肿瘤学   4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膝关节周围骨折后创伤本身及手术对关节结构及伸膝装置的破坏,不可避免发生伸膝装置及关节腔内粘连,导致膝关节功能障碍。一般均需要通过系统的康复治疗才能恢复良好的关节功能。为了说明早期系统康复治疗对恢复关节功能的重要性,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系统康复治疗与自行锻炼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作以回顾性总结。  相似文献   
72.
目的 研究高强度聚焦超声 (HIFU)治疗乳腺癌原发灶后靶区局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IL)的细胞毒性效应分子Fas配体 (FasL)、颗粒酶B(GzB)、穿孔素 (Pf)等表达变化。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HIFU组 2 3例和对照组 2 5例病人局部TIL的细胞毒效应分子表达变化。结果 HIFU组局部 ,Fasl、GzB、Pf阳性的TIL平均数目分别为 :(2 9 6± 12 3)、(32 2± 11 3)、(12 2± 8 2 )个 mm2 ;对照组局部 ,Fasl、GzB、Pf阳性的TIL平均数目分别为 :(2 1 2± 9 8)、(17 5± 6 3)、(6 8± 5 2 )个 mm2 。比较两组对应指标 ,HIFU组FasL、GzB、Pf阳性的TIL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HIFU治疗乳腺癌后局部TIL中的FasL、GzB、Pf表达增加 ,增强了原发灶局部的抗肿瘤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Graves病患者在治疗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方法时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组Graves病患者197例,分为初发未治疗组(n=43)、丙基硫氧嘧啶组(PTU组,n=46)、甲巯咪唑组(MMI组, n=68)和同位素碘131(I^131组,n=40),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血清,对ANCA和抗核抗体(ANA)IIF检测阳性者进一步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中ANCA靶抗原,即髓过氧化酶(MPO)和抗蛋白酶3(PR3)。结果初发未治疗组IIF阳性者占4.7%(2/43),均为IIF-ANA阳性;PTU组IIF阳性者占19.6%(9/46),均为IIF-ANCA阳性;MMI组IIF阳性者占4.4%(3/68),均为IIF-ANA阳性;I131组IIF阳性者占5.0%(2/40),均为IIF-ANCA阳性。PTU组IIF-ANCA的阳性率高于初发未治疗组(P〈0.01)、MMI组(P〈0.01)和I131组(P〈0.05)。16例IIF阳性患者中3例出现血管炎相关症状,3例均识别MPO,其中1例识别PR3。结论 Graves病患者检测ANCA阳性与PTU治疗相关,Graves病患者在予PTU治疗过程中需重视ANCA的检测。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61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内科保守治疗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47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血肿清除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死亡情况。结果微创穿刺清除术患者治疗3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肿清除率及治疗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微创穿刺清除术患者的病死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创伤小、血肿清除率高,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索影响心脏移植受者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4月至2022年6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行心脏移植的163例受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受者早期(术后90 d)存活情况, 分为存活组(132例)和死亡组(31例), 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 选出危险因素变量, 绘制列线图对早期死亡概率进行预测, 利用ROC曲线(AUC)下面积、Harrell的C指数和校准曲线用于评估和内部验证该模型的性能。应用决策曲线分析来评估其临床效用。结果存活组和死亡组在机械通气、神经系统病变、体外膜氧合使用、红细胞计数≤3.52×1012/L、肺动脉平均压力>27 mmHg、肺血管阻力>4.01 Wood Unit、白蛋白≤33 g/L、天冬氨酸转氨酶>50 U/L、血红蛋白≤108 g/L、血小板计数≤109×109/L、总胆红素>57 μmol/L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 是心脏移植受者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和差异变量, 围绕血红蛋白≤108 g/L、白蛋白≤33 g/L、血小板计数≤109×109/L、总胆红素...  相似文献   
76.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7岁,背部正中包块逐渐增大1年,无自觉不适症状,于2006年7月18日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背部正中皮肤色泽正常,无异常毛发生长.胸后正中中段突出呈成丘状,胸8棘突正中可触及一3 cm×5 cm包块,边界清楚,无移动,无局部活动受限.胸椎X线及CT检查显示:胸8棘突右侧后方见一椭圆形高密度阴影,密度与棘突相似.根部来源于胸8棘突右侧,瘤体表面光滑.入院诊断:胸8棘突骨软骨瘤.常规检查完毕后于2006年7月20日在全麻下行瘤体切除术.术中见包块位于胸8棘突尖部,体部稍突向下方.与胸9棘突紧密相邻,有软组织间隔.瘤体顶部有完整的软骨帽包裹.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应用激光选区烧结技术提高复杂颌面骨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并进行容积三维重建,利用MINICS8.1软年进行滤波,二值化,轮廓提取,矢量重建,转化为STL文件,再进行实体分层,输入HLP-450型快速成型机,制作骨折头颅骨三维实体模型,模拟手术,制作个体化钛板,作为实施手术过程的参照。结果:患者术后咬合关系恢复良好,手术时间明显减少,效果满意。结论:应用激光选区烧结技术可以提高手术精度,缩短手术时间,明显降低手术难度。  相似文献   
78.
1991年 1月~ 1 999年 4月本院对 1 0 5例患原发性肝癌、肝血管瘤、肝内胆管结石、严重肝损伤、肝结核病、慢性肝脓肿的患者作肝脏切除术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男性 78例 ,女性 2 7例 ,年龄 2 1~ 5 9岁 ,平均39岁。原发病情况 :原发性肝癌 77例 ,肝血管瘤 1 0例 ,肝内胆管结石 8例 ,严重肝损伤 6例 ,肝结核病并感染 2例 ,慢性肝脓肿 2例。所有病例均经 B超、CT、MRI、病理检查证实。1 .2 手术方式1 0 5例患者均采用常温下间隙阻断入肝血流 ,阻断次数 1~ 3次 ,阻断时间 1 0~ 2 5 min,合并肝硬化者每次阻…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基于2010版WHO分类的各类阑尾黏液性肿瘤的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并复习2003年1月至2012年6月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接受手术切除的70例阑尾黏液性肿瘤术后病理切片,按照2010年消化系统肿瘤WHO新分类,将阑尾黏液性肿瘤分为5种类型:阑尾黏液性腺瘤/囊腺瘤(MA)、低级别黏液性肿瘤(LAMN)、起源于阑尾的低级别腹膜假黏液瘤(PMP.L)、浸润性黏液腺癌(MAC)以及起源于阑尾的高级别腹膜假黏液瘤(PMP.H)。结果11例MA肿瘤上皮和黏液仅局限于黏膜肌层以内;术后无复发或死亡病例。41例LAMN黏液均可出现于黏膜肌层外阑尾壁或阑尾表面,其中39黏液湖内没有或仅见少数黏液上皮,上皮具有轻度异型性;有3例复发或进展,元死亡病例。7例PMP—L上皮具有轻度异型性,其中有4例黏液湖内上皮数量稀少或缺乏,其余3例上皮数量中等至较多:术后复发和死亡各1例。7例MAC和4例PMP—H均为浸润性肿瘤,至少局部出现高级别细胞学特征;术后复发4例,死亡3例(含2例复发后死亡)。MA和LAMN在组织学上表现为非浸润性肿瘤。而PMP-L、MAC和PMP-H则在生物学行为上表现为腺癌特征。结论阑尾黏液性肿瘤是一系列肿瘤谱系,其生物学行为取决于肿瘤性质和类型,统一、规范而准确的病理诊断对于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0.
目的:对比分析椎间盘镜下髓核切除术(MED)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伴Modic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08年12月解放军第188医院收治的59例伴Modic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MED组30例、微创TLIF组29例,对比两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差异。结果59例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0.5~5年,平均随访时间3年2个月。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获Ⅰ期愈合,无椎间隙感染和神经功能损伤。MED组术后5例复发,均表现为下腰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MRI检查证实为原位椎间盘再次突出,后采用TLIF术治愈;微创TILF组术后无复发,X线片检查示所有患者骨性融合。术前两组患者VAS及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VAS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微创TLIF组明显优于MED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MED比较,微创TLIF治疗伴Modic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复发率低、疼痛缓解理想、功能恢复快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