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94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58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9篇
  2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母婴结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母婴结局.方法:对2005年12月至2009年9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科诊治的21例妊娠合并先心痛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肺动脉收缩压分为轻度组(35~54 mmHg)4例、中度组(55~74 mmHg)6例和重度组(≥75 mmHg)11例,比较各组心脏病种类、心功能级别、终止妊娠的孕周和方式以及母婴结局.结果:①先心痛以房间隔缺损(房缺)和室间隔缺损(室缺)为主,均分别占38.1%(8/21),有2例(9.5%,2/21)为室缺合并房缺,2例(9.5%,2/21)动脉导管未闭,1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心内型),其中轻、中度组以房缺为主(70.0%,7/10);重度组以室缺为主(72.7%,8/11).②轻、中度组心功能以Ⅰ~Ⅱ级为主,轻度组有1例心功能Ⅲ级,中度组有2例心功能Ⅲ级,均无心力衰竭发生,孕产妇结局良好;而重度组心功能Ⅲ~Ⅳ级达90.9%(10/11),有3例产前或产后出现早期心力衰竭表现或发生心力衰竭,1例死亡.③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占95.2%(20/21);轻、中度组均足月分娩,重度组足月产3例,早产6例;④中度组有1例足月低体重儿并发新生儿轻度窒息;重度组有3例足月低体重儿,6例早产儿,各组均无新生儿死亡;重度组死胎2例.结论:妊娠合并先心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动脉压力越高,母婴妊娠结局越差;剖宫产终止妊娠是较安全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332.
患者31岁,G_3P_1~(+1),末次月经2009年2月14日,预产期2009年11月21日.因停经38~(+3)周,不规则下腹痛13~+小时,上腹部疼痛3~+小时于2009年11月10日13时30分急诊入院.  相似文献   
333.
目的通过高通量测序鉴定子痫前期(PE)孕妇胎盘组织中环状RNA(circRNA)的表达谱, 构建circRNA-微小RNA(miRNA)-信使RNA(mRNA)相互作用网络, 揭示PE发病的相关通路及调控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11月至2021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分娩的42例PE孕妇(PE组)和30例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并采集其胎盘组织。(1)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建立其中5对PE组和对照组孕妇胎盘组织中的差异表达circRNA谱。(2)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验证其中6个差异表达circRNA在PE组和对照组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3)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靶miRNA和分析共表达mRNA, 构建竞争性内源RNA(ceRNA)网络;并对差异表达circRNA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4)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earson相关、Kendall tau-b相关分析检验3个差异表达circRNA与PE发生风险、临床特征的相关性。(5)选择circRNA05393进行后续功...  相似文献   
334.
黄楠  周容  张力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1,37(1):19-22
1病历摘要 患者,39岁,因阴道分娩后胎盘滞留6天,寒颤伴发热3天,心慌气促半天,于2020年7月28日急诊转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患者于2020年7月22日于外院足月孕阴道分娩壹男活婴,胎儿娩出后35分钟胎盘无剥离征象,阴道流血少,遂行人工剥离胎盘术,发现胎盘大部分与子宫壁致密粘连,人工剥离困难,仅剥离出胎盘...  相似文献   
335.
<正>1 病历摘要患者,27岁,因马凡综合征(MFS)3+年,停经13+6周于2022年8月12日入院。患者4+年前因“双眼晶状体脱位”于外院行双眼晶状体取出术,术后视力恢复尚可;3+年前因视网膜脱落于外院行左眼玻璃体切除术+复杂视网膜脱离修复术+内眼病冷凝术+硅油充填术,术后2月行硅油取出术,术后左眼视力0.3,右眼视力0.5~0.6。因眼部病变复杂及严重,行全外显子测序提示人原纤维蛋白1(FBN1)基因(NM000138.4)c.3713-17G>A杂合变异,  相似文献   
336.
摘要 目的:步态表现与额顶网络(FPN)及默认网络(DN)的活动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究靶向性调控FPN和DN的多焦点经颅直流电刺激(multifocal-tDCS)对健康成年人双任务步态表现的影响。 方法:选取40例健康成年人,随机分成多焦点tDCS组(20.70±2.45岁)和Sham组(21.55±2.03岁),每组20例。多焦点tDCS将8个电极放置于FPN和DN的关键大脑皮质,兴奋FPN同时抑制DN,总刺激强度小于4mA,时间为20min。Sham使用与多焦点tDCS相同的刺激时间、电流强度和电流加速过程,前30s内将电流升至2mA,然后在后30s内立即降至0(Sham仅提供了1min电流输入)。在电刺激前和刺激后即刻进行常速、快速和双任务步态测试,采集步态的基本时空参数(步幅、步速、步宽、步幅时间)和步态变异性指标,并据此计算双任务消耗(dual-task costs,即双任务表现相对于单任务表现的多余消耗)。采用重复测量双因素(刺激方案×刺激前后)方差分析评估多焦点tDCS对步态各项指标的影响。 结果:所有受试者均完成了本次试验,少数受试者在刺激后报告了轻微针刺感和皮肤发痒,无严重不良事件的报告。推测刺激类型总体正确率为48.00%,盲效良好。方差分析发现,双任务步态条件下的步宽变异性具有显著的时间和组别交互作用(P<0.05)。具体而言,双任务步态条件下,多焦点tDCS组干预后步宽时间变异性下降了12.32%,Sham组干预后步宽时间变异性上升了22.57%。其他步态参数未观察到显著的交互作用。 结论:基于脑网络的多焦点tDCS对健康成年人的复杂步态控制能力具有一定调控作用,特别是双任务条件下的步态变异性。未来可以考虑将刺激方案应用到老年人,尤其是步态或认知障碍老年人群,以期更有效地帮助老年人提高复杂步态控制能力,降低跌倒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