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94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58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10篇
  2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借鉴美国的医学生培养模式,我国于2004年起开始试办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医学教育至今已10年,目前已有14所院校具备办学资格,每所院校均有自己对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医学生独特的教育理念及方式.本文以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的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医学教育理念为例,阐述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现状及特点.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教学计划对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对学生更好地进行科研训练及临床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亚专业及导师的选择时机及选择方式,更会对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学生的未来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学生毕业时,临床技能仍有待提高,而如何合理安排他们的毕业后教育,尚待进一步探讨.笔者就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医学教育对医学生的科研训练、临床技能培训、导师选择及毕业后教育等方面提出建议,旨在为改进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医学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2.
1病历摘要患者,19岁,G1P0.因孕8+月,四肢抽搐继而昏迷1+天,于2009年10月15日19时由甘孜州人民医院转入我院.LMP 2009年2月6日,EDC 2009年11月13日.因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故平素月经周期和妊娠经过均不详.其父诉患者未做过任何产前检查.1+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在送往当地医院途中出现四肢抽搐、双眼上翻,入院后便呼之不应,无腹痛及阴道流血、流液.当地医院检查尿蛋白(+++),未予特殊治疗便转入我院.既往史:其父否认患者既往有癫痫病史,否认外伤手术史及结核等传染病史,月经史不详.  相似文献   
323.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又称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传染病。HIV为RNA逆转录病毒,分为HIV-1型和HIV-2型,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约95%为HIV-1型。HIV-1型的母婴传播率较高,感染HIV-1型的妇女在怀孕、分娩或产后哺乳的过程中可将HIV垂直传染给胎儿或婴儿,  相似文献   
324.
目的 探讨血糖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GDM单胎孕妇834例按不同血糖水平进行分组,并随机选取同期血糖正常单胎孕妇1357例为对照进行回顾性研究.GDM孕妇按血糖水平分为4组,A组:空腹血糖(FBG)<5.6 mmol/L,且餐后2h血糖<6.7 mmol/L(305例),...  相似文献   
325.
李天成  强毅  周容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1):150-151
目的总结126例儿童先心病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不输库血的经验。方法转流中灌注流量维持在80-120ml/kg。平均动脉压保持在50-70mmHg,术中鼻咽温保持在27~32℃,适量补充胶体成分,剩余机血全部回榆。术前、术中和术后2小时测定血气及血红蛋白。结果全组康复顺利,无死亡病例。结论儿童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不输库血,既节省血液。又避免因输入异体血引起的损害。转流中保持适度的血液稀释,维持红细胞压积不低于15%,配合低温、高流量灌注。可满足机体各组织对氧的需求,保持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动能,维持一定的胶渗压等,均是保证安全转流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326.
目的 评价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在全科住院医师接诊医患交流培训中的作用.方法 2008年5月至7月,采用SP对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52名全科住院医师接诊中的医患交流技能进行培训,包括SP的信息反馈、教师授课和小组讨论等形式.培训前后采用SP对其医患交流技能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建立医患关系、信息收集和反馈、从患者角度理解问题、信息共享和知情同意、结束接诊5个方面,比较培训前后全科住院医师接诊医患交流评分及合格率的变化.结果 培训后住院医师医患交流技能的总评分高于培训前[(76±13)分比(49±12)分,P<0.01],总合格率也高于培训前(86.5%比15.4%,P<0.01).培训后,医患交流技能中建立医患关系、信息收集和反馈、从患者角度理解问题、信息共享和知情同意、结束接诊5个方面的合格率均高于培训前(90.4%比59.6%,65.4%比5.8%,38.5%比11.5%,86.5%比17.3%,65.4%比3.9%,均P<0.01).培训前后住院医师医患交流评分与接诊技能的评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5,0.63,均P<0.01),培训后住院医师医患交流评分的提高与接诊技能评分的提高也呈正相关(r=0.62,P<0.01).结论 采用SP能较好地提高全科住院医师接诊医患交流技能,进而有助于临床接诊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27.
目的了解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特殊人群的健康状况和发病特征,为防治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对全院团级(含团级)以下干部、职工及聘用制人员共1033人进行健康体检,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2008年患病率为25.17%,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有上升趋势。高脂血症者患病率最高,占12.00%,其次为高尿酸血症,占9.39%。结论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对人体具有潜在的危险性,本研究为今后的保健工作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28.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外用0.1%他克莫司软膏,每日两次;对照组外用氧化锌软膏,每日两次,并口服盐酸西替利嗪分散片10mg/d,4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06%,对照组有效率61.76%,两组治愈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329.
目的:探讨颊肌黏膜瓣在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性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26例口腔癌患者,均进行病灶扩大切除术,术后根据缺损部位分别选择面动脉颊肌黏膜瓣(FAMM)、颊动脉颊肌黏膜瓣(BAMM)及面动脉岛状颊肌黏膜瓣(FAMMIF)进行修复重建,观察皮瓣存活率、修复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修复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26例患者中,8例采用FAMM修复,9例采用BAMM修复,9例采用FAMMIF修复。皮瓣成活率为88.46%(23/26),均为Ⅰ期愈合,修复手术时间为(3.04±0.52) h,住院时间为(13.27±2.20) d。修复后皮肤色泽评分为(8.48±0.55)分,创面美观评分为(8.60±0.79)分,颌面功能评分为(7.45±0.35)分。未发生血管危象、供区血肿及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结论:颊肌黏膜瓣对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显著,皮瓣成活率高,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30.
益母草注射液缩宫止血疗效初步观察   总被引:46,自引:1,他引:46  
目的探讨益母草注射液在剖宫产术中、术后的缩宫止血作用。方法选择2005年4月至5月四川省(主要位于成都市)内4所医院孕龄为28周以上,将行剖宫产的孕妇共计404例,将其随机分为益母草治疗组(321例)和缩宫素治疗组(83例),剖宫产术中、术后,分别给予益母草注射液和催产素治疗。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量、子宫复旧情况和不良反应等。结果益母草治疗组术中出血量、2h累计出血量和24h累计出血量多于缩宫素组(P〈0.05);但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术后至2h流血量、2h~24h流血量、24h~48h流血量、72h~96h流血量和宫高比较,差异无明显意义;两组术后发生肝、肾功能异常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益母草注射液用于剖宫产术中、术后有缩宫止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