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3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145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69篇
预防医学   72篇
药学   92篇
  1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61.
目的:用心脏彩超观察心电图ST段下移患者的心脏形态结构的变化。方法:在临床检查中,选择心电图ST段下移≥0.05~0.1mv的患者,异常组31例,平均年龄(63.6±11.9)岁,同时作心脏彩超检查,测量心脏房室腔大小、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心肌质量、EF%、二尖瓣频谱E/A,选择心电图正常,同年龄段者35例,平均年龄(56.7±14.5)岁,同样作上述心脏彩超测量项目,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处理,ST段下移组与正常组心脏彩超测量左心室腔及左室壁,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心肌质量比较,P<0.05而LVEF(%)P>0.05,E/A>1P>0.05,但Tel指数两组比较,P<0.01。结论:心脏彩超对两组患者的心脏测量分析,心电图ST段下移者左心室质量增加是基本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2.
目的:比较异丙酚、瑞芬太尼与氯胺酮、芬太尼在小儿扁桃体摘除术中对血压、心率变化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择期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R和F组).R组基础麻醉静注异丙酚0.5~1mg/kg,诱导:瑞芬太尼2ug/kg,维库溴铵0.1mg/kg,异丙酚1~2mg/kg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维持PetCO235~45mmHg;麻醉维持:静脉泵注瑞芬太尼10~20ug/kg/h,异丙酚5~10mg/kg/h.F组基础麻醉肌注氯胺酮5mg/kg,诱导:芬太尼2ug/kg, 余同R组.观察入室后(T0)、诱导后(T1)、插管后(T2)、手术开始时(T3)、术毕(T4)、拔管时(T5)血压心率变化及停药至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结果:R组入室后心率、血压较F组高,两组均未有呼吸抑制.诱导后R组心率较F组降低明显(P<0.01),插管后R组心率、血压较F组低(P<0.05),其余各时点血压、心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停止麻醉药至患儿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R组早于F组(P<0.01).结论:异丙酚、瑞芬太尼较氯胺酮、芬太尼在小儿扁桃体摘除术中麻醉平稳,麻醉深度可控性强,术后呼吸、意识恢复迅速完善.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分布及耐药变迁趋势,为有效预防控制感染、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VTTEK-32型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及药物敏感性测试,耐药性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软件.结果 3年间分离出107株鲍曼不动杆菌,其对12种抗菌药物活性较好的是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为0.9%、5.6%、6.5%;耐药率较高的是氨苄西林74.8%、头孢曲松钠63.6%、头孢噻肟钠38.3%,氨曲南25.2%.2008年与2006和2007年相比较,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 本院监测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药物保持较好的敏感性,但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逐年增加,耐药率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64.
姜红  吴莉华  葛觉敏 《现代保健》2009,(23):109-110
目的探讨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早产儿PDA53例,随机分为布洛芬组(n=31)和消炎痛组(n=22),布洛芬组根据出生体质量分为≥1500g组(n=20)及〈1500g组(n=11),均予以口服或鼻饲给药。布洛芬组首剂给予10mg/kg,于24、48h后各给予5mg/kg。消炎痛组0.2mg/(kg·次),每间隔12h 1次,共3次。用药期间观察尿量、胃肠不耐受、黄疸、胃肠道出血情况。治疗结束后复查肾功能、血常规、超声心动图。结果布洛芬组PDA关闭率为74.2%,消炎痛组关闭率为77.3%,两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Χ^2=0.07,P〉0.05)。布洛芬组出生体质量≥1500gPDA关闭率好于出生体质量〈1500g(Χ^2=5.21,P〈0.05),疗效与出生体质量有关。布洛芬组4例(12.9%)出现一过性少尿,消炎痛组9例(40.9%)合并少尿,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Χ^2=5.45,P〈0.05)。布洛芬组治疗前后尿素氮和肌酐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消炎痛组8例血尿素氮增高,6例血肌酐增高,两个项目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副作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有效、方便、安全,能显著减少少尿发生。  相似文献   
65.
妊娠期糖尿病治疗及分娩时机选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及分娩时机的选择。方法对82例住院分娩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糖控制满意组新生儿发病率28.3%,血糖控制不满意组新生儿发病率62.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胎龄〈37周及〉40周与胎龄在37~40周比较,新生儿发病率明显长高。有显著性差异。胎龄37~40周与38~40周新生儿发病率近似相同。孕39周羊水泡沫试验仍有阴性者,25例促胎肺成熟后仍有4例肺不成熟。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严格的血糖控制是非常必要的。分娩时间以孕37~40周为宜。促胎肺成熟有一定效果,未经血糖控制者胎肺成熟情况难以估计,终止妊娠前须行羊水泡沫试验以了解胎肺成熟情况。  相似文献   
66.
目的 对宜昌市某居民小区一起毒蘑菇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并对其毒蘑菇进行鉴定。方法 对中毒事件有关病例进行流行病学,采集可疑野生蘑菇开展形态学鉴定和基因测序。结果 此次事件中毒病例共2例,有共同野生蘑菇进餐史,潜伏期9~10 h,罹患率2/2;病例发病初期表现为急性胃肠道反应,后出现不可逆性肝损害,经医治无效先后死亡;野生蘑菇经湖南师范大学鉴定为肉褐鳞环柄菇(Lepiota brunneoincarnata)。结论 此次事件是一起误食肉褐鳞环柄菇导致的肝损害型毒蘑菇中毒,2例中毒者均死亡;应加强预防毒蘑菇宣教、病例监测和诊疗以及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巡回护士手术护理配合对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影响。方法根据高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通过术前做好患者、手术物品和手术环境的准备,术中严密观察病情与手术麻醉医生密切配合,术后做好患者的护送、过床、交班、术后访视等手术护理工作,全面提高高龄患者手术的护理质量。结果50例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手术安全、顺利进行。结论质量高的手术护理配合是全髋关节置换术成功保证。  相似文献   
68.
吴莉  周文娟 《护理研究》2012,26(35):3324-3325
腰椎退行性变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不稳、滑脱,从而导致腰背部长期慢性疼痛,影响病人的工作和生活。疼痛节段脊柱融合手术是目前临床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其不足之处是引发临近节段应力集中、加速退变。Dynesys动态稳定固定系统(Dynesys dynamic neutralization system)是一种新的治疗腰椎退变和不稳的后路经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可维持  相似文献   
69.
刘丽婷  高玉霞  吴莉侠 《护理研究》2012,26(30):2787-2789
作者综述了围生期心肌病的流行现状以及相关因素,总结了围生期心肌病病人护理,以便提高孕产妇及胎儿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70.
自Shoemaker等[1]于1988年首先提出围术期理想循环状态的概念,2001年早期目标导向治疗组[2]提出外科输液应满足的几个目标,围术期的液体治疗似乎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相继涌现出许多以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GPFT)为理念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所谓GPFT,指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疾病种类、术前全身状况、容量状态及并发症等,采取个体化的补液方案.临床因液体治疗不当,造成多种并发症,尤其老年患者心肺功能储备下降,液体治疗不当易并发心力衰竭.刘晓文[3]报道原有冠心病或高血压的患者术后并发左心衰的比例高达58%.向东明等[4]通过对已有资料的统计分析提出按需多少补多少,控制补液总量、补液速度,注重基础心肺病变,结合前3d和当天患者症状和体征,合理予以补液能避免术后急性肺水肿和左心衰.GPFT原则上是最优化的心脏前负荷,既可维持有效血容量,保证微循环灌注和组织氧供,又可避免组织水肿,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天数.但各种研究中达到目标所采用的评估指标、监测方法、实施方案、液体治疗种类各不相同,本文就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