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1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目的观察RNAi沉默G250基因表达后,肾癌Ketr-3细胞生长速度和体外侵袭力的变化。方法据G250基因的序列合成shRNA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Silencer2.1-U6-neo中,构建G250shRNA真核表达载体,将该载体转染至人肾癌Ketr-3细胞株中。采用RTPCR、West-ernblot及间接免疫荧光法对干扰效率进行检测。MTT法观察干扰后细胞生长情况的变化,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探讨干扰后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了G250shRNA的真核表达载体。RT-PCR、Western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表明转染G250shRNA真核载体的肿瘤细胞G250/β-actin的比值明显降低。细胞生长曲线结果显示Ketr-3-MNRi组与Ketr~3组和阴性对照组Ketr3-NC相比较,肿瘤细胞生长减慢;Ketr3-MNRi细胞其穿膜细胞数明显低于Ketr-3-NC及Kerr-3细胞。结论G250shRNA可以下调kerr-3细胞G250的过度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下调其侵袭能力,为探讨G250在肾癌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生物学治疗肾癌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2.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典型泌尿器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虽然有很多不同手段供使用,但目前症状评分被应用于BPH。临床对照试验已显示选择性仪1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如多沙唑嗪,哌唑嗪,特拉唑嗪)对BPH治疗的有效性。Mobley DF等进行了三项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评价多沙唑嗪对有严重症状的BPH患者的疗效。入选609位正常血压和高血压患者。多沙唑嗪开始剂量为每E10.5或1mg,最后达到每日12mg。用药疗程为12~14周。相对于安慰剂,多沙唑嗪组患者严重的症状得以显著改善。在治疗开始的2周内症状即迅速改善,并持续整个治疗期间。其中一项开放的扩展研究证实48个月的长期随访期间多沙唑嗪持续有效。因为BPH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症状,而多沙唑嗪在治疗期间疗效迅速且持久,所以对于正常血压及高血压患者,多沙唑嗪是治疗有症状BPH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的前列腺穿刺中前列腺体积(PV)、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与前列腺癌(Pca)检出率之间的关系。 【方法】 分析2008年7月至2011年5月间在我院行前列腺穿刺2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PSAD、PV与Pca检出率之间的关系。所有穿刺病例在行穿刺术前均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直肠指诊(DRE)及经直肠超声(TRUS)扫描测量PV水平并计算得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 【结果】在总计262例前列腺穿刺的病例中,有101例经病理确诊为Pca,检出率为38.55%。PV分段检出率:PV小于20 mL的Pca检出率为53.33%(8/15);PV在20 mL至30 mL之间检出率为72.73%(24/33);PV在30 mL至50 mL之间的检出率为36.26%(33/91);PV超过50 mL的检出率为29.27%(36/123)。以PSAD = 0.15 ng/mL2为界点,诊断Pca的敏感度47%,特异度90%。【结论】随着PV的增大, Pca的检出率会逐渐下降,所以根据PV大小合理确定穿刺针数,可以提高Pca的检出率,减少漏诊的可能。  相似文献   
74.
肾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 of the kidney,SFT)临床罕见,术前诊断困难,常常误诊为肾细胞癌或肉瘤。2010年11月我院收治1例左肾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现总结报告如下。患者,女,30岁。因"体检发现左腹部包块5月余"入院。  相似文献   
75.
背景:核因子κB在肿瘤生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DLIM2基因可以介导终止核因子κB的活性,解除核因子κB对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作用。 目的:克隆人PDLIM2全长基因,构建pIRES2-EGFP-PDLIM2真核表达载体。 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从新鲜膀胱组织总RNA中克隆PDLIM2全长基因,与经Bam HI、Xho Ⅰ相同双酶切的pIRES2-EGFP质粒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IRES2-EGFP-PDLIM2,经酶切及测序鉴定重组质粒中PDLIM2基因的完整性和忠实性。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重组质粒转染的EJ细胞GFP报告基因表达强度,并对转染细胞PDLIM2的表达进行RT-PCR检测。 结果与结论:经酶切和测序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正确,并在转染的EJ细胞中获得PDLIM2的高效表达。表明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成功从膀胱组织中克隆出PDLIM2全长基因,成功构建pIRES2-EGFP-PDLIM2真核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肾球旁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肾球旁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男5例,女1例,初诊年龄[26.2±5.7(18~37)]岁,就诊时高血压6例,血浆肾素活性[基础(6479.6±2349.3)ng·L-1·h-1,激发(8446.3±1926.4)ng·L-1·h-1]、血管紧张素Ⅱ[基础(114.8±34.2)pg/ml,激发(297.3±87.1)pg/ml]及血浆醛固酮[基础(0.35±0.04)nmol/L,激发(0.63±0.18)nmol/L]水平增高6例,低血钾4例。除1例拒行CT检查外,5例由动态增强CT定位。结果保守治疗1例,根治性患肾切除1例,保留肾单位的肾肿瘤切除4例,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证实肾球旁细胞瘤的诊断。术后随访4~160个月,血压、血钾、肾素、醛固酮均在正常范围内,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肾球旁细胞瘤具有高血压、高肾素血症、高醛固酮血症、低血钾的临床特点,动态CT增强扫描有助于定位,免疫组化染色CD34、肌动蛋白(Actin)阳性,细胞角蛋白(CK)阴性是其特征,保留肾单位的肿瘤切除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7.
 【目的】 观察G250 抗原基因编码区cDNA 全长基因片段在酿酒酵母中诱导表达情况,并初步探讨其作为肿瘤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人G250 cDNA序列克隆入酿酒酵母穿梭诱导表达载体pYES2/NT C,构建重组酵母真核表达质粒pYES2/NT C-G250并转化酿酒酵母菌株INVSc1,筛选阳性克隆转化子,经半乳糖诱导表达后进行菌体全蛋白的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成功构建pYES2/NT C-G250 重组酿酒酵母诱导表达质粒,证实其能够在酿酒酵母中诱导表达,表达量随诱导时间而变化,8 ~ 12 h 达高峰。【结论】 人G250基因片段能够在酿酒酵母中表达,为进一步探讨基因重组酿酒酵母G250 疫苗抗肿瘤效应及其安全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8.
尿路结石术前进行肾功能评估的必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国内外同行在基于肾功能考量的结石术前检查、术后尿路内引流及随访等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尚未达成共识。为进一步规范和指导国内成人尿路结石手术术前肾功能评估、术后尿路内引流及随访,由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尿路结石学组、中国尿石症联盟牵头组织专家研讨会,参考国内外指南及文献,结合问卷调查,编写了本专家共识,以期为国内同行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意见,逐步形成行业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