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3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讨γ刀放疗鼻咽癌和γ刀放疗过的鼻咽癌再次放疗的可能性。方法共收集γ刀放疗过的鼻咽癌10例,治疗前病理确诊鼻咽癌4例,γ刀治疗后病理确诊6例。根据鼻咽肿瘤大小和颈淋巴结转移情况,再给与化疗加放疗或单纯放疗。药物用顺铂30mg/m^2+氟尿嘧啶500mg/m^2静脉滴注3d,共2~3个疗程。放射剂量60~70Gy,30~35分次,42—50d完成。颈淋巴结结55~60Gy。如肿瘤残余缩野加量500-750cGy。结果单纯γ刀放疗的2例鼻咽癌、5例被误诊颅底肿瘤和1例鼻咽纤维血管瘤,无一治愈且鼻咽肿瘤未控或恶化,经再次给与γ刀放疗后确诊为鼻咽癌的6例加化放疗单纯放疗后分别生存6.0,2.5、2.0、1.0年;最先确诊的2例鼻咽癌单纯γ刀放疗后近1年内恶化,1例给予化疗未控和远处转移死亡,1例未再给予放疗死于远处转移。另2例鼻咽癌腔内和颅内复发病例经再次γ刀放疗后半年都死于肿瘤未控或远处转移。放射后遗症不职显。结论γ刀放疗不应作为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只适合鼻咽癌放疗后局灶性复发或小野加量照射,才有缩小肿瘤或减轻症状作用。γ刀治疗过的鼻咽癌仍可接受再次诱导化疗加放疗或单纯放疗,有可能获得较好的拯救效果,治疗开始时间愈早愈好。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氨磷汀在鼻咽癌放疗中对唾腺功能、放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32例病理明确的鼻咽鳞癌首次治疗、符合入组条件的随机入放疗 氨磷汀组(A组)与单纯放疗组(B组)。放射治疗为常规分割,鼻咽部肿瘤量65~74Gy,其中A组按体表面积200mg/m~2,在每次放疗前15~30min静脉注射氨磷汀。结果 放疗 氨磷汀组的黏膜反应、口干较单纯放疗组明显下降,唾液量的减少程度较单纯放疗组低。用药组恶心呕吐反应明显,末发现氨磷汀对局部肿瘤消退的影响。结论 氨磷汀在鼻咽癌放疗中对唾腺具有保护作用,对肿瘤消退无影响。  相似文献   
23.
鼻咽癌为我国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随着CT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对鼻咽癌腔外侵犯特别是咽旁间隙和颅底侵犯有了更清楚的了解。咽旁间隙后区侵犯时局控率和生存率均比咽旁间隙无侵犯和或前区侵犯差(P<0.05)[1]。近期的一组资料显示(另文发表)茎突后区受...  相似文献   
24.
由于鼻咽解剖部位复杂、鼻咽原发肿瘤生长隐蔽、肿瘤微小就可发生颈淋巴结转移,鼻咽镜检查技术需要经过训练的医师才能做好,所以在临床门诊工作中仍有20%~30%的患者难以一次就经病理确诊。故笔者对鼻咽腔内病理活检失败原因进行分析,并认为做好肿瘤活检点选择和用超声引导穿刺活检术可提高鼻咽癌检出率,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25.
吴永如  张有望 《肿瘤》1996,16(5):556-557
外照射治疗头颈部肿瘤面模固定装置制作吴永如张有望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032)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保证质量控制,摆位及体位固定是关键性措施。过去一直沿用传统枕头米袋固定法,自70年代以来,国内外放射治疗界同道们,随着放射治疗设备的更新及放射治疗技...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中放射性后组颅神经(第Ⅸ-Ⅻ颅神经)损伤的影响因素,重点探讨其与上颈部纤维化的关系。方法分析317例生存5年以上的鼻咽癌患者。入组患者均为单程放疗,以^60Co或6MVX线照射,分别采用面颈联合野(62例)和耳前野放疗(255例)。鼻咽原发灶照射的中位剂量为71Gy(55-86Gy),上颈部照射的中位剂量为61Gy(34-72Gy)。24例加用192Ir鼻咽腔内近距离放疗联合化疗45例。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11.4年(5.1-38.0年)。81例(25.5%)患者发生放射性后组颅神经损伤,年平均发病率为1.8%,5、10和20年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5.7%、17.4%和37.3%。根据SOMA标准,54例(17%)患者上颈部发生严重(3-4级)放射性纤维化。在上颈部出现严重放射性纤维化的患者中,放射性后组颅神经损伤的5年和10年累积发生率分别为22.2%和42.0%,而在无或轻度放射性纤维化患者中的发生率则分别为4.6%和12.1%,经Log-rank检验,两组病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还显示,鼻咽部总剂量大于70Gy(与≤70Gy相比)和采用耳前野放疗(与面颈联合野相比)的放射性后组颅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增加(P〈0.05)。在多因素分析中,上述3个影响因素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放射性后组颅神经损伤除了与鼻咽部的放疗总剂量和放射野有关外,上颈部纤维化亦是重要的独立的影响因素,颅神经周围的纤维化可能是放射性颅神经损伤的发生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7.
本文报道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于1981年6月至1987年6月采用~(60)C_o外照射加高剂量率腔内后装治疗48例鼻咽癌3年和5年生存率及其放射并发症。男性39例,女性9例。年龄分布15~61岁。临床分期Ⅰ期4例,Ⅱ期22例,Ⅲ期22例。 采用~(60)C_o或8MV—X射线照射鼻咽原发灶。肿瘤量55~70Gy/6~8周完成,休息1~2周,再加~(60)C_o高  相似文献   
28.
目的 通过分析皮肤早期放射反应对皮肤晚期放射反应的影响,探讨皮肤的继发性晚期放射损伤。方法 对门诊随访的放疗后生存5年以上的335例鼻咽癌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其中放疗时中位年龄41岁(12~67岁),240例伴颈部淋巴结转移。鼻咽原发灶首程放疗中位剂量为70Gy(55~86Gy),以面颈野为主野放疗71例,以耳前野为主野放疗264例。颈部根治性放疗中位剂量为64Gy(46~72Gy),预防照射中位剂量为55Gy(21~67Gy)。48例合并化疗。根据1995年SOMA标准评价皮肤晚期放射反应。结果 随访间隔中位时间为14年(5~38年)。63例无皮肤晚期反应,1、2、3、4级皮肤晚期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3.9%(147例)、20.9%(70例)、13.7%(46例)、2.7%(9例)。44例放疗中出现湿性脱皮反应,其中1、2、3、4级皮肤晚期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1%(18例)、23%(10例)、30%(13例)和5%(2例);无湿性脱皮患者的相应发生率分别为44.3%(129例)、20.6%(60例)、11.3%(33例)和2.4%(7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2,P=0.002)。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初诊时是否伴颈部淋巴结转移、放疗野及颈部淋巴结放疗剂量均对皮肤晚期反应发生有关,而性别、年龄及是否联合使用化疗与皮肤晚期反应的发生无关。 结论 严重的皮肤早期放射反应可能增加皮肤晚期放射反应,可能存在继发性皮肤晚期放射损伤。  相似文献   
29.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常规分割的二维技术及综合治疗在晚期鼻咽癌中应用,使鼻咽癌患者的疗效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1-3].但二维技术难以对正常组织进行充分的保护,尤其是在局部晚期患者中为提高疗效而采取的放化综合治疗及提高局部剂量的措施,都会增加正常组织的后期损伤[4-6].为此我们分析了本院门诊15例初治鼻咽癌发生放射性脑坏死的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30.
食管癌CT外侵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61例经病理证实末经治疗的食管癌病人分别作了CT扫描和食管钡剂X摄片,结果发现CT外侵占85.2%;X片发现仅占27.9%。肿瘤外侵最常累及的部位依次为隆突下、气管、降主动脉、奇静脉、心包和主动脉弓。对肿瘤CT外侵的价值和临床意义也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