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55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1.
内皮抑素基因对裸鼠移植骨肉瘤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内皮抑素(endostatin,ES)基因对裸鼠骨肉瘤细胞UMR106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携带ES基因重组质粒体外扩增后,应用脂质体法转染骨肉瘤细胞UMR106,Zeocin抗性筛选得到ES-UMR106细胞。MTT法观察ES基因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法检测转染后肿瘤细胞的ES分泌情况。MTT法观察ES基因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应用ES-UMR106和UMR106细胞制作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两组动物移植瘤生长情况、瘤组织的病理变化及肺转移的情况。结果:ES基因转染不影响UMR106细胞的增殖能力;ES-UMR106细胞可表达有生物活性的ES,转染后48hES在培养液中超过350ng/ml。ES-UMR106细胞分泌的ES可明显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与UMR106细胞相比,ES-UMR106细胞在裸鼠接种的移植瘤生长速度缓慢、包膜完整,病理组织学显示瘤体内血管稀少,肿瘤细胞广泛坏死;UMR106细胞移植瘤裸鼠肺组织出现转移灶(2/8),ES-UMR106细胞移植瘤裸鼠无肺转移灶。结论:携带ES基因重组质粒转染骨肉瘤UMR106细胞后可抑制该骨肉瘤细胞移植瘤的生长和转移。  相似文献   
92.
压电免疫传感器检测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葡萄球菌蛋白A(SPA)将从感染兔血清 (InRS)或免疫兔血清 (ImRS)中纯化的IgG抗体固定于镀金的石英晶片上 ,制成一种新型的液相压电免疫传感器 ,用于检测感染兔血清中的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 (SjCAg)。分别比较了提纯前血清、部分纯化抗体和完全纯化抗体 ,以及感染和免疫兔血清纯化IgG的固定效率和检测效果。结果表明 ,以完全纯化抗体的效果最好 ,免疫兔血清纯化IgG优于感染兔血清纯化IgG。同时 ,还研究了SPA的固定浓度、检测时间、血清最适稀释度及晶体的再生性等。用该法检测了不同感染度的兔血清 ,发现频移值变化在一定范围内与感染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不同入路手术与开放式切除术治疗大体积肾癌(>7c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5年1月经腹腔镜手术切除治疗的60例肾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经腹腔入路手术组与经腹膜后入路手术组,每组30例.选择同期30例接受开放式切除术的肾脏肿瘤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三组患者的术前检查情况、围术期资料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术前CT扫描显示肿瘤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腔入路组和经腹膜后入路的手术时间显著高于开放手术组,并且经腹腔入路组明显高于经腹膜后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手术组患者出血量显著高于经腹腔入路组和经腹膜后入路组(P<0.05),而经腹腔入路组与经腹膜后入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腔入路组和经腹膜后入路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开放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例数、术中与术后并发症以及转ICU情况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理结果显示,经腹腔入路组患者肿瘤TNM分期显著高于经腹膜后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理状态和肿瘤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大体积肾癌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4.
近年来为缩短再植手术的手术时间,减少血管危象的发生,提高成功率.我科护理人员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总结手术医师常规操作程序及个别大夫习惯性技术操作方法,在术前准备和术中配合中,有预见性的配合医生操作,保证了手术的顺利完成,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5.
 目的 分析骨巨细胞瘤特点与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获得随访的451例骨巨细胞瘤患者发病部位、手术方式、Campanacci分级、病理性骨折、肺转移与骨巨细胞瘤复发率的相关性。结果 脊柱骨盆骨巨细胞瘤的复发率较膝关节周围(P<0.001)、桡骨远端(P=0.005)及其他部位(P<0.001)骨巨细胞瘤复发率高;Ⅲ级骨巨细胞瘤单纯刮除术后复发率高于扩大刮除术(P<0.001)以及瘤段或分块切除术(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行单纯刮除术的CampanacciⅠ级、Ⅱ级、Ⅲ级骨巨细胞瘤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行扩大刮除及瘤段或分块切除术后的CampanacciⅡ级与Ⅲ级的骨巨细胞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巨细胞瘤复发病例肺转移率高于无复发病例肺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伴病理性骨折与无病理性骨折骨巨细胞瘤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方式影响骨巨细胞瘤的肿瘤外科边界,与术后复发率密切相关;复发病例的肺转移率明显升高;为改善骨巨细胞瘤患者预后,临床上骨巨细胞瘤手术应考虑足够的外科边界。  相似文献   
96.
97.
目的探讨用RNA干扰技术下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对白血病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设计3段分别针对VEGF第3~5外显子的短发夹状RNA(shRNA)并构建其表达载体,分别转染人白血病细胞株NB4,用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方法观察3段shRNA对细胞内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抗性筛选稳定抑制VEGF表达的永久细胞克隆,应用MTT法、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法及细胞周期动力学检测了解VEGF基因缄默对白血病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分别携带3段shRNA及对照随机片段的重组质粒pGenesil-VR1,2,3和pGenesil-con,3种shRNA重组质粒中pGenesil-VR3可明显降低细胞内VEGF mRNA的丰度及VEGF蛋白表达,筛选出的NB4-VR3细胞株增殖能力明显下降,细胞集落形成率为(13.3±3.8)%,与NB4-con的(21.3±6.4)%和NB4组的(24.5±5.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3组细胞G1期比例分别为(53.2±4.6)%、(42.7±5.9)%和(40.5±5.3)%。结论应用RNA干扰技术能筛选出特异而高效阻断VEGF基因表达及功能的shRNA,VEGF基因表达下调能明显抑制白血病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98.
癫痫病人在EEG检查时观察到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简称大发作)并不常见。我院自1988年3月至1996年3月8年共检查门诊与住院癫痫病人EEG2348例,现就其中在描记时出现大发作且记录完整的28例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男12例,女16例,男女之比为3:4。年龄1~32岁,平均14.8岁,其中≤15岁13例,>15岁15例。病程3~22年,平均83年,其中≤10年16例,>10年12例。初诊3例,复诊25例。癫痫病的诊断依据国际分类标准[1]分类,临床诊断为原发性癫痫15例,继发性癫痫13例。继发性癫痫中脑外伤5例,脑部感染4例,产伤3例,…  相似文献   
99.
100.
目的:研究华东地区正常人群DXSl5位点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STR)的多态分布。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检测106名华东地区汉族人共156条X染色体DXSl5位点STR长度变化。结果:华东地区汉族人群该位点有9种等位片段,多态信息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为0.85。结论:该位点为血友病甲的高多态遗传标记之一,对血友病甲的携带者诊断和产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