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51篇
内科学   3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3篇
  1篇
肿瘤学   3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反应停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11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德沛  孙爱宁 《苏州医学院学报》2000,20(11):997-998,1000
目的 为观察反应停治疗难治性浆细胞肿瘤的有效性和毒性。方法 共11例难治性浆细胞肿瘤入选,每晚服用反应停200~400mg。结果 1例因服药未江一月而删除。10例中部分缓解3例。进步3例,无效4例,副作用可以耐受,便秘(7/10)最常见。结论 300~400mg/日反应停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2.
73.
目的:建立体外诱导和扩增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 的方法,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造血动员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贴壁去除悬浮细胞,加入细胞因子(IL-4、GM- CSF和TNF-α)培养8 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表型,经ELISA法测定其培养上清中的IL- 12 ,并将诱导的树突状细胞与脐带血原始T(naive T) 细胞混合培养,用3H- TdR掺入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指数。结果:贴壁的造血动员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细胞因子诱导培养后,高表达人树突状细胞分化抗原CD1a(89 .1% )、CD40(99 .8% )、CD80(95 .1% )、CD83(45 .7% )、HLA- DR(97.6% ),同时所获的DC能分泌IL-12 和可有效地激活脐带血原始T细胞并促其增殖(SI= 6.92) 。结论:采用造血动员的外周血经体外贴壁去除非粘附细胞,再经过细胞因子序贯培养,无需纯化CD34 + 细胞,能获得高纯度( >80% )和具有功能性的DC细胞。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联合第三方脐血输注的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cord-HSCT)后, 合并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临床特征及影响生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2011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300例haplo-cord-HSCT受者的临床资料。300例受者中, 男性189例, 女性111例, 中位年龄25岁(2~55岁);cGVHD评估标准采用2014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共识, 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COX回归。结果自造血干细胞移植开始随访, 发生cGVHD受者共73例, 发生率为24.3 %, 中位发生时间为移植后180 d(90~1200 d);移植后1、3、5年cGVHD累积发生率为26.3 %(95 %CI:23.5 %~29.1 %)、30.3 %(95 %CI:27.3 %~33.3 %)和32.2 %(95 %CI:28.7 %~35.7 %)。所有cGVHD患者给予一线或二线治疗, 截至随访日期, 53例存活, 20例死亡。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血小板数量<100×109/L(HR=0.103, 95 %CI:3 %~36.1 %...  相似文献   
75.
目的通过报道首例肝炎相关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HAAA)强化免疫抑制治疗(IST)后发生淋巴瘤及肺癌病例,结合文献复习,增强对HAAA病因、诊断及治疗的了解,并提高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IST治疗后并发多重恶性肿瘤的认识。方法针对该例患者进行了病例分析及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在发生暴发性黄疸后出现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以环孢菌素+抗人T淋巴细胞球蛋白(ATG)强化免疫抑制及抗肝炎病毒治疗后4个月发生弥漫大B细胞型淋巴瘤,虽经美罗华+COP方案化疗,迅速进展为骨髓浸润,并出现肺低分化腺癌。最终在患病10个月后因血象极其低下无法行化疗及无法控制的重症感染而死亡。结论对HAAA患者除治疗SAA外,还应积极抗肝炎病毒治疗;SAA患者经IST后除可并发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外,还可能并发其他恶性疾病,是SAA免疫抑制治疗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应引起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76.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以原幼淋巴细胞恶性增殖、蓄积、浸润为特点的恶性血液病。其中儿童ALL治疗效果较好,但成人ALL的治疗较为棘手,到目前为止尚缺乏相关的治疗指南,长期生存率仅为30%~40%。本文对ALL诊断和治疗方面最近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7.
目的 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yelodysplasticsyndrome ,MDS)患者骨髓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 (Thelper,Th)亚群数量和比例改变及Th1细胞所承担的肿瘤负荷情况。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2 1例MDS患者、18例正常对照和 13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胞浆内表达IFN γ的CD4 细胞 (Th1细胞 )和表达IL 4的CD4 细胞 (Th2细胞 )的数量和比例 ;分析MDS患者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与Th1细胞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对照组骨髓Th1细胞、Th2细胞、Th1细胞 /Th2细胞分别为 (0 .4 8± 0 .10 ) %、(0 .2 4± 0 .19) %、2 .31± 0 .76 ;而MDS患者分别为 :(0 .36± 0 .11) %、(0 .76± 0 .35 ) %、0 .5 1± 0 .13,MDS患者骨髓Th1细胞减少 ,Th1细胞 /Th2细胞比例明显降低 (P <0 .0 1)。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三者指标分别为 (4.75±0 4 9) %、(0 .4 0± 0 .2 8) %、2 6 .5± 8.79,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 ,Th1细胞明显增多、Th1细胞 /Th2型细胞比例明显升高 (P <0 0 1) ;随着MDS及MDS转为的AML患者骨髓Th1细胞数量下降 ,白血病转化倾向细胞 ,即原始细胞数量逐渐增多。二者呈负相关 (r =- 0 .5 6 3,P <0 .0 1)。结论  1.MDS患者T细胞免疫异常 ,Th1细胞 /Th2细胞失衡 ,抗肿瘤细胞免疫中起主要作用的Th1细胞数目减少 ,功  相似文献   
78.
为了改善难治和复发急性白血病的疗效 ,我院 1998~2 0 0 2年采用大剂量阿糖胞苷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治疗难治和复发的急性白血病共 32例 ,现总结如下。病例和方法1 病例 所有急性白血病患者都经血常规和骨髓检查明确诊断 ,并进行常规染色体和免疫分型检查。共 32例患者 ,包括难治性急性白血病 2 1例 ,诊断依据为经过 2个以上标准诱导方案治疗未缓解 (NR)或经过 1个疗程标准方案诱导后骨髓原始细胞减少指数 (MBDI) <30 % ;复发急性白血病 11例。所有患者既往均未接受过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距前次化疗时间在 3周以上。在治疗开始之前 ,患…  相似文献   
79.
目的 了解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伊马替尼治疗早期BCR-ABL转录本水平的预后价值,为CML患者早期预后评估和治疗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51例接受伊马替尼—线治疗CML慢性期(CML-C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比较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不同BCR-ABL转录本水平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FS)率及总体生存(OS)率,并采用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 伊马替尼治疗3个月BCR-ABL转录本>10%组(92例)、>1%~10%组(94例)、≤1%组(65例)的PFS率分别为53.3%、71.3%、86.2% (P<0.05),OS率分别为92.4%、96.8%和93.8% (P>0.05).伊马替尼治疗后6个月时BCR-ABL转录本>10%组(22例)、>1%~10%(50例)组、≤1%(110例)组PFS率分别为27.3%、66.0%和82.7%(P<0.05),OS率分别为86.4%、94.0%、10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3个月及6个月BCR-ABL转录本水平为影响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伊马替尼治疗3个月及6个月BCR-ABL转录本水平对CML患者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0.
目的 观察替加环素治疗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血液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7例使用替加环素治疗粒细胞缺乏并感染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替加环素初始剂量100mg,维持剂量50 mg,每12h1次,30~60 min静脉滴注完毕,患者体温正常5~7 d后开始予抗菌药物降阶梯治疗或停药.结果 107例患者住院期间共分离出病原菌104株,其中多重药耐菌株(MDR)60株,泛耐药菌株(XDR)2株.全部107例患者中,30例单用替加环素,21例初始单用替加环素后联合其他抗菌药物,56例初始即替加环素联合其他抗菌药物,3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3.3%、61.9%及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4),替加环素治疗总有效率为62.6%.39例分离出MDR的患者中,22例体温得到控制,8例体温未得到控制,9例死亡,临床有效率为56.4%.替加环素起效的中位时间为3d.不良反应以恶心(11.2%)、呕吐(8.4%)为主,均可以耐受.结论 替加环素治疗粒细胞缺乏血液病患者耐药菌感染具有较好的疗效,引发的不良反应少,安全可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