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高血压对小电导型钙激活钾通道(SKCa)在大鼠阴茎海绵体中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用同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及同系正常血压大鼠(WKY)各8只,10%利多卡因麻醉后连续检测海绵体内压(ICP)及平均动脉压(MAP),并用5 V电刺激海绵体神经(CN)记录ICP/MAP值变化?运用Western blot 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阴茎海绵体组织中SKCa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5 V电刺激后SHR组ICP/MAP值显著低于WKY组(0.31 ± 0.04 vs 0.76 ± 0.06),SKCa蛋白和mRNA的表达在SHR组(0.18 ± 0.01?0.39 ± 0.01)较WKY组(0.49 ± 0.02?0.81 ± 0.08)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高血压可以降低大鼠勃起功能,这可能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中SKCa表达下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2.
目的 常规实验操作对Wistar大鼠的影响.方法 采用Wistar大鼠,分别进行腹腔注射、肌内注射、灌胃、尾静脉切割采血、剪尾采血和固定操作,连续处理7 d后,测定各组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血液系统主要指标及肝脏hsp72 mRNA表达量,并与对照组比较,分析这些操作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腹腔注射组、肌内注射组和灌胃组的皮质酮(CORT)、γ-干扰素(IFN-γ)、γ-干扰素/白介素-4(IFN-γ/IL-4)比值极显著升高,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WLCR)、C-反应蛋白(CRP)、β-内啡肽(β-EP)及白介素-2(IL-2)有不同程度的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尾静脉切割采血组的CORT、IFN-γ、IFN-γ/IL-4比值极显著升高,WBC、β-EP有不同程度的显著降低;剪尾采血组的CORT、IFN-γ、IFN-γ/IL-4比值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升高,β-EP、IL-2、CRP极显著降低;固定组的CORT、IFN-γ/IL-4比值、IL-2、CRP极显著升高,WBC、β-EP、IL-4有不同程度的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所有实验操作均使热休克蛋白(HSP)hsp72 mRNA表达极显著升高.此外,与对照组相比,肌内注射组的红细胞数(RBC)和血红蛋白含量(HGB)显著升高,尾静脉切割和剪尾采血组的HGB和红细胞压积(HCT)极显著降低,固定组的RBC、HGB和HCT均极显著升高.结论 本研究中涉及的常规实验操作均引起了大鼠极显著的应激反应,并造成了大鼠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紊乱及免疫功能的抑制,从而对动物造成了恶性应激.同时这些操作可能会对涉及的神经内分泌及血液学指标的相关研究产生背景性干扰.  相似文献   
63.
64.
B1型胸腺瘤25例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B1型胸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113例胸腺瘤按WHO(1999)胸腺瘤诊断标准分类,对其中25例B1型胸腺瘤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CKAEI/AE3、CKpan、EMA、vimentin、LCA和CD20)结合临床影像特征和病理组织形态进行研究。结果 B1型胸腺瘤发病年龄13-69岁,25例均伴有重症肌无力,其中17例呈浸润性生长。组织学表现弥漫增生的淋巴细胞内出现小-中等大小散在分布的肿瘤性胸腺皮质上皮细胞,细胞多数呈圆形,卵圆形,浆少,染色质细,有/无核仁,部分出现纤维组织分割形成不完全性结节,并有血管湖,微囊和胸腺髓质分化。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表达CK(pan和AE1/AE3)和vimentin,淋巴细胞表达LCA和CD20。结论 B1型胸腺瘤好发于40岁左右的男性重症肌无力患者,具有浸润性生长特性,是以胸腺皮质上皮细胞为肿瘤成分的低度恶性肿瘤,需与胸腺原发性淋巴瘤鉴别。  相似文献   
65.
白介素25(IL-25)是白介素17家族成员之一,在慢性炎性反应和肿瘤中具有重要作用。IL-25能够活化肝星状细胞并且可以诱导下游促纤维化细胞因子IL-4、IL-13的表达;IL-25可以促进M2型巨噬细胞极化并且可能会招募LY-6Clo单核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分化,而M2型巨噬细胞和LY-6Clo单核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都是抗肝纤维化细胞。IL-25及其相关因子与肝纤维化的关系还不甚清楚。  相似文献   
66.
正侵袭性纤维瘤病(aggressive fibromatosis,AF)又称韧带样纤维瘤病、硬纤维瘤,是发生于骨骼肌肉系统、缺乏转移能力、具有局部侵袭潜能且复发性高的纤维组织肿瘤,多发生于中青年头颈、腹壁、腹内等部位,发生于幼儿小腿胫前肌群的肢体AF少见。2015年10月我院收治1例右下肢AF患儿,现总结其诊治经验。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儿女,1岁1个月。因"出生时发现右小腿肿胀伴  相似文献   
67.
68.
器官来源的缺乏正日益成为制约肾移植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扩大供肾来源,我院自2005年9月起开始进行活体近亲属供肾移植,至今共完成19例.我们均采用开放手术切取左侧供肾,手术经过顺利,手术后供、受体均恢复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9.
氟西汀增强三阶梯止痛治疗中晚期癌症疼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氟西汀在癌症疼痛的治疗中对三阶梯止痛治疗的增强作用以及对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抑郁、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60例伴有疼痛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组(加用氟西汀治疗组)和B组(未加用氟西汀治疗组),每组30例。B组采用WHO三阶梯给药原则与方法,A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氟西汀。用药6周后比较2组在疼痛缓解率、生活质量以及抑郁、焦虑状态方面的差异。结果A组与B组疼痛缓解率分别为83.30%和6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由68.79±3.16降至55.18±3.02,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B组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后分别为69.67±3.10与68.18±2.84,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A组治疗后其焦虑自测量表(SAS)与抑郁自测量表(SDS)评分明显降低。且应用后较少出现副作用。结论氟西汀用于肿瘤治疗可增强镇痛效果,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70.
胸腺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胸腺是由上皮和淋巴细胞组成的免疫器官 ,也是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胸腺内的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可以发生多种类型的肿瘤 ,其中胸腺瘤的发病率约占纵隔肿瘤的 15 9% 〔1〕。下面就这方面的相关研究作一回顾。1 胸腺瘤的病理组织学分类传统分类是根据细胞类型将胸腺瘤分为上皮细胞为主型、淋巴细胞为主型、混合细胞型及梭形细胞型〔2〕。 1978年Levine和Rosai提出将胸腺瘤分为良恶性。 1985年 ,M櫣ller Hermelink按胸腺的组织发生学提出了新的分类 (M H分类 ) :①良性 :髓质为主型、混合细胞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