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构建预防骨植入术患儿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循证实践方案,为患儿感染预防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 以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为理论指导,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获取预防骨植入术患儿SSI的相关文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和汇总,初拟骨植入术患儿SSI的预防循证实践方案,采用德尔菲法通过2轮专家函询形成最终方案。结果 共纳入1篇计算机决策系统文献,6部循证指南,1篇专家共识,4篇系统评价。构建的预防骨植入术患儿SSI的循证实践方案涵盖了术前准备、环境控制、消毒隔离、术中管理、植入物管理、术后护理和组织管理7个维度共32条证据。2轮专家函询的积极度均为100%,权威系数为>0.9,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55(P<0.01)和0.352(P<0.01)。结论 基于循证和德尔菲法构建的预防骨植入术患儿SSI的循证实践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预防骨植入术患儿SSI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与指导。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观察前列腺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nVision法测定36例前列腺癌组织和1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survivin。结果survivin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0.6%(29/36),前列腺增生组织为10.0%(1/10),两者相比,P〈0.01;survivin的阳性表达与前列腺癌组织学分级和骨转移有关(P均〈0.05)。结论survivin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异常,检测survivin有助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及生物学行为的判断。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治疗难治性后尿道狭窄或闭锁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尿道内切开结合记忆合金支架置入术治疗29例难治性后尿道狭窄或闭锁(长度〉3cm)患者。站果随访3个月至2年,术后早期即可正常排尿,最大尿流率(MFR)平均值为19.6mL/s,排尿满意者26例(89.7%)。结论采用尿道内切开结合记忆合金支架置入术治疗难治性后尿道狭窄或闭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4.
CD40分子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癌组织中CD40分子的表达与癌发生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Envision法)对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的肾细胞癌组织(32例)和癌旁组织(10例)中CD40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并分析CD40分子表达水平与肾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CD40在肾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87.5%,与肾癌癌旁组织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CD40的阳性过度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论CD40分子在肾癌中的异常表达可为肾癌的诊断、治疗及指导预后提供实验依据,并为进一步研究肾癌的生物学,尤其是为抑制Fas和TNFR介导的细胞凋亡与基因治疗肾细胞癌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5.
以草酸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目的 :观察草酸铂 (L OHP)联合氟尿嘧啶 (5 FU)、甲酰四氢叶酸钙 (CF)和足叶乙甙 (VP 16 )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 5 3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两组 ,治疗组 2 7例 ,用L OHP 130mg/m2 ,加于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 3小时 ,第 1天 ;CF 10 0mg/m2 ,静滴第 1~ 5天 ;5 FU 30 0mg/m2 ,于CF后静滴 ,维持 6小时 ,第 1~ 5天 ;VP 1610 0mg ,静滴 ,第 1~ 3天 ;对照组 2 6例用DDP 80mg/m2 ,静滴第 1天 ,CF、5 FU和VP 16用法同治疗组。每 3~ 4周为一个周期。二个周期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CR 3例 ,PR 15例 ,总有效率 6 6 7% ;对照组CR 1例 ,PR 9例 ,总有效率为 38 5 %。两组总有效率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治疗组周围感觉神经毒性发生率较对照组高 ,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 ,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L OHP联合CF、5 Fu和VP 16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 ,不良反应轻 ,能耐受 ,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回盲部肿瘤中的表达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回盲部 肿瘤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结合随访结果分析EGFR对预后的影响。结果:29例回盲部肿瘤患者中,EGFR阳 性表达率为51.7%(15/29)。随访5年,EGFR阳性表达患者8例死亡,存活7例;EGFR阴性表达患者2例死亡,存活12例。 EGFR阴性表达者平均生存时间要长于EGFR阳性表达者,且两者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EGFR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 预后有一定的关系,可以作为回盲部肿瘤患者预后判断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7.
目的检测肾癌旁组织中CD34+/Flk-1+内皮祖细胞(EPCs)表达水平。探讨其与肾癌浸润性生长的相关性。方法首先建立裸鼠原位肾癌模型,建模成功后第7、12、17、21天分别处死8只裸鼠,收取癌旁组织,对照组同时间收取相应部位肾组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癌旁组织中EPCs占单个核细胞的比例,RT-PCR、Westernblot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配体Flk-1表达强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癌旁组织平均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肿瘤形成12、17、21d,癌旁EPCs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整体呈现上升趋势(P〈0.01)。各时间段癌旁VEGF表达递增(P〈0.01),但均低于对照组(P〈0.01)。Flk-1表达强度呈现下降趋势(P〈0.01)。癌旁MVD表达与VEGF一致,整体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EPCs在肾癌旁组织中表达水平升高,参与癌旁血管新生,可能与肾癌的浸润性生长相关。  相似文献   
28.
目的:建立肝肾联合移植大鼠模型,并初步探讨移植肝是否对移植肾具有免疫保护作用.方法:门静脉和腹主动脉对供肝和供肾进行原位灌注,供肝肝上下腔静脉用显微外科技术缝合,双袖套法吻合肾下下腔静脉及门静脉,带瓣左肾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吻合;用支架管重建胆道和输尿管.通过单独肾移植、肝移植和肝肾联合移植生存时间、肾功能及移植肾病理比较研究,探讨其免疫保护作用.结果:用此法建立肝肾联合移植大鼠模型手术无肝期短,手术成功率高.术后肝肾联合移植组较肾移植组生存时间长(P<0.05),与肝移植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肝肾联合移植组血尿素氮及肌酐明显低于肾移植组(P<0.05),移植肾排斥反应明显减轻.结论:用该方法建立一期大鼠肝肾联合移植模型方便可行且成功率高;肝肾联合移植时移植肝对移植肾具有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9.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多见于腹部严重创伤之后,腹内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导致心血管、肺、肾、腹腔内脏和颅脑等功能障碍或衰竭。以严重腹胀合并少尿、呼吸窘迫等为特征。  相似文献   
30.
安康市2010年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安康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和高危食品种类。方法依据《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标准和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要求对市售食品进行采样检测。对安康市几个主要的集贸市场和超市采集12类食品进行7种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 2010年共对174份样品进行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检测,检出致病菌29株,总检出率为16.67%(29/174),其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11.11%(12/108),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10.42%(10/96),沙门菌检出2.87%(5/174),副溶血弧菌检出率5.56%(2/36)。12类食品中熟肉制品以及速冻熟制米面制品污染率较高,分别达到了28.57%、16.67%。结论各类食品中均检出食源性致病菌,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表明这两种菌是本市目前最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应加强对各类食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防止食源性疾病的暴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