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84篇 |
免费 | 281篇 |
国内免费 | 17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6篇 |
儿科学 | 49篇 |
妇产科学 | 60篇 |
基础医学 | 231篇 |
口腔科学 | 43篇 |
临床医学 | 691篇 |
内科学 | 304篇 |
皮肤病学 | 35篇 |
神经病学 | 69篇 |
特种医学 | 18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375篇 |
综合类 | 1694篇 |
预防医学 | 959篇 |
眼科学 | 39篇 |
药学 | 509篇 |
9篇 | |
中国医学 | 413篇 |
肿瘤学 | 19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7篇 |
2023年 | 78篇 |
2022年 | 90篇 |
2021年 | 128篇 |
2020年 | 139篇 |
2019年 | 96篇 |
2018年 | 122篇 |
2017年 | 74篇 |
2016年 | 101篇 |
2015年 | 110篇 |
2014年 | 236篇 |
2013年 | 191篇 |
2012年 | 289篇 |
2011年 | 317篇 |
2010年 | 241篇 |
2009年 | 250篇 |
2008年 | 281篇 |
2007年 | 279篇 |
2006年 | 251篇 |
2005年 | 255篇 |
2004年 | 243篇 |
2003年 | 174篇 |
2002年 | 154篇 |
2001年 | 227篇 |
2000年 | 209篇 |
1999年 | 165篇 |
1998年 | 141篇 |
1997年 | 140篇 |
1996年 | 151篇 |
1995年 | 131篇 |
1994年 | 123篇 |
1993年 | 65篇 |
1992年 | 73篇 |
1991年 | 67篇 |
1990年 | 47篇 |
1989年 | 45篇 |
1988年 | 32篇 |
1987年 | 33篇 |
1986年 | 26篇 |
1985年 | 24篇 |
1984年 | 24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19篇 |
1981年 | 16篇 |
1980年 | 16篇 |
1979年 | 6篇 |
1978年 | 3篇 |
1965年 | 3篇 |
1962年 | 2篇 |
196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组织公平对员工工作效率、组织绩效和组织目标有重要影响.本文对公平理论的概念与意义进行阐述,分析军队医院聘用制人员组织公平感的影响因素,提出提高军队医院聘用制人员组织公平感的措施. 相似文献
42.
PC12细胞化学缺氧复氧损伤与缺氧诱导因子1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HIF1)在PC12细胞化学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在培养液中加入和去除氯化钴模拟化学缺氧和复氧,以乳酸脱氢酶(LDH)漏出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作为细胞损伤指标,观察化学缺氧和复氧后不同时间细胞损伤和HIF1 α蛋白变化。结果 在氯化钴模拟化学缺氧实验中,LDH漏出明显增加,8h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电镜结果与LDH改变相一致,HIF1 α蛋白表达在化学缺氧后2,4,8和12h均明显增加,8h达高峰,提示化学缺氧8h后细胞损伤逐渐减轻可能与HIF1 α蛋白水平升高有关。在模拟复氧实验中,LDH和细胞形态学改变都显示化学复氧8h细胞损伤最为严重,而HIF1 α蛋白表达在化学复氧4和8h均明显下降,提示细胞化学复氧损伤可能与HIF1 α蛋白水平下降有关。结论 HIF1对神经细胞化学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3.
44.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呼吸功能不全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发生呼吸功能不全的高危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呼吸功能不全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经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发生呼吸功能不全的高危因素按相关强度依次为:术前合并COPD、手术时间长、高龄、手术日输液量多。结论:术前合并COPD(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手术时间长、高龄是食管癌术后发生呼吸功能不全的高危因素;严格手术适应证,术者的丰富经验及娴熟技术,积极围手术期处理是防治术后呼吸功能不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5.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虽然被世界认同,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在我们医院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1998年,我院提出探讨整体医疗管理模式,旨在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湖南地区部分人群中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Ⅲa基因的多态性与阿司匹林在冠心病患者中疗效的关系。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ELP)技术检测160例冠心病患者的GPPⅢa受体T1565C的基因多态性。结果 160例冠心病患者中,101例为野生型T/T(63.1%),42例为杂合子T/C(26.3%),17例为纯合子C/C(10.6%)。携带等位基因C的患者对服用阿司匹林后的闭塞时间较携带等位基因T的患者延长。结论 GPⅢa受体T1565C的基因多态性与阿司匹林的药物疗效密切相关,野生型T/T的患者出现高血小板聚集活性的几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48.
50.
对经血逆流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关经血逆流与急性阑尾炎鉴别诊断的文献报道较少,近4年来我院收治的2500例急性阑尾炎手术病例中,发现15例经血逆流,其中7例误诊,误诊率较高,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996年1月~2000年1月中,共收治急性阑尾炎手术病例2500例,其中女性1218例,15~45岁年龄组790例,围月经期(月经前2d~月经干净后2d)妇女142例。术中发现经血逆流15例(10.6%),误诊7例,其他误诊4例,围月经期妇女急性阑尾炎误诊率为7.7%;同期女性患者中误诊总数51例。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