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4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19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3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23篇 |
口腔科学 | 8篇 |
临床医学 | 33篇 |
内科学 | 6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5篇 |
特种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18篇 |
综合类 | 74篇 |
预防医学 | 14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24篇 |
中国医学 | 15篇 |
肿瘤学 | 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甲氨蝶呤局部注射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 (MTX)局部注射治疗子宫腺肌病的可行性。方法 2 0例子宫腺肌病的病人 ,每月月经干净 3~ 5天时 ,在子宫病灶局部及周围注射MTX 5 0mg ,连续 6个月。治疗前、后行子宫附件阴式B超检查、子宫病灶局部穿刺活检及血常规、肝肾功能、性激素检查 ,同时观察临床症状。结果 治疗前与MTX治疗后3个月比较B超测子宫长度、子宫厚度、子宫后壁厚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与治疗后 6个月比较子宫长度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子宫厚度、子宫后壁厚度减少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治疗前与治疗后Hb、WBC、Pt、ALT、BUN、FSH、LH、E2 、T、P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仅PRL在治疗后 3个月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局部应用MTX治疗子宫腺肌病将是一个有发展前景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2.
氨甲喋呤与米非司酮局部应用治疗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寻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新手段 ,我们选择了抗代谢药物氨甲喋呤 (MTX )及抗孕激素药物米非司酮(Ru486 )在SD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及周围局部注射 ,观察疗效及全身反应 ,以证明这种治疗手段的可能性。1 材料与方法1 1 动物模型建立 32只成年、清洁级、SD处女雌鼠(175 2 2 5 g) ,自由进食进水 ,分别将每只鼠剖腹 ,切除左宫角长 1cm ,分离出子宫内膜 ,每块内膜大小 5mm× 5mm ,分别种植在该鼠的右宫角浆膜下及右下腹壁腹膜下[1] 。 4周后第 2次剖腹见病灶生长良好 ,并测量病灶体积 ,取 2只鼠的病灶送病检证实种植成… 相似文献
53.
目的对胰头部胆总管周围微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患者的预后等进行探讨。方法对标本进行常规石蜡切片及HE染色,光镜观察,并对石蜡切片做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患者为男性,56岁,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和巩膜黄染及皮肤瘙痒10余天。巨检见胰头部质地坚硬,呈灰白色,胆总管下段明显狭窄。显微镜下见在胰头内及胆总管周围大片增生的纤维组织中有多量成巢及成簇分布的内分泌性小细胞增生,并可见内分泌细胞围绕着小神经呈浸润性生长。免疫组化染色见瘤细胞表达CgA、Syn、胰岛素及生长抑素等阳性。结论本例病变的性质可能属于最早期的潜在恶性的内分泌肿瘤,本文尚对肿瘤的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 探讨不同保温措施对头颈肿瘤手术后麻醉复苏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 年10 月—2018 年10 月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择期全麻下行头颈肿瘤手术、资料完整的患者125例,根据术中采用的保温措施分为常温组(A 组)31例、保温毯组(B 组)36例、温液仪组(C 组)32例和保温毯+温液仪组(D 组)26例。比较4组患者复苏期血压、体温、心率、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GraphPad Prism 5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全麻复苏期患者体温、心率和血压波动B、C和D组均显著低于A 组,且D 组波动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意识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B、C和D组患者均显著低于A组,且D组显著低于其他组 (P<0.05)。复苏期并发症发生率B、C和D组患者均显著低于A 组,且D 组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结论: 全身麻醉下行头颈肿瘤手术患者采用保温措施,特别是综合保温措施,可明显提高复苏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复苏安全性。 相似文献
56.
目的:讨论室管膜瘤病理形态特征。方法:对我们在外检中遇到的37例堂管膜瘤临床和形态学特征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中男18例、女19例,平均发病年龄223岁。肿瘤在显微镜下最显著的形态特点为瘤细胞围绕血管排列成血管心菊形团.在血管周围显示无核的空景区(94.6%)及在肿瘤内可见豹皮状元核区(973%)。部分病例在肿瘤内可见室管膜裂隙(20.0%)。结论:室管膜瘤可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各个部位,起源于脑室管膜和脊髓中央管覆盖上皮细胞,病理分为乳头型、上皮型及多细胞型,还应与少技胶质细胞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57.
58.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组织学分级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有 5年以上随访资料的 8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按腺管形成 ,核的异型性和核分裂相进行组织学分级。结果 :在浸润性导管癌中 ,Ⅰ级 (2 6例 )、Ⅱ级 (42例 )、Ⅲ级 (1 8例 )的 5年生存率分别为 80 8% (2 1例 )、57 1 % (2 4例 )、44 4% (8例 ) ,Ⅰ、Ⅱ级之间和Ⅰ、Ⅲ级之间分别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在浸润性导管癌中 ,组织学分级是一个较好的预后指标 ;结合腋下淋巴结情况 ,对判断预后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59.
高频喷射通通气(HFJV)用于临床至今有10余年历史,对这种新的通气方法已有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在治疗小儿呼吸衰竭方面取得了满意成效,现将我院儿科1996年以来应用HFJV治疗72例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72例均为高危新生儿病房患儿,男53例,女19例,孕周37周以下39例,37周至42周20例,42周以上3例,日龄0~1d19例,2~7d4例,8~28d12例,原发病:重症肺炎51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11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8例,颅内出血2例,按血气指标分Ⅰ型呼吸衰竭12例,Ⅱ型呼吸衰竭60例。1.2治疗方法:HFJV使用KR-II型,以鼻…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在正颌术后带管患者镇静镇痛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择期行正颌手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A、B组分别给予0.4、0.8μg/(kg·h)右美托咪定镇静镇痛,C组则给予右美托咪定0.4μg/(kg·h)+音乐疗法.分别记录3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观察术毕入监护室后3 h(T1)、6 h(...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