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36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76篇
综合类   145篇
预防医学   50篇
药学   26篇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讨磁吻合技术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oduodenectomy,LPD)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接受LPD+磁吻合消化道重建的7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6例,女性1例,患者中位年龄63(56~8...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设计基于磁外科理念的钕铁硼永磁旋转磁场发生器,以方便探索旋转磁场生物学效应相关研究。方法 首先,确定该发生器采用一体机身控制器、驱动器、伺服电机、行星减速机、A3钢转盘以及单级对磁铁方案;其次,对各元器件进行设计选型;最后,通过对电机扭矩、转动惯量进行校核计算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并使用COMSOL软件进行了磁场分布、PC板罩上表面区域内磁通密度模最大值仿真。结果 进行实物搭建,设备运行正常,实测PC板罩上表面区域内磁通密度模最大值与COMSOL仿真值得平均误差为4.1 mT,均方根误差为6.1 mT,表明计算仿真结果与实际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此方案集成度高,空间尺寸小,能实现无极调速,操作方便简单,磁性高、可移动、造价低,可广泛用于磁外科研究领域旋转磁场的生物学效应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3.
近年来示踪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疗及疾病研究上并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磁外科相关研究经历了实验验证-自由探索-学科建设3个阶段,逐渐发展为光电磁医学深度交叉与融合的磁外科体系。目前,磁外科体系主要包括磁压榨、磁锚定、磁导航、磁悬浮、磁驱动及磁示踪6大技术体系。磁示踪技术作为磁外科6大发展应用方向之一,其临床转化还需进一步探索与验证,本文基于示踪磁性材料的选材以及磁示踪技术在干细胞示踪研究、脑组织间隙引流分区特征研究、肿瘤或病灶标记与定位等临床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与整理,并对当前磁示踪技术临床推广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理论指导与参考,推动磁示踪技术攻克更多临床技术难题,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24.
人工肝支持系统是暂时替代肝脏部分功能的体外支持系统,其通过清除各种有害物质,补充必需物质,改善内环境,为肝细胞再生及肝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或作为肝移植前的桥接.但目前人工肝系统尚无法完全模拟肝脏全部生物功能,使得其在临床应用中并未给患者带来长期获益.而在肝脏外科手术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肝脏,如因良性肝脏疾病切除的部分肝...  相似文献   
25.
河南大学附属郑州颐和医院2015年7月10日收治1例脾脏边缘区淋巴瘤(SMZL)患者,该患者因外伤后脾脏破裂行脾脏切除术,在围手术期进行紧急大量输血处理,同时动态监测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血常规、凝血功能,观察患者术后24 h血栓弹力图指标以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血常规检查、流式细胞术免疫分析和病理诊断),对输血过程、实验室检查及用血流程进行评价。实验室指标显示:该患者因大量失血,血红蛋白(Hb)急剧降低,大量输注悬浮红细胞后贫血情况得到改善;因凝血因子丢失和大量输注红细胞引起凝血功能紊乱,早期持续输注血浆和冷沉淀后凝血功能得到改善;因大量输血导致血小板稀释性降低,及时输注血小板后血小板数量提高;术后24 h血栓弹力图结果提示该患者冷沉淀输注过量,停止输注后患者纤维蛋白原(Fib)数量恢复正常。动态实验室指标监测是评价大量输血方案(MTP)的重要依据,合理的输血方案是紧急大量失血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6.
IgG/IgM抗-E引起配血不合1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患者,男,46岁,汉族,因患膀胱癌围手术期治疗多次输血。2年后复发,于2004年5月入住本院,Hb为47g/L,申请输血。血型鉴定为B型Rh( ),同型配血时发现盐水和凝聚胺两介质中主侧均出现凝集。  相似文献   
27.
卫生部要求 HIV初筛实验室必须备有两种不同实验原理的试剂 ,对可疑结果进行复检。国内已经推广使用 ELISA双抗原夹心法检测 HIV(1 / 2 )抗体 ,笔者发现初筛复检用免疫层析法检测 HIV(1 / 2 )抗体 ,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为了进一步验证其结果 ,与 ELISA双抗原夹心法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血清标本  HIV(1 / 2 )抗体阳性血清 45份 ,分别由丽珠、华美试剂公司提供 ,本院住院患者血清标本 2 0 0 0份。1 .2 试剂 免疫层析法 :批号 2 0 0 30 81 8,美国雅培制药有限公司产品 ,HIV(1 / 2 )快速检测试剂 ;ELISA…  相似文献   
28.
吕毅  于良 《肝胆外科杂志》2002,10(4):271-273
目的 探讨 L C术前或术后应用 EPBD法取出胆管结石微创治疗胆囊和胆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  2 2例病人L C术前或术后 ,在内视镜下行乳头球囊扩张后分别或联合取石气囊、取石篮、碎石器等取出胆管结石。结果  EPBD法取出胆管结石 4 1枚 ,结石直径 0 .3- 1.6 cm。 17例病人 EPBD后行 L C,5例急性发作性结石性胆囊炎病人 L C后行 EPBD。EPBD法胆管结石成功率 10 0 % ,除 1例合并轻度急性胰腺炎外无严重并发症 ,病人平均住院时间 10 .2± 2 .6天。结论  L C联合 EPBD是治疗胆囊和胆管结石理想的微创外科技术  相似文献   
29.
器官移植受体术后管理是影响移植手术成败和受体术后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而常规门诊随访和电话随访并不能完全满足器官移植受体术后自我管理需求。移动医疗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为器官移植受体术后管理提供了新方法。移动医疗技术凭借其设备普及性、移动性和便携性等优势,利用加载于智能终端设备平台的移动应用程序实现器官移植受体与医师之间信息传递和交流,对改善受体术后治疗依从性、病情监测质量、健康咨询服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减少受体出院后到医院的随访次数和住院时间,可降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基于此,本文就移动医疗技术概述、移动医疗技术在器官移植受体术后管理中的研究内容和效果评价进行综述,旨在为器官移植受体术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消化道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7例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术后再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术后半年内每3个月随访1次,半年后每6个月随访1次,随访时间截至2013年3月。单因素分析采用,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20.6~61.7个月,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发生率为18.80%(22/11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术前AST、术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术后l周PLT、术后门静脉血栓是术后消化道再出血的危险因素(X2=7.326,5.290,10.112,4.020,9.239,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10年、术前食管胃底静脉3度曲张、术后门静脉血栓是术后消化道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4.758,5.560,3.616,P〈0.05)。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10年、食管胃底静脉3度曲张及术后门静脉血栓是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脾切除断流术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