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讨论神经内镜在前颅底沟通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经典的颅面联合进路结合神经内镜对20例鼻腔、鼻窦-颅沟通性肿瘤、鼻-眶-颅沟通性肿瘤进行切除,并同期行带蒂额肌帽状腱膜颅骨瓣修复前颅底缺损.结果 20例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如脑脊液漏、颅内感染,肿瘤全切率75%,次全切除率20%.部分切除5%,良性肿瘤4例,至今全部存活;恶性肿瘤16例,2年生存11例,3年生存8例,5年以上存活6例.结论 神经内镜能够有效地帮助颅面联合进路完整切除前颅底沟通性肿瘤,同时具备良好地照明.切除范围广,增加了手术的安全和彻底性,适合应用于前颅底沟通性肿瘤手术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鼻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海绵窦解剖学研究,为临床治疗海绵窦区病变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12例成人尸头上进行,在鼻内镜下经鼻蝶入路进入海绵窦,观察窦内重要血管、神经的走行,并从颅内切开海绵窦,测量神经血管在窦内的长度、外径及与鞍底中线间的距离.结果 在鼻内镜下可顺利进入海绵窦,清楚显露海绵窦内、外壁、颈内动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及眼神经,并对其进行全程游离.结论 鼻内镜下经鼻蝶入路进入海绵窦,操作简便,创伤小,可清楚暴露海绵窭内部结构,可用于临床上海绵窦病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颅面联合手术中前颅底中线区组织洞穿性缺损Ⅰ期修复重建的一种新方法。方法 采用带血管蒂的额肌帽状腱膜复合组织瓣Ⅰ期修复重建了17例前颅底中线区大面积洞穿性组织缺损。其中正中单蒂额肌帽状腱膜复合组织瓣2例,正中双蒂额肌帽状腱膜复合组织瓣2例,正中双蒂额肌帽状腱膜颅骨膜裂层颅骨瓣13例。取瓣面积可达(80~120)mm×(100~150)mm。结果 用该瓣修复的17例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正中带蒂额肌帽状腱膜复合组织瓣血管恒定、血供好、组织薄、可带硬性支撑并可弯曲成型、取瓣径路与手术一致,不影响美观。该组织瓣为修复前颅底中线区洞穿性缺损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刘坤  张虹  吴宇平  王光辉  吕杨成 《四川医学》2013,(12):1807-1808
目的 总结在鼻内镜辅助下前颅底沟通性肿瘤的手术切除方法.方法 采用鼻内镜辅助下颅面联合入路对21例鼻腔、鼻窦-颅沟通性肿瘤及7例鼻-眶-颅沟通性肿瘤行手术切除,对颅底缺损区同期行带蒂额肌帽状腱膜裂层颅骨瓣修复.结果 28例肿瘤全切22例(78.6%),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均未发生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其中良性肿瘤8例,至今全部存活;恶性肿瘤20例,2年生存17例,3年生存14例,5年以上存活8例.结论 采用鼻内镜辅助下颅面联合入路,进行前颅底沟通性肿瘤切除,辅以带蒂额肌帽状腱膜裂层颅骨瓣修复颅底缺损区,肿瘤切除安全彻底、方便可靠,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在神经内镜、鼻内镜辅助下前颅底沟通性肿瘤的手术切除方法。方法采用神经内镜、鼻内镜辅助下颅面联合入路对12例鼻腔、鼻窦-颅沟通性肿瘤及5例鼻-眶-颅沟通性肿瘤行手术切除,对颅底缺损区同期行带蒂额肌帽状腱膜裂层颅骨瓣修复。结果 17例肿瘤全切14例(82.3%),次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均未发生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其中良性肿瘤8例,至今全部存活;恶性肿瘤9例;2年生存17例,3年生存14例。结论采用神经内镜、鼻内镜辅助下颅面联合入路,进行前颅底沟通性肿瘤切除,辅以带蒂额肌帽状腱膜裂层颅骨瓣修复颅底缺损区,肿瘤切除安全彻底、方便可靠,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光辉  张兵  刘坤  吕杨成 《四川医学》2010,31(7):900-901
目的总结前臂游离皮瓣应用于全鼻再造的经验。方法应用前臂游离皮瓣进行全鼻再造7例,桡动脉与面动脉吻合5例,与甲状腺上动脉吻合2例;头静脉与颈外静脉吻合6例,与面前静脉吻合1例。结果 7例全鼻再造手术均一次完成,除1例因皮瓣青紫行手术血肿探查并清除颈部血肿,其余无并发症发生,皮瓣一期成活,鼻外形满意。结论前臂皮瓣全鼻再造,具有血管恒定,管径较粗大,供皮瓣面积大,吻合易于成功,不造成面部或邻近供区的损伤,皮瓣质软,弹性好,且与面部颜色相差不十分明显等优点,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在神经内镜辅助下前颅底沟通性肿瘤的手术切除与修复方法.方法 对19例前颅底沟通性肿瘤采用神经内镜辅助下颅面联合入路进行鼻腔、鼻窦-颅沟通性肿瘤(15例)、鼻-眶-颅沟通性肿瘤(4例)切除术,并同期行带蒂额肌帽状腱膜裂层颅骨瓣修复术.结果 19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肿瘤全切率78.9%,次全切除率15.8%,部分切除率5.3%.良性肿瘤4例,至今全部存活;恶性肿瘤15例,2年生存11例,3年生存8例,5年以上生存6例.结论 神经内镜辅助下颅面联合入路,进行前颅底沟通性肿瘤切除术,加以带蒂额肌帽状腱膜裂层颅骨瓣修复,切除范围安全彻底,修复方便可靠,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切除及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巨大听神经瘤的临床治疗方法,旨在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巨大听神经瘤患者32例,以我科开始伽玛刀治疗时间为界,分为单纯手术组13例,手术+伽玛刀治疗组19例,对比分析两组的治愈率、复发率、术后面瘫发生率等差异。结果:两组症状恢复优的患者相比较,X^2=4.67,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术后面瘫发病率两组相比较,X^2=4.02,P﹤0.05, 差异具有显著性,病死率虽无统计学差异,但手术+伽玛刀组无死亡病例。结论:手术结合伽玛刀治疗巨大听神经瘤,可显著提高患者治愈率,促进神经症状恢复并减少术后面瘫的发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侵入颅内的头皮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3例侵入颅内的头皮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3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12例行放射治疗,剂量50~75GY;5例行化学治疗。结果肿瘤全切19例,次全切3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后主要并发症有皮瓣部分坏死3例,脑脊液漏2例,颅内感染1例,周围型面瘫1例,昏迷7d后苏醒1例。1例于术后21d死于全身衰竭;余22例中,1例失访,另21例随访2~7年,7例死亡。死亡原因为局部复发2例,全身转移3例,全身衰竭1例,肺心病1例。结论侵入颅内的头皮恶性肿瘤虽属于晚期肿瘤,但仍可以行手术治疗,术后结合放、化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肿瘤致颅顶部穿通性组织缺损的外科修复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0例颅顶部肿瘤切除后造成的穿通性组织缺损修复方法。头皮软组织层修复:局部头皮瓣或/和供区游离皮片移植术修复23例;带血管蒂肌皮瓣5例;吻合血管的前臂游离皮瓣2例。颅骨修复:一期钛板修复10例,二期钛板修复2例,其余18例未修复。硬脑膜修复:30例均行硬脑膜修补,除3例用人工脑膜补片外,其余全部用自体材料包括颅骨骨膜、颞肌筋膜、帽状腱膜、阔筋膜。术后16例行放射治疗,剂量50Gy~75Gy,4例行化学治疗。结果:主要并发症有皮瓣部分坏死4例、脑脊液漏2例、颅内感染1例、癫痫2例、轻偏瘫2例、下极面瘫1例、昏迷7天后苏醒1例。结论:肿瘤致颅顶部穿通性组织缺损可以成功修复,关闭颅腔,术后行综合治疗,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