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3篇 |
免费 | 23篇 |
国内免费 | 60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31篇 |
临床医学 | 88篇 |
内科学 | 58篇 |
神经病学 | 19篇 |
特种医学 | 16篇 |
外科学 | 86篇 |
综合类 | 191篇 |
预防医学 | 16篇 |
眼科学 | 32篇 |
药学 | 35篇 |
中国医学 | 52篇 |
肿瘤学 | 19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19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30篇 |
2012年 | 36篇 |
2011年 | 42篇 |
2010年 | 38篇 |
2009年 | 36篇 |
2008年 | 30篇 |
2007年 | 39篇 |
2006年 | 32篇 |
2005年 | 61篇 |
2004年 | 35篇 |
2003年 | 29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5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目的 总结开颅手术治疗脑脊液鼻漏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天坛医院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33例开颅手术治疗脑脊液鼻漏的临床资料,术前均采用CT脑池造影进行定位,28例采取冠切开颅,单侧8例,双侧20例,3例采取经眉弓入路,2例采取额颞断颧弓入路.结果 33例脑脊液鼻漏患者行开颅手术治疗,32例修补成功,1例手术修补失败,手术治愈率达97%.结论 对于保守治疗失败,缺损在额窦后壁,缺损面积较大及多发或严重颅底骨折,已经失嗅或合并颅内病变者,采用开颅手术修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p53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肝细胞恶变过程的影响,探讨p53功能缺失与细胞恶变的关系。方法使用p53特异性抑制剂pifithrin-α(PFT-α)和(或)人p53小RNA干扰质粒sip53抑制L02细胞p53的转录活性。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检测不同时间点、不同浓度DEN对p53功能正常和缺失的L02细胞AP-1转录激活活性的影响,检测不同DEN处理时间对p53转录激活活性的影响及PFT-α对AP-1转录激活活性的影响。转录激活活性用相对荧光强度表示。结果应用PFT-α或转染sip53质粒24h后,p53的转录活性明显下降。单纯DEN处理后AP-1的相对荧光强度轻度上调,而DEN+PFT-α和DEN+sip53处理的细胞内AP-1相对荧光强度与单纯DEN处理组比较均有上调,呈现时间和浓度双重依赖性;在作用24h时点或DEN浓度为100ng/L时作用达高峰,随后回落。DEN处理后p53相对荧光强度明显上调,且存在时间依赖性,在24h达高峰,随后回落。DEN+PFT-α处理的细胞p53相对荧光强度在各时间点的变化不明显,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以PFT-α抑制p53功能后,L02细胞内AP-1的相对荧...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并探讨螺旋CT与X线检查在髋臼骨折术后骨折复位程度及内固定位置的评价对比分析,并分析螺旋CT在髋臼骨折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自2012年1月至2016年11月的32例髋臼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后先进行X线复查,再进行螺旋CT扫描并重建复查,并将两种检查对于髋臼骨折术后复位情况及内固定位置的评价结果作对比分析,从而探讨螺旋CT重建检查在髋臼骨折术后复位情况及内固定位置的应用价值。结果结果提示X线检查法与螺旋CT影像学检查法的结果及螺钉位置评价不完全相同,结合实际情况,螺旋CT影像学检查对于手术后复位情况的评价与螺钉位置的判断,敏感性及准确性明显好于X线检查。结论相较于X线,CT影像对于髋臼骨折术后复位情况的评价,具有明显优势:可精准评价关节面轮廓的整体性及复位质量;可全程跟踪螺钉与骨通道的位置关系,精确判断螺钉位置,对手术质量评价及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5.
脊柱化脓性骨髓炎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脊柱化脓性骨髓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1999年7月~2003年8月,收治以腰痛伴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13~61岁,平均36.6岁.患者先有胸、腰背部疼痛,11例出现剧烈疼痛,伴有体温升高(超过39℃),局部无红肿,有深压痛及叩击痛,脊柱活动受限,但无脊髓及马尾神经压迫症状,二便正常.对患者行白细胞计数、血沉和MR等检查.12例患者中,10例血沉超过60 mm/1 h,1例血沉为28mm/1 h,1例血沉为50mm/1 h.2例患者白细胞计数超过1.0×109/L.4例患者经椎弓根穿刺活检,阳性率为75%.入院后即给予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至少6周,继而口服抗生素治疗6周,11例患者血沉于治疗后1个月下降50%以上,约91.7%的患者保守治疗有效.结果12例患者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平均2年2个月.获得随访的9例患者中,7例无临床症状,1例有轻微背痛,1例有慢性严重背痛的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7例行MR检查,2例显示局部椎体及椎间盘仍有破坏,T1加权像示低信号范围缩小,T2加权像示仍为高信号,但无腰背痛等临床症状.结论脊柱化脓性骨髓炎患者血沉较白细胞计数敏感;MR及病理检查对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采用静脉滴注抗生素及口服抗生素序贯疗法治疗1个月后血沉下降是保守治疗成功的标志,保守治疗无效者可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6.
成骨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联合培养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成骨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联合培养的生物学特性. 方法取2周龄乳兔颅盖骨及肾脏皮质传代培养制备成骨细胞(A组)、血管内皮细胞(B组)及成骨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联合培养(C组),用Ⅰ型胶原和血管Ⅷ因子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成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和组织学染色观察细胞的生长特性和细胞相容性,检测碱性磷酸酶 (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观察血管内皮细胞对成骨细胞产生的ALP活性有无影响,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分析细胞生长和增殖情况. 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证实,培养的细胞为成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HE和Masson染色均显示两种细胞混合生长良好.ALP检测结果:C组ALP活性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1),A组高于B组(P<0.05).MTT检测结果表明:C组细胞早期增殖较慢,而后期增殖较快. 结论成骨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血管内皮细胞能够增强成骨细胞的ALP活性,提高成骨细胞的增殖能力.联合培养细胞具有很强的增殖潜能. 相似文献
27.
肿瘤坏死因子及中性粒细胞在脊髓继发性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炎性反应对脊髓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与对照组。采用Allen法挫伤大鼠T10节段脊髓,于术后1、8h和1、2、3、7d取材。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与髓过氧化物酶水平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肿瘤坏死因子与髓过氧化物酶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 中性粒细胞及TNF-α参与了脊髓继发性损伤,并可能是触发迟发性神经元凋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诱导的大鼠成肌细胞应用于组织工程化人工骨修复大鼠胫骨缺损的效果。[方法]32只体重在200~250 g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A组:聚乙烯管内植入诱导2周的成肌细胞复合透明质酸钠。B组:聚乙烯管内植入成肌细胞复合透明质酸钠。C组:聚乙烯管内植入透明质酸钠。D组:聚乙烯管内注入生理盐水。术后12周,进行X线观察、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HE染色)以及四环素和钙黄绿素标记。[结果]术后12周时大体观察发现,A、B组骨缺损处可见大量类骨样组织填充,未触及反常活动,C、D组可见少量胶冻样组织及类骨样组织填充,无反常活动。X线观察可见A和B组骨痂吸收,髓腔再通,C、D组有少量新骨痂,髓腔未通。组织学观察可见A和B组有大量新生骨小梁,四环素和钙黄绿素染色可见黄绿色荧光。[结论]初步结果显示经诱导的大鼠成肌细胞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用于修复骨缺损。 相似文献
29.
BM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VEGF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细胞(BM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机制.[方法]取大鼠股骨和胫骨骨髓培养BM-SCs并传代.参照Taoka's方法制作大鼠脊髓压迫损伤模型.脊髓损伤后30 min,进行BMSCs或DMEM培养液损伤周围注射.术后3、7和14 d,应用Westem Blot法检测损伤脊髓组织内VEGF蛋白的表达,应用TUNEL方法检测脊髓损伤周围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移植术后3、7、14 d,BMSCs组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呈时间依赖性增加,与DMEM组相比,术后3 d两组VEGF蛋白表达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7和14 d,BMSCs组VEG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DMEM组(P<0.01).此外,与DMEM组大鼠相比,移植术后3、7和14 d,BMSCs移植显著减少脊髓损伤周围区凋亡的神经细胞数目(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BMSCs移植能够增加VEGF蛋白的表达并且抑制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诊疗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1例胃肠道间质肿瘤的临床资料。
结果:13例(61.9%)患者首发症状为消化道出血,5例(23.8%)为腹部胀痛不适;12例(57.1%)胃肠道间质瘤发生在胃。瘤细胞为梭形或上皮样,或两者混合存在。21例中20例CD117(+),9例CD34(+)。全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围手术期无患者死亡。术后1年存活率为90.1%,3年存活率为76.2%,5年存活率为61.9%。
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无特异的临床表现,术前明确诊断较困难。因瘤细胞有较独特的免疫组化表型,确诊依靠病理学及免疫组化,其中CD117阳性率大于95%。治疗主要依靠手术联合分子靶向药物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