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86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44篇
预防医学   50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变化.方法:采用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末端缺口标记法(TdT 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TUNEL)检测15例正常宫颈上皮,2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Ⅱ,16例CIN Ⅲ及52例浸润性宫颈鳞癌(ISCC)组织中的细胞凋亡标记指数(A-LI),并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这些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在正常宫颈上皮,CIN Ⅰ/Ⅱ,CIN Ⅲ及 ISCC中 A-LI分别为0.00±0.00,0.33±0.09,0.69±0.14和0.07±0.01;PCNA标记指数(P-LI)分别为:9.87±1.32,22.57±2.05,31.01±2.04和65.92±3.01.结论:细胞凋亡在宫颈癌恶变前的发生发展中以抑制细胞过度增殖而发挥负调控作用,在ISCC阶段其调控作用可能已经紊乱.  相似文献   
82.
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EphA2和E-钙黏素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EphA2和E-钙黏素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性、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36例,黏液性乳头状囊腺癌15例,子宫内膜样癌6例,透明细胞癌3例;FIGO分期Ⅰ期4例,Ⅱ期5例,Ⅲ期23例,Ⅳ28例;组织学分级G1 15例,G27例,G3 38例)、14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25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及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EphA2及E-钙黏素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卵巢、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和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EphA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1/10)、20.0%(5/25)、57.1%(8/14)、85.0%(5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钙黏素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2/10)、88.0%(22/25)、71.4%(10/14)、36.7%(2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卵巢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EphA2的阳性表达率呈递增趋势,E-钙黏素的阳性表达率呈递减趋势,2者呈负相关(r=-0.396).EphA2和E-钙黏素的蛋白过表达均与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有无腹膜转移密切相关.结论:在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EphA2起一定的作用,其过表达可导致细胞的恶性转化.E-钙黏素与EphA2的联合检测可作为评价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患者生存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83.
妇女在围绝经期或其后,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或丧失,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一系列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代谢障碍为主的症候群。临床观察发现,绝经后妇女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上升,应用激素治疗(HT)可不同程度改善女性围绝经期症状,从而改善绝经后妇女的生存质量,但目前临床上关于HT对绝经后妇女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尚有争议。  相似文献   
84.
Rh新生儿溶血病21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Rh母儿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新方法.方法对21例Rh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采用中西药物、光疗及换血综合治疗.对14例重症儿进行了换血,其中10例采取了传统的换血途径,4例采用了同步换血新技术,并时6例重度贫血儿采用血源改良方法,即采用输注患儿母亲红细胞(Rh阴性)及患儿ABO同型血浆(Rh阳性)替代Rh阴性血源.结果21例患儿中,2例因病情过重抢救无效死亡,19例经光疗、药物及换血治疗均存活,无一例发生核黄疸及其他并发症,治愈率达86.36%.结论新生儿换血时采取同步换血技术,可大大缩短换血时间,减少并发症.在Rh阴性血源缺乏的情况下,为挽救患儿生命,采用血源改良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是VEGF家族的新成员,通过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和抑制凋亡,介导淋巴血管形成促进肿瘤转移,在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起重要作用.VEGF-C成为控制肿瘤生长转移以及治疗肿瘤新的理想靶点,阻断VEGFR-3信号通路可为阻止肿瘤淋巴结转移提供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S100A4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5例宫颈鳞癌组织和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S100A4蛋白.结果在正常宫颈组织中S100A4蛋白不表达;在宫颈鳞癌组织中S100A4蛋白的表达率为35.4%(23/65);与正常宫颈组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S100A4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与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阳性细胞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以及淋巴细胞中亦有表达.结论S100A4蛋白和宫颈鳞癌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S100A4蛋白可作为判定宫颈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人组织激肽释放酶14(kallikrein14)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不同卵巢组织中klk14蛋白的表达。结果在不同卵巢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中klk14阳性率表达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lk14蛋白表达与卵巢癌患者的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以及是否有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有关,P〈O.05。结论klk14过表达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及其恶性行为有关,可能为卵巢癌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经阴道手术治疗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手术治疗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所行手术方式不同分组,其中经阴道手术者58例为阴道手术组,经宫腔镜下瘢痕憩室电切修补术者50例为宫腔镜手术组,分析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手术,阴道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大于宫腔镜手术组(P<0.05),术中住院时间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随访时间(4.52±1.06)个月,术后3个月、6个月失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时阴道手术组治愈率87.76%、好转率为12.34%、无效率0.00%,宫腔镜手术组治愈率81.40%、好转率13.95%、无效率4.65%,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宫腔镜手术组复发率高于阴道手术组(P<0.05)。结论经阴道手术及宫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均能取得较满意疗效,但经阴道手术术后6个月时患者病情复发率低于宫腔镜手术,因而在治疗剖宫产瘢痕憩室术式上建议选择阴道手术。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DK1和CDC25B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卵巢良性和76例恶性肿瘤组织中CDK1和CDC25B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①CDK1和CDC25B在卵巢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8%和57.9%,高于正常卵巢和良性肿瘤组织(P<0.05).②CDK1的表达与卵巢癌的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患病年龄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CDC25B的表达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卵巢癌的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和患病年龄无关(P>0.05).③CDK1和CDC25B在卵巢癌中的联合表达阳性率为56.6%,2者成正相关(r=0.378,P<0.05).结论:CDK1和CDC25B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及其浸润、转移有关;CDK1和CDC25B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某种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 观察补佳乐在产后及中晚期妊娠引产后回奶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因某些原因需要产后回奶或中晚期妊娠引产后的妇女共140例,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给予己烯雌酚,每次5 mg,每日3次,连服5 d;三组研究组分别给予补佳乐3、5、7 mg,每日3次,连服5 d.结果 己烯雌酚组总有效率为71.4%,补佳乐3种不同剂量总有效率均高于己烯雌酚组(P<0.05).己烯雌酚组与补佳乐Ⅰ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佳乐Ⅱ组及补佳乐Ⅲ组回奶效果显著高于补佳乐Ⅰ组(P<0.05).与己烯雌酚组比较,补佳乐各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补佳乐Ⅲ组显著高于另两组服用中低剂量补佳乐者(P<0.05).结论 补佳乐是活性最高的天然雌激素,回奶效果满意,且口服不良反应少,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在临床上应用时建议使用中剂量,以在提高疗效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