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孤立性肺结节的发现逐渐增多,因其早期难以确定良恶性,而其又有成为早期肺癌病灶的可能,因此早期对孤立性肺结节行恰当的评估,对于患者的后续治疗及预后显得异常重要。本文就患者的年龄、结节大小、倍增时间、结节位置、细支气管充气征、磨玻璃影、空泡征、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结节钙化、既往疾病史、吸烟史、结节边缘、既往症状和结节密度等相关因素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评估中的价值作一综述,并展望未来孤立性肺结节可能的诊断策略。  相似文献   
12.
13.
食管、贲门癌围手术期细胞免疫功能动态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全身、局部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及生物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观察分析50例食管、贲门癌局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肿瘤相关性巨噬细胞(TAM)的分布特征,采用ELISA法和硝酸还原酶法分别地体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表达和一氧化氮(NO)生成水平进行动态检测。结果:1)癌周物浸润密度大于癌果间质;2)2术前血清sIL-2R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根治术后s  相似文献   
14.
组织工程构建人工食管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初步探讨组织工程制备可降解人工食管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扩增新生牛食管上皮细胞,接种于海绵状胶原蛋白-壳聚糖膜上,然后移植入裸鼠背阔肌表面,通过组织学及扫描、透射电镜观察食管上皮细胞在体内外的增殖与分化情况。结果:培养的新生牛食管上皮细胞在胶原蛋白-壳聚糖膜表面生长良好,食管上皮细胞-胶原蛋白-壳聚糖膜复合物植入裸鼠背阔肌表面2周,食管上皮细胞可进一步分化至10层,术后4周胶原蛋白-壳聚糖膜已被降解吸收。结论:海绵状胶原蛋白-壳聚糖膜是组织工程构建可降解人工食管的优良基质材料。  相似文献   
15.
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155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对切除肿瘤的彻底性和防治主要并发症吻合口瘘的有利性。方法采用颈、胸、腹“三切口”行食管癌切除,全胃代食管术共1559例,介绍手术方法的改进,并发症的防治。结果手术切除率97%,手术死亡率为“0”。发生吻合口瘘155例,发生率为9.9%,无手术死亡。结论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比其它术式对肿瘤的切除更彻底,对“三野”淋巴结的清除更容易,对腹腔粘连的处理更方便,减少了术后脓胸、胸胃综合征、乳糜胸、幽门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发生,大大降低了食管癌手术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各种细胞内,是一种新型的生物信息传递体,它的生物学意义成为近年来医学研究的热点。1987年Pain。erL‘]等揭示由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NO与内皮源性舒张因子(endotl。ellum-derivedrelaxingfactor,EDRF)同质,1988年Hibl)s-‘」等首先证明哺乳类动物的巨噬细胞(Mrp)能产生NO。随后的研究表明,NO作为介质、1’fr使或细胞功能调节因子,广泛参与神经传导、免疫反应、细胞保护、细胞毒和基因调节等生理或病理过程,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1992年(Science)曾…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57岁。因"咯血6天"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锁骨上淋巴结不肿大。右上肺呼吸音减弱,无罗音。胸片、CT示有肺门上方有一结节状影,肺门淋巴结不肿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右肺上叶尖后段支气管开口处见菜花样新生物,管胜不完全性阻塞,刷片未见癌细胞。临床诊断:右肺上叶癌。在全麻下行有肺上叶切除术。"术中见肺上中叶与胸壁广泛粘连,胸腔无积液,上叶肺不张,散在纤维硬化灶。胸壁粘连处至上叶支气管之间触及条索状物,质硬。常规切除上叶,送病检。右肺上叶12cmXIocmXscm,肺实质内见1枚竹蔑scmX0.scmX0.3cm,周围肺组…  相似文献   
18.
我科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经“颈、胸、腹”三切口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共850例。其中行管状胃代食管手术453例,吻合口瘘、反流性食管炎、胸胃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397例行全胃代食管手术者(P〈0.05);两者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管状胃更符合生理解剖要求,可减少吻合口瘘、胸胃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随着外科相关技术的日渐成熟和发展,移植和替代已经成为修复和重建外科手术中越来越受重视的技术.良好的生物材料可以替代人体自身相关组织或者器官,支持相应的机体功能,同时可以加速机体的自我修复和自愈过程.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生物材料在外科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制作人工气管的相关组分材料进行生物相容性评价.方法 皮肤致敏实验:雄性豚鼠分5组(n=8),纳米碳纤维组、胶原蛋白-羟基磷灰石组、混合材料组、阳性对照组(甲醛)和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观察各组的材料浸渍液是否引起豚鼠皮肤过敏反应.热原实验:新西兰兔分4组(n=3),纳米碳纤维组、胶原蛋白-羟基磷灰石组、混合材料组和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观察各组的材料浸渍液是否含有热原物质.以及通过溶血实验观察各组的材料浸渍液对兔血细胞溶血率的影响.结果 本实验涉及的生物材料致敏率均为0,与阴性对照组的皮肤致敏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材料组动物注射材料浸渍液后体温升高分别为(0.3±0.2)、(0.2±0.1)、(0.3±0.2)℃,均在0.6℃以下,且升高总数均在1.4℃以下.各组浸渍液溶血率分别为(0.130 1±0.000 4)%、(0.200 4±0.000 4)%、(0.150 2±0.000 4)%,均<5%.结论 人工气管的组分材料均符合生物相容性评价实验的安全标准,可为建立进一步动物实验模型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