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TO)对T315I突变的伊马替尼(IM)耐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细胞株KBM5R细胞周期的影响,为对抗CML患者的IM耐药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野生型KBM5细胞作为T315I点突变KBM5R细胞的阴性对照组,根据是否经过ATO处理将实验分为KBM5R细胞空白对照组、KBM5R细胞ATO处理组、KBM5细胞空白对照组和KBM5细胞ATO处理组。应用MTT法检测IM和ATO作用后KBM5和KBM5R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ATO作用后KBM5和KBM5R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TO作用后KBM5和KBM5R细胞周期调节相关蛋白P21和P27表达的变化。结果:IM作用后耐药组KBM5R细胞IC50与野生型KBM5细胞比较明显增高(P<0.01);不同浓度(0.5、1.0、2.0、4.0和8.0 μmol·L-1)ATO于不同时间点(24、48、72和96 h)作用于KBM5和KBM5R细胞,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TO处理组细胞均表现为显著的增殖抑制,且随药物浓度增加或作用时间延长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显著增加(P<0.05);在相同的药物浓度和时间点,ATO对KBM5R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强于野生型KBM5细胞(P<0.05);2.0、4.0和8.0 μmol· L-1 ATO作用细胞48 h后,KBM5和KBM5R细胞周期中G2/M期细胞所占比例均随药物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且相同药物浓度时KBM5R细胞周期中G2/M期细胞所占比例与KBM5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TO作用KBM5和KBM5R细胞48 h后,2.0、4.0和8.0 μmol·L-1 ATO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细胞内P21和P27蛋白表达均增加,且随药物剂量增加而增加。结论:ATO通过上调P21和P27蛋白水平使KBM5R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细胞周期阻滞是ATO抑制T315I点突变细胞株KBM5R增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患者 ,女 ,16岁 ,未婚 ,吉林省梨树县。因高热、皮疹、乏力 2周入院。于 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 ,体温高达 39.5℃ ,伴寒战 ,咽痛、轻咳、无痰 ,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用青霉素、板蓝根等药物治疗 ,症状无好转 ,用扑热息痛片剂或栓剂可将体温降至 38℃左右 ,药效过后仍持续高热。 3天前开始四肢及躯干部出现丘疹样皮疹 ,暗红色 ,轻微瘙痒 ,挠抓后有出血点 ,并出现面色苍白 ,厌食 ,腹胀 ,乏力 ,稍活动即感心悸、气短 ,四肢关节酸痛 ,体重减轻 ,为进一步诊治 1979年 7月 13日收入院。既往 :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及家族遗传病… 相似文献
13.
贫血是指各种不同原因或疾病引起的共同症状 ,而不是一个疾病的名称。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浓度 (Hb)、红细胞计数 (RBC)和 (或 )血细胞比容 (HCT)都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的正常标准 ,即为贫血。一般认为 ,在平原地区成年男性Hb <12 0 g/L ,RBC <4 .0× 10 12 /L ,HCT <0 .4 0 ,女性Hb <110 g/L ,RBC <3.5× 10 12 /L ,HCT <0 .35 ,就可诊断为贫血。贫血可以发生于多种疾病 ,如恶性肿瘤可引起贫血 ;心脏手术置换瓣膜可引起溶血性贫血 ;肝、肾的慢性疾病可引起肝性或肾性贫血 ;消化道溃疡慢性失血或… 相似文献
14.
缺铁性贫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缺铁性贫血 (IDA)是由于体内贮存铁消耗殆尽 ,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IDA是最常见的一种贫血 ,在育龄期妇女和婴幼儿中发病率很高。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 :世界人口的 10 %~ 2 0 %存在缺铁现象 (在出现贫血之前的阶段称为缺铁 ) ,全球约有 6~ 7亿人患缺铁性贫血。1 铁的代谢铁的分布 :体内的铁分为二部分 :①功能性铁 ,包括存在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各种细胞内的酶和辅酶 ,在血浆中运输的铁 ;②贮存铁 ,主要是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 ,贮存于单核 -巨噬细胞系统 ,机体一旦需要 ,这部分的…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气胸的急诊处理对策、相关感染的预防以及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45例气胸急诊患者,通过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患者急诊处理及护理资料进行研究。结果经过医护人员紧急的救治及护理干预,45例患者中只有3例发生院内感染,其他患者均在治疗后康复出院,预后较好。结论突发气胸患者进行早期闭式引流及开胸手术治疗、积极的抗感染治疗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大大提高气胸的治愈率,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清热宣肺汤直肠滴注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8例诊断为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降低颅压、利尿、抗感染、神经营养治疗,联合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辅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清热宣肺汤加减直肠滴注,疗程均10天。对2组治疗前后感染参数、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指标进行观察,对临床预后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2组各感染参数指标均降低(P0.05);实验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实验组CPI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5.925,P0.05);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3.843,P0.05;t=2.981,P0.05;t=2.058,P0.05)。实验组预后良好34例,占87.18%,对照组预后良好24例,占61.54%,实验组预后显著优于对照组(χ2=2.058,P0.05)。结论:清热宣肺汤直肠滴注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可以明显改善肺炎感染症状,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化瘀清热固肾汤合西药治疗瘀热型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西药组36例予化瘀清热固肾汤合潘生丁片治疗,西药组33例予潘生丁片治疗.两组治疗2周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畸形尿红细胞计数、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中西药组总有效率为88.89%,西药组为61.64%,中西药组优于西药组(P<0.05);两组畸形尿红细胞计数、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及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中西药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瘀热型慢性肾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26例确诊为尿毒症患者的心肌酶学进行检测,并与其临床表现、心功能检查指标进行比较。发现尿毒症病人大多数存在酶学改变,并且这种酶学改变出现在临床上伴有心功能受损之前,这为早期诊断尿毒症性心肌病提供了可靠的根据。 相似文献
2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主要累及髓系细胞,使骨髓粒、红系及巨核系细胞出现病态造血,其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部分可演变为急性白血病,目前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我们用升白养血汤配合HAG(HHT、LD—Ara—C联合G-CSF)的预激方案治疗我院2004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12例MDS(RAEB型)患者,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总有效率达75.0%,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