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54篇 |
免费 | 61篇 |
国内免费 | 5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儿科学 | 28篇 |
妇产科学 | 12篇 |
基础医学 | 103篇 |
口腔科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277篇 |
内科学 | 149篇 |
皮肤病学 | 7篇 |
神经病学 | 11篇 |
特种医学 | 7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310篇 |
综合类 | 502篇 |
预防医学 | 183篇 |
眼科学 | 23篇 |
药学 | 155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167篇 |
肿瘤学 | 5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76篇 |
2022年 | 73篇 |
2021年 | 102篇 |
2020年 | 54篇 |
2019年 | 59篇 |
2018年 | 52篇 |
2017年 | 27篇 |
2016年 | 43篇 |
2015年 | 39篇 |
2014年 | 102篇 |
2013年 | 84篇 |
2012年 | 102篇 |
2011年 | 112篇 |
2010年 | 121篇 |
2009年 | 110篇 |
2008年 | 94篇 |
2007年 | 93篇 |
2006年 | 87篇 |
2005年 | 70篇 |
2004年 | 65篇 |
2003年 | 77篇 |
2002年 | 46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31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45篇 |
1996年 | 35篇 |
1995年 | 38篇 |
1994年 | 26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部创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入住足踝外科病区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按照综合性早期护理干预模式即术前心理疏导、术前功能训练指导及术前监测、术后的体位护理、麻醉后按摩、早期功能训练、疼痛护理等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同时结合物理及药物治疗。对照组50例按照传统常规护理模式即术前饮食及术后注意事项宣教,术后麻醉期护理、指导并协助患者肢体活动、饮食药物宣教等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辅以物理及药物治疗。比较两组间干预前后股静脉血流速度及DVT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经过早期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及对照组在血流平均速度及血流峰值速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DVT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早期护理干预,提高了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部创面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流速度,能较好地预防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部创面术后DVT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3.
游离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指腹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报告应用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指腹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6例6指指腹缺损的患者,采用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皮瓣切取面积为1.0cm×1.0cm~2.0 6m×2.5 cm,供区为患指或邻指的近节桡背或尺背侧,供区全部采用全厚皮片植皮.结果 术后6例皮瓣全部存活,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皮瓣质地、外形满意,手指功能恢复优良,远指间关节活动度为0°~60°,皮瓣两点分辨觉为6~11mm.皮瓣供区创面Ⅰ期愈合,远期随访植皮区耐磨,无破溃发生,供区指体活动未受影响.结论 应用游离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指腹缺损,手术操作相对简单,修复后指腹饱满、外形逼真并具有感觉,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4.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例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患者,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皮瓣切取面积14cm×6cm~23cm×12cm,供区直接缝合或以全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术后14例皮瓣全部存活,创面一期愈合,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质地优良,无溃疡发生,8例获保护性感觉,骨折愈合后下肢可负重行走。结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是修复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联合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部桡侧半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VSD技术联合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部桡侧半缺损6例。急诊清创后,创面用VSD材料覆盖,二期行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切取皮瓣面积最大为12cm×10cm.最小为10cm×8cm。结果6例6块皮瓣全部成活,无截肢病例,随访3个月~2年,平均12个月,皮瓣外形及感觉恢复良好,供区愈合良好。结论应用VSD技术联合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部桡侧半缺损.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改善及血脑钠肽( BNP )水平和血常规指标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DW)、红细胞压积( HCT)、血小板压积( PCT)的影响。方法: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参附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参附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变及血BNP 水平和血常规指标RDW、HCT、PCT的变化。结果:参附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0%),且治疗后血 BNP、RDW、HCT、PC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后血BNP 及RDW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T、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有一定作用,降低血BNP、RDW、HCT、PCT水平,可作为临床治疗心力衰竭的一项选择。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究基于期望理论的赋能教育对早产儿出院后父母应对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唐都医院96例早产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早产儿照顾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早产儿照顾者给予基于期望理论的赋能教育干预。两组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早产儿照顾者干预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疾病不确定父母量表(PPUS-FM)、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育儿胜任感量表(PSOC)的评分,并于出生后3个月时统计两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状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早产儿照顾者的SDS、SAS及PPUS-FM评分分别为(43.76±4.39)分、(45.15±4.24)分、(62.33±5.0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早产儿照顾者的(46.05±4.13)分、(48.02±4.16)分、(70.39±5.2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早产儿照顾者的SCSQ中积极应对评分为(23.69±3.1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早产儿照顾者的(20.02±3.2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8.
目的 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 MS)法对BACTECTMMGIT960(简称“MGIT960”)仪器报告阳性的培养管中的微生物进行菌种鉴定,并分析不同菌株的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2021—2022年天津市结核病控制中心参比实验室MGIT960仪器报告的阳性管2 662管,将液体培养物分别转种至血平板和中性罗氏培养基,对获得的分离株应用MALDI-TOF MS法进行鉴定,根据质谱结果将同一患者在同一种培养基上不重复的结果全部纳入菌种分布情况的构成比分析。对于质谱未检出的菌株,选取38株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 血平板共获得分离株605株,将501株纳入分析,其中分枝杆菌属占17.76%(89/501),以脓肿拟分枝杆菌10.18%(51/501)和偶发分枝菌酸杆形菌3.19%(16/501)为主,分枝杆菌以外的细菌占68.06%(341/501),以皮疽诺卡菌15.57%(78/501)、痰液... 相似文献
49.
口罩作为重要的防护品,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消耗极大。为了避免口罩的不合理使用,减少疾病传播,本文介绍了口罩的分类及评价其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技术指标,包括过滤效率与通气阻力、佩戴的密合度和舒适度、气流阻力、合成血液穿透性、微生物指标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