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36篇 |
免费 | 402篇 |
国内免费 | 24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3篇 |
儿科学 | 32篇 |
妇产科学 | 12篇 |
基础医学 | 286篇 |
口腔科学 | 51篇 |
临床医学 | 724篇 |
内科学 | 350篇 |
皮肤病学 | 49篇 |
神经病学 | 164篇 |
特种医学 | 19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4篇 |
外科学 | 480篇 |
综合类 | 1549篇 |
预防医学 | 702篇 |
眼科学 | 56篇 |
药学 | 529篇 |
16篇 | |
中国医学 | 611篇 |
肿瘤学 | 2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8篇 |
2023年 | 170篇 |
2022年 | 193篇 |
2021年 | 256篇 |
2020年 | 179篇 |
2019年 | 165篇 |
2018年 | 192篇 |
2017年 | 117篇 |
2016年 | 134篇 |
2015年 | 128篇 |
2014年 | 305篇 |
2013年 | 236篇 |
2012年 | 251篇 |
2011年 | 298篇 |
2010年 | 287篇 |
2009年 | 220篇 |
2008年 | 175篇 |
2007年 | 230篇 |
2006年 | 212篇 |
2005年 | 214篇 |
2004年 | 199篇 |
2003年 | 190篇 |
2002年 | 115篇 |
2001年 | 119篇 |
2000年 | 156篇 |
1999年 | 131篇 |
1998年 | 104篇 |
1997年 | 92篇 |
1996年 | 82篇 |
1995年 | 88篇 |
1994年 | 78篇 |
1993年 | 57篇 |
1992年 | 66篇 |
1991年 | 56篇 |
1990年 | 53篇 |
1989年 | 67篇 |
1988年 | 57篇 |
1987年 | 68篇 |
1986年 | 45篇 |
1985年 | 39篇 |
1984年 | 42篇 |
1983年 | 28篇 |
1982年 | 24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13篇 |
1978年 | 7篇 |
1963年 | 8篇 |
1960年 | 13篇 |
1959年 | 8篇 |
1957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目的探索2007年1月~2011年12月5家北京军队干休所16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一般情况及药物使用情况。方法收集5家北京军队干休所诊断为COPD的患者,根据2011年COPD全球倡议修订版规定的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设计的调查表及自制调查表进行统计。结果患者高龄,合并疾病多,发病平均年龄(69.4±6.5)岁,平均COPD病程(10.1±8.3)年,该组COPD患者综合评估:A低风险24例(15.0%),B低风险64例(40.0%),C高风险50例(31.2%),D高风险22例(13.8%)。占比例较高的是联合用药,单药治疗最常见的是吸入糖皮质激素/长效β2激动剂(ICS/LABA),占29例(18.1%)。在联合用药当中,是以ICS/LABA为基础的联合用药,包括联用茶碱,长效抗胆碱能药物(LAMA),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药。结论患者对COPD的认知程度有限,治疗比较规范,高风险人群比例较高,以ICS/LABA为主的联合治疗是该组COPD稳定期患者的主要用药。 相似文献
23.
关于Alzheimer病(AD)的发病,“淀粉样蛋白假说”得到广泛支持。该假说认为AD的主要原因是脑内产生的淀粉样蛋白β多肽(Aβ)的不溶化和沉积。现在Aβ免疫疗法被认为是AD根本性的治疗,疫苗疗法、抗Aβ抗体被动免疫疗法等相关研究和临床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以人AD患者为对象的Aβ疫苗二期临床试验,虽然由于部分患者出现重症脑膜脑炎副作用而被中止,但出现抗体效价上升的患者还是表现出受损部分认知功能的明显改善,依然支持免疫疗法的概念。目前焦点是开发不诱发脑炎等副作用的主动、被动免疫疗法.并阐明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 分析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阴性乙肝病毒DNA(HBV DNA)阳性标本的补充试验结果。方法 选择2013年至2021年间的献血者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筛查,无反应性标本用核酸检测技术(NAT)方法检测,对HBV DNA检测呈反应性的部分样本再进行乙肝五项进行补充试验。结果 对498 279份ELISA阴性的样本进行NAT检测,共检出HBV DNA阳性886例,隐匿性乙肝(OBI)检出率为1.78‰,对其中300份样本进行乙肝五项补充试验,发现抗-HBc阳性27例,抗-HBe、抗-HBc两项阳性62例,HBsAg、抗-HBe、抗-HBc阳性11例,抗-HBs、抗-HBc阳性163例,抗-HBs阳性10例,五项全阴共有27例。结论 献血者中存在血清学阳性OBI和血清学阴性OBI,补充试验对指导献血者就医,提升血站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
27.
李明鉴 Gusti Surya Chandra Trapika 刘博文 李蓉 杨萍 裴文亮 谢德珊 陈绍超 Suet Yee Sara Tang Jun-Lae Cho 李敏 杨岚 黄永 李钳 《中药与临床》2022,(4):105-112
目的:石斛以其抗肿瘤活性得到的了许多关注,但其活性化合物和靶点仍不清楚。本综述将梳理药用石斛的多种活性化合物,并明确其多靶点抗肿瘤作用。方法:利用PubMed、Embase和SciFinder进行系统性研究,寻找石斛中抗肿瘤作用的活性化学成分。结果:药用石斛包括石斛属的10多个品种,其茎中分离出的活性化合物包括多糖类、联苯类、菲类和生物碱,均表现出多种生物活性。联苯类表现出了明确抗肿瘤活性,其中鼓槌石斛中分离得到的毛兰素效应最强。结论:石斛活性成分复杂的含量与分布造就了其多靶点药物效应,也使得单一成分无法反映其质量、解释其效果。石斛产品质量的标准化控制必须将这些复杂活性物质的关系及效应纳入考量。 相似文献
28.
中医外治法是中医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之一,是指将中药制剂用于患处表面,是一种通过皮肤渗透的中药疗法,相比中药内治法在局部疗效上优势显著。不同的中药制剂发挥不同的疗效,传统的中药制剂主要包括散剂、膏剂、洗剂、町剂、丸剂等。膏剂是中药传统剂型之一,在我国中药历史中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中药膏剂适应证广泛,药力直达病所,具有舒畅经络、消痈散结,行气和血、消肿止痛,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提脓去腐、止血生肌等功效,其因操作简便、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等特点,易为患者及家属所接受,目前广泛应用于开放性骨折术后伤口愈合、痛风、癌性疼痛、肛肠疾病、压疮、糖尿病足等方面。但是对膏剂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还需广泛地开展和跟进。此外,对剂型的命名、功效、制作、使用也需进一步统一化与规范化,以利于更大程度地挖掘和发挥中药的优势。文章将从中药膏剂的起源、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对中药膏剂在我国临床医学领域的发展动态和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为今后临床研究以及中药膏剂在医学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一个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9.
目的比较门冬胰岛素30每日3次与2次注射及门冬胰岛素30+甘精胰岛素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106例,随机分为3组,门冬胰岛素30每日2次组即早晚餐前注射门冬胰岛素30,门冬胰岛素30每日3次组即三餐前注射门冬胰岛素30,门冬胰岛素30+甘精胰岛素组即三餐前门冬胰岛素30加睡前甘精胰岛素注射,比较三组治疗后的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日胰岛素用量、日血糖波动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门冬胰岛素30每日2次组的中餐后2小时血糖明显高于门冬胰岛素30每日3次组及门冬胰岛素30+甘精胰岛素组,门冬胰岛素30+甘精胰岛素组的2am血糖高于门冬胰岛素30每日2次组及门冬胰岛素30每日3次组。与门冬胰岛素30每日3次组及门冬胰岛素30+甘精胰岛素组比较,门冬胰岛素30每日2次组的血糖达标时间、日血糖波动较大,且低血糖发生率较高。结论门冬胰岛素30每日3次注射优于2次注射,与门冬胰岛素30+甘精胰岛素注射类似,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难治性眩晕的综合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及复发率。方法:72例眩晕患者经门诊常规治疗效果不理想,住院接受基础治疗+康复锻炼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并分析其治疗效果和复发率。结果:经过基础治疗,患者症状消失者42例(583.3%),一周复查总有效率为88.89%,3月复查总有效率为100.00%。随访结束后,本组患者8例患者复发眩晕症,复发率11.43%。结论:针对门诊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难治性眩晕患者,针对病因、前庭能改状态等进行基础治疗,配合必要的药物、手术等康复训练计划,总体治疗效果满意,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