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5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181篇
预防医学   75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73篇
  1篇
中国医学   102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711.
云南重楼的甾体皂苷类成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对重楼属(Paris)植物云南重楼(Pads polyphylla Smith vat. yurmanensis)的甾体皂苷类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大孔树脂,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及RP-C18等技术分离纯化单体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云南重楼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9个甾体皂苷类化合物:(23S.25s) -3β3,23,27-trihydroxyspirost-5-en-3- O-β- D-glueopyranosyl- (1→6) -β- D-glueopyranoside ( 1 )、重楼皂苷Ⅰ(2)、重楼皂苷Ⅱ ( 3 ), ( 25 R ) diosgenin-3- O-β- D-glueopyranoside ( 4 ), ( 25 R ) diosgenin-3- O-α- L-αrabinofuranosyl ( 1 → 4 )-β- D- glueopyranoside (5), ( 25 R ) diosgenin-3- O-α- L-rhamnopyranosyl ( 1 → 2) -β- D-glueopyranoside (6), ( 25 R ) diosgenin-3- O-β- D-glueopyranosyl ( 1 → 3 ) [ α- L-rhamnopyranosyl ( 1 → 2 ) ]-β- D-glueopyranoside ( 7 ), ( 25 R ) permogenin-3- O-α- L - arabinofuranosyl ( 1 → 4) [ a-L-rhamnopyranosyl ( 1 → 2)-β-D-glueopyranoside (8), ( 25R ) permogenin-3-O-α-L- rhamnopyranosyl ( 1→4)-α-L-rhamnopyranosyl ( 1→4)-[ α- L-rhamnopyranosyl(1→2) ]-β-D-glueopyranoside(9) 。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712.
两种皮瓣分离方式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伤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肾上腺盐水皮下浸润后手术刀片游离皮瓣和电刀游离皮瓣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伤口的影响。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06年9月实施Auchincloss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者130例,均采用横切口,肾上腺盐水皮下浸润后手术刀片游离皮瓣组75例(A组),电刀游离皮瓣55例(B组)。结果A组发生皮瓣坏死共6例(8.0%),均经换药治疗后痊愈;B组发生皮瓣坏死18例(32.7%),其中3例需植皮治疗,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A组发生皮下积液3例(4.0%),B组发生皮下积液8例(14.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肾上腺盐水皮下浸润后手术刀片游离皮瓣是简捷安全和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713.
目的 探讨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应用Nd:YAG激光仪,对286例(286眼)后发性白内障患者行后囊膜激光切开术,术后随访时间3月.结果 激光截囊前后视力有显著差异(P<0.01),而激光截囊后视力与后发性白内障发生前视力无显著差异(P>0.05),人工晶体损伤44例(15.4%),但对视力预后无明显影响.结论 Nd:YAG激光治疗应采用合适的激光方法和能量,能较大程度地提高视力,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14.
柱前衍生化RP-HPLC测定芜菁子中的12种游离氨基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采用柱前衍生化PR-HPLC测定芜菁子中的游离氨基酸。探讨芜菁子的药用价值,挖掘新疆的芜菁子资源。方法采用水中超声提取异硫氰酸苯酯柱前衍生化后,用HPLC法测定芜菁子中的氨基酸。结果芜菁子中含有苏氨酸、缬氨酸、脯氨酸、蛋氨酸、甘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丙氨酸、胱氨酸、色氨酸、异亮氨酸等12种游离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须氨基酸7种,约占总游离氨基酸的65.7%,12种氨基酸在45 min内可很好地分离,平均回收率为92.7%~98.2%。结论所建方法不需专门的氨基酸分析仪,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可靠。芜菁子中氨基酸的种类齐全,含量丰富,具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715.
判断放射治疗是否成功主要是看对肿瘤及周围重要器官和结构进行准确的定位和实施精确的治疗,高精度放射治疗是放射治疗的发展目标,然而放疗过程中存在很多影响准确度的因素,本文对放疗病人在放疗科的整个流程中可能出现误差的地方一一列出,分析各项误差产生的原因以求大家在具体的工作中(模拟定位,勾画靶区、制定计划、实体验证、摆位治疗)考虑到相应的问题从而作出相应的对策,以便更好的服务于病人.  相似文献   
716.
刘海  朱亮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3):666-667
目的研究叶酸偶联牛血清白蛋白的合成工艺,制备包裹砒霜的白蛋白纳米粒并检验其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叶酸在缩合剂的作用下与牛血清白蛋白偶联,通过正交设计选择最佳配方;用去溶剂法制备包裹砒霜的纳米粒,并观察其对靶细胞特异性杀伤作用。结果采用最佳条件合成的叶酸偶联牛血清白蛋白的偶联率为30.3μg/mg,纳米粒的砒霜包封率为10.3%,对靶细胞杀伤率为97%,对非靶细胞的杀伤力仅为23%。结论包裹有砒霜的叶酸偶联牛血清白蛋白纳米粒(简称F—BSANP)对靶细胞有特异性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717.
柱前衍生RP-HPLC法测定桑叶中16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莲  张煊  孟磊  勉强辉  刘海 《中国药房》2008,(36):2830-2832
目的:建立柱前衍生法测定桑叶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方法:以水超声提取桑叶中的氨基酸,以异硫氰酸苯酯柱前衍生,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基酸的含量。结果:桑叶中含有苏氨酸、缬氨酸、脯氨酸、蛋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天门冬氨酸、γ-氨基丁酸、丙氨酸、组氨酸、胱氨酸、色氨酸、异亮氨酸等16种游离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有7种,人体半必需氨基酸有1种,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20%左右。结论:本法不需要专门的氨基酸分析仪,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桑叶中氨基酸的种类齐全、含量丰富,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18.
目的:比较胸段食管癌术后预防照射三维适形放疗与常规放疗时的剂量分布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采用统一体位自身对照的方法,以三维治疗计划中体积剂量分布图(DVH)和等剂量曲线为评价标准,观察10例胸段食管癌术后预防照射患者分别在三维适形放疗和常规放疗56Gy时,靶区和正常组织的剂量分布情况。结果:靶区剂量95%PTV三维适形放疗组56Gy高于常规放疗组35.6Gy(P〈0.05)。达到56Gy的PTV体积三维适形放疗组为95%,高于常规放疗组51.5%(P〈0.05)。心脏V40、V50三维适形放疗组为26.5%、5.9%,低于常规放疗组47.7%、30.4%(P〈0.05)。双肺V20三维适形放疗组为23.8%,高于常规放疗组7.8%(P〈0.05)。脊髓最大照射剂量三维适形放疗组和常规放疗组分别为43.5Gy和44.5Gy(P〉0.05)。残胃V40、V50及最大剂量两组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在胸段食管癌术后预防照射中,三维适形放疗比常规放疗在保证靶区剂量上有明显优势,并使心脏损伤风险显著降低。在脊髓和残胃的剂量分布无明显差异。对双肺V20则提高较明显,临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719.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诊治问题。方法 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08例原发性小肠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小肠良性肿瘤25例,恶性肿瘤83例。结果 术前诊断为小肠肿瘤38例(35.0%)。诊断方法为消化道造影,纤维内镜检查加活检,选择性动脉造影,CT、B超检查,余均为手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小肠良性肿瘤24例行局部切除;十二指肠肿瘤33例行Whipple/Child术,7例行手术探查;空回肠恶性肿瘤44例中,18例行根治术,4例行姑息切除术,2例行手术探查,恶性淋巴瘤20例均行手术切除,术后行正规化疗。结论 原发性小肠肿瘤术前误诊率高;纤维内镜检查和十二指肠低张造影对十二指肠肿瘤诊出率高;小肠分段造影和选择性动脉造影是空肠、回肠肿瘤的重要诊断手段。手术为小肠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小肠恶性淋巴瘤术后加化疗。  相似文献   
720.
目的 研究河南地区汉族CSF1PO、TPOX、TH0 1、F13A0 1、FESFPS、vWA、D16S5 39、D7S82 0、D13S317等 9个短串联重复序列 (STR)基因座的基因频率分布 ,得到群体遗传学数据。方法 用Chelex10 0快速法提取抗凝血的DNA ,经PCR扩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 ,银染显带。统计各基因频率 ,计算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个人识别概率及亲权否定概率。结果 得到 9个基因座各等位基因的频率 ,分布符合遗传平衡定律 ,具有高的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个人识别概率 3组分别为 0 .9972、0 .9980和 0 .9996 ,3组累积个人识别概率为 0 .999999997。亲权否定概率 3组分别为 0 .85 6 5、0 .882 6和 0 .934 3,3组累积亲权否定概率为 0 .9989。结论  9个基因座具有较高的杂合度 ,是较理想的遗传标记 ,可用于法医学个人识别和亲权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