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p16和p15基因已被公认为肿瘤抑制基因 ,通过参与细胞周期负调控调节机体代谢 ,维持自身稳定 ,控制着肿瘤的发生 ,作用较Rb和p5 3更直接 ,特异性更强 ,在多种肿瘤的发生机制研究及利用抑癌基因的治疗中引起关注。现就其在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p16和p15基因的发现 ,定位 ,结构1993年底Serrano等在研究与CDK结合的蛋白质时 ,发现一分子量为 15 845kD的蛋白质 ,定名为p16蛋白。 1994年 ,Kamb等在对近 30 0种肿瘤细胞系进行普查时 ,在染色体 9P2 1(约 40kb)发现了两个肿瘤抑制基因 ,分别命名为多种肿瘤抑…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低气腹压联合腹壁悬吊对60~70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循环功能、眼内压及纤溶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我科接受胆囊切除术的125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62)和观察组(n=63).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气腹压干预,观察组采用低气腹压联合腹壁悬吊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循环功能、眼内压和纤溶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双侧眼内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纤溶酶原激活物(t-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气腹压联合腹壁悬吊对60~70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干预后,可以提高患者循环功能水平,降低眼内压,优化纤溶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间断埋线重睑时一种更加方便可靠的缝合方法,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上提-睫毛,于放大镜下在上睑皮内缝合3针,将上睑提肌腱膜和睑板与皮肤结扎固定。结果 2008年4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320例,随该3个月~3年,术后效果满意。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4.
多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DWI鉴别乳腺良恶病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基于多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rs-EPI)技术的DWI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20例,分别行基于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ss-EPI)技术的DWI和rs-EPI DWI,比较两种采集方法及不同病变组织间ADC值差异,绘制ROC曲线,比较两种DWI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效能。结果 ss-EPI DWI和rs-EPI DWI中正常腺体组织、良性病灶及恶性病灶ADC均值分别为(1.89±0.15)×10-3 mm2/s、(1.36±0.26)×10-3 mm2/s、(1.10±0.27)×10-3 mm2/s和(1.89±0.16)×10-3 mm2/s、(1.41±0.23)×10-3 mm2/s、(0.96±0.25)×10-3 mm2/s。相同方法不同组织间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种方法所获得各组织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s-EPI DWI中以1.25×10-3 mm2/s、rs-EPI DWI中以1.20×10-3 mm2/s为ADC诊断乳腺恶性病变阈值,敏感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0%、69%、0.775和90%、84%、0.925。结论 与ss-EPI DWI相比,rs-EPI DWI可提高鉴别乳腺良恶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45.
目的应用胸脐皮瓣及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外伤后和瘢痕切除后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方法沿胸脐支设计皮瓣,逆行切取,皮瓣转移修复外伤后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3例;解剖游离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的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前臂瘢痕切除后创面8例。结果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15个月,前臂外形满意。皮肤质地柔软。弹性良好。结论胸脐皮瓣及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前臂软组织缺损创面,方法可靠,解剖容易,是一种简单、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6.
目的实现全自动X线曝光控制,简化人工操作手续,进一步提高影像质量。方法设计5个或7个硅光电池式X线探测器并改制X线主机的夹片盘,通过机械传动装置组合为一体,形成多测量野自动变形式X线探测架。结果根据摄片部位选用片盒时,使探测器自动变形出与部位感兴趣区最吻合的测量野。测量9张照片.光密度值均在电压1V附近,临床使用拍摄照片10000张,优质率达98%。结论X线自动曝光控制技术的关键是X线探测技术,通过它可充分提高影像质量。  相似文献   
47.
色素痣激光治疗后2例基底细胞癌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皮肤色素痣是最常见的色素性疾病,患者和医生关注的问题集中在三个方面,即致恶变,致瘢痕及复发,其中色素痣经激光治疗后可能发生恶变也曾有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激光器的广泛应用,我们在门诊中也发现了色素痣经激光治疗后出现恶变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8.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手部组织缺损的部位及损伤情况,应用双侧神经血管蒂推进瓣,指固有动脉蒂岛状瓣,掌背动脉蒂岛状瓣等手部带感觉的岛状皮瓣修复手部创面118例。结果除3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外,其余皮瓣成活良好。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皮瓣外形满意,质地柔软耐磨,两点辨别觉3~10mm。结论根据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皮瓣修复,着重再建手的感觉和外形。  相似文献   
49.
目的 精确测定肝内扩张胆管位置.设计穿刺途径,提高经皮肝穿胆道造影术(PTC)成功率.方法 对73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进行PTC,其中30例采用经皮肝穿靶胆管定位方法穿刺为实验组,43例采用传统法为对照组.实验组:在CT或MRI片上,取肝内胆管扩张最明显的层面,选择外周直径合适,与预计针道走行方向呈锐角的肝内胆管分支为靶胆管,靶胆管中点作为穿刺进入点,测量穿刺进入点至背部体表的距离为h值,h值为确定穿刺层面的参考值;分别测量靶胆管两端至腹部(矢状面)正中线距离为a值和b值,(a-b)值为靶胆管体表投影区的参考值;穿刺点定在h值层面与右侧肋膈角下2个肋间隙肋骨上缘相交点,针尖对准靶胆管体表投影区进行水平穿刺.对照组:取右侧腋中线肋膈角下2个肋间隙(常为第8~10肋间隙肝脏中部)肋骨上缘为穿刺点,针尖指向胸10~胸12椎体之间进行水平穿刺,至接近椎体右缘2~6 cm处.结果 实验组穿刺次数为1~4次,共62次,每例平均2.07次,成功率为48.4%;对照组穿刺次数为1~9次,共186次,每例平均4.33次,成功率为23.1%;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χ2=14.294,P<0.01).结论 经皮肝穿胆道造影术靶胆管定位穿刺准确测定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肝脏损伤等并发症,对PTC是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0.
十二指肠、空肠先天性闭锁与狭窄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搜集经X线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的十二指肠、空肠先天性闭锁与狭窄患者 10例 ,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0例均为出生后呕吐、腹胀 ,其中大便异常 7例。均行胸腹透视、平片、造影检查 ,对比剂用碘油或钡液。十二指肠、空肠闭锁 4例 ,均为男性 ,年龄 1~ 10天。其中早产儿 1例 ,呕吐物中有黄色胆汁 2例 ,腹胀明显 3例 ,未解大便 3例 ,大便形态、色泽异常 1例 ,合并有卵黄囊未闭 1列。造影检查 ,十二指肠未显示 ,造影失败。十二指肠、空肠狭窄 6例 ,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3天~ 2岁 ,早产儿 2例 ,呕吐物中有黄色胆汁 4例 ,大便异常 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