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31.
对基因突变检测的常用分子生物学方法 ,包括单链构象多态性 (single strandconformationpolymorphism ,SSCP)检测、异源双链核酸分子分析 (heteroduplexanalysis ,HDA)、蛋白截短试验(proteintruncationtest ,PTT)和错配化学裂解法 (chemicalcleavageofmismatch ,CCM )等进行了综述 ;详尽介绍了一种最新的基因突变检测方法———转换限制性酶切位点突变分析法 (inversere strictionsitemutation ,iRSM ) ,并预测了上述突变检测方法在新药临床前遗传毒性检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2.
阿的平对热环境下负重行军战士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了在湿热气候下(平均湿黑球温度为31.5±0.63℃),阿的平时30名男战士(年龄18—22岁,平均身高1.71m,体主58kg)在负重(15kg)行罕过程中心功能指数、心率和体温的影响。行军前1h口服200mg阿的平的战士,在3h行军结束时的体温、心率的增加值及心功能指数的减少值分别比对照值低0.41℃、12次/min和5.4。饮用复合电解质饮料的战士,除体温增加明显较对照低外,其余与对照无明显差别。结果提示,阿的平对热环境下从事中等强度劳动的人员有增强热耐受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观察曲酸(KA)对4 Gy γ射线照射所致小鼠Treg/Th17细胞比例失衡的影响,以期为KA的辐射免疫损伤防护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照射组、KA低剂量组和KA高剂量组。KA低、高剂量组小鼠分别于照射前27 h皮下注射75、300 mg/kg KA。照射组及KA低、高剂量组小鼠接受4 Gy 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对照组行假照射。照射后检测外周血白细胞(WBC)数量、脾脏/胸腺指数及脾脏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和Th17细胞比例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4 Gy γ射线照射后,小鼠外周血WBC计数显著降低(P<0.05或P<0.01),KA高剂量组WBC计数至照后19 d恢复正常,而照射组及KA低剂量未恢复。γ射线照射后,照射组及KA低、高剂量组小鼠胸腺及脾脏指数均显著降低(P均<0.01),但KA高剂量组的胸腺及脾脏指数明显高于照射组(P均<0.01)。照后4 d,照射组与KA高剂量组脾脏Treg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照射组Th17细胞比例亦显著增高,而KA高剂量组Th17比例却显著低于照射组(P<0.05),使得Treg/Th17比值在照后4 d明显增高,导致Treg/Th17平衡向Treg方向明显偏移。结论:适当剂量的KA预防给药能明显减轻γ射线照射所致的免疫损伤,并能抑制照射所致的Th17细胞比例增高,导致Treg/Th17平衡向Treg细胞方向偏移。表明KA可抑制照射所引起的炎性反应,从而减轻机体的炎症性损伤,发挥有效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α-酮戊二酸钠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HK-2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分化(EMT)的影响。方法 TGF-β10.5,2和5μg.L-1分别作用于葡萄糖5和30 mmol.L-1培养的HK-2细胞72 h,通过RT-PCR法检测EMT标志物E-钙黏着糖蛋白和波形蛋白mRNA表达的变化,以选择EMT病变模型的最佳诱导条件。在此基础上,观察α-酮戊二酸钠10,100和500μmol.L-1对HK-2细胞EMT病变及G蛋白偶联受体80(GPR80)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①在葡萄糖5和30 mmol.L-1条件下,当TGF-β1为5μg.L-1时,与对照组比较,E-钙黏着糖蛋白mRNA的降低和波形蛋白mRNA的升高最明显(P<0.01),表明HK-2细胞发生了典型的EMT病变;②选择TGF-β15μg.L-1和葡萄糖30 mmol.L-1制备EMT病变模型,同时加入α-酮戊二酸钠100和500μmol.L-1作用72 h,与模型组比较,E-钙黏着糖蛋白mRNA明显升高,波形蛋白mRNA明显降低,GPR80 mRNA表达增加(P<0.01),表明α-酮戊二酸钠可逆转HK-2细胞EMT的发生。结论在葡萄糖5和30 mmol.L-1培养条件下,TGF-β15μg.L-1作用72 h,HK-2细胞可出现典型的EMT病变;α-酮戊二酸钠对该病变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5.
归芪消白胶囊治疗白癜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1月-2008年6月我们应用归芪消白胶囊治疗白癜风1 24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中1 241例白癜风均符合诊断标准[1],其中男740例,女501例,平均年龄27岁,其中30岁以下797例;病程1~3个月321例,4~12个月465例,1~3年298例,4-20年157例;临床分型[1]:局限型277例,泛发型111例,进展型853例.  相似文献   
36.
糖尿病发展到一定时期,一部分患者会发展成为糖尿病肾病( DN )。肾小球及血管改变,特别是系膜细胞、滤过屏障及足细胞的改变,在DN的病理生理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高血糖也可对肾小管系统造成损伤,进一步引起肾功能下降。随着对糖尿病认识的深入,糖尿病中肾小管的损伤及其在病程发展过程中的意义逐渐受到重视。现就糖尿病肾损害发病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PPARs)激活剂对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肿瘤坏死因于—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PPARs自身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新生Wistar大鼠心肌细胞,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非诺贝特(PPARα激活剂)或吡格列酮(PPARγ激活剂)刺激,并辅加脂多糖诱导TNFα表达。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TNFα,PPARα及PPARγ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TNFα的蛋白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PPARα和PPAR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非诺贝特组和吡格列酮组的TNF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又呈剂量依赖性。而相应PPARα和PPARγ表达则无显著变化。结论:PPARα和PPARγ激活剂可显著抑制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中脂多糖诱导的TNFα表达,PPARα和PPARγ活化后发挥杭炎作用,但PPARα和PPARγ本身的表达水平可能并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中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PPARs)的表达及其对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转录的调节作用。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并提取总RNA,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PPARα、δ和γ;以PAI-1启动子控制表达氯霉素转移乙酰酶(CAT)报告基因的重组质粒PAI-pCAT转染人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并同时分别共转染250、500、1000ng的PPARα或PPARγ表达载体,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测定CAT表达量-启动子片段转录活性。结果:HUVECs中可检测到PPARα、δ和γ的mRNA水平表达,并且表达量PPARγ明显小于PPARα(P<0.01)和PPARδ(P<0.01);增加PPARα表达可剂量依赖地提高ECV304细胞PAI-1转录,而增加PPARγ表达对ECV304细胞PAI-1的转录无影响。结论:血管内皮细胞存在3种PPARs的表达,其中PPARα涉及对PAI-1基因转录的诱导调节。  相似文献   
39.
目的合成5个新型甘氨酸类降血糖药物,并对其对PPARs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以3-[(4-苯氧基)苯氧基]丙醇,2-[(4-苯氧基)苯氧基]乙醇,苯并咪唑的衍生物等为起始原料,先与对羟基苯甲醛反应,再经过醛氨缩合,接着与氯甲酸对甲氧苯酯反应,最后水解四步反应得到最终目标物,随后我们测定目标物对PPARs的激活作用。结果合成了5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并利用^1H NMR确证了结构;目标物显示不同程度的激活PPARs的作用。结论5个目标化合物(6a、6b、6c、6’a、6'b)均有激活PPARs的作用,其中6a,6b,6c对PPARα/γ的作用尤其明显,可做为改善胰岛素抵抗及降血糖的良好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40.
目的:建立糖尿病性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模型,观察DN发生发展过程中大鼠肾脏相关功能及结构的变化特点。方法:二级Wistar雄性大鼠60只,体质量180~220g,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各30只。模型组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5mg/kg),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的枸橼酸缓冲溶液。在注射后第6、10、12、16和32周,分别动态监测大鼠的体质量、血糖、24h尿蛋白和肌酐、肾脏质量及病理改变等。结果:随着病程的发展,模型组大鼠持续高血糖,体质量明显降低,24h尿蛋白、尿蛋白/尿肌酐比值则逐渐升高,肾脏明显肥大,而且肾小球和肾小管病变在第10周开始出现,之后病变程度逐渐加重、病变范围不断扩大,表现出较为典型的DN变化特点,诸如肾小球系膜增厚、细胞外基质增生及肾小管间质损伤等。结论:STZ可成功诱导大鼠持续性高糖血症,后者的进一步发展,又可引起大鼠肾脏功能受损和形态改变。高糖血症持续12周后,DN大鼠模型的明显特征开始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