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4篇
  免费   237篇
  国内免费   164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55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412篇
内科学   230篇
皮肤病学   108篇
神经病学   59篇
特种医学   20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514篇
综合类   960篇
预防医学   481篇
眼科学   99篇
药学   366篇
  2篇
中国医学   545篇
肿瘤学   76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44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240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234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女性尿道憩室的声像图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女性尿道憩室患者临床及超声资料,总结其声像图特点。结果 40例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尿道憩室。其中38例为单发憩室,2例多发憩室。均位于尿道中段,背侧为主。环形11个,马鞍形25个,类圆形7个。复杂性憩室37个,单纯性憩室6个。憩室最大径0.9~6.2 cm(中位3.0 cm),其中复杂性憩室最大径1.5~6.2 cm(中位3.0 cm),单纯性憩室最大径0.9~2.2 cm(中位1.5 cm)。壁厚0.2~0.5 cm(中位0.3 cm)。32个憩室呈无回声,11个憩室为片絮状弱回声。34个憩室内多发分隔,9个憩室内无分隔。26个憩室内点片状强回声结石,17个无强回声。43个憩室内均未见实性肿瘤。29个憩室开口位置与术中所见相符,14个憩室开口与术中所见不相符或未得到手术证实。28个憩室壁或分隔可见少量低速高阻动脉血流信号。结论女性尿道憩室的声像图具有特征性,有助于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2.
赵澎涛  李志超  刘毅  李剑 《心脏杂志》2003,15(3):199-201
目的 :探讨脂多糖 ( LPS)对培养的牛肺动脉内皮细胞 ( PAEC) 型 Na+ /H+交换器 ( NHE-1)表达的影响及其与内皮细胞死亡的关系。方法 :体外培养牛 PAEC,MTT比色检测细胞存活率 ,并提取总 RNA,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 RT-PCR)及 DNA电泳技术 ,以 NHE-1与β-actin电泳条带光密度值之比 ( e/c)作数据分析 ,以其比值反映 NHE-1m RNA的表达程度。应用 Fluo3 /Amy荧光探针标记 ,激光共聚焦观察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结果 :在L PS( 0 .0 1~ 1.0 μg/ml)作用 48h后 ,MTT比色吸光度值分别为 0 .3 5± 0 .0 7,0 .3 1± 0 .0 7,0 .2 6± 0 .0 4,低于对照组 0 .44± 0 .0 6( P<0 .0 1)。e/c分别为 0 .43± 0 .11,0 .83± 0 .14 ,1.2 2± 0 .19,高于对照组 0 .2 8± 0 .0 8( P<0 .0 1,n=4)。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 L PS引起细胞内钙离子增多 ,呈剂量依赖型。结论 :LPS可以引起肺动脉内皮细胞NHE-1表达增加 ,抑制细胞增殖 ,导致细胞死亡 ,钙离子可能参与 NHE-1的激活及表达。  相似文献   
123.
目的:探讨胫骨结节内移垫高截骨联合内侧髌股韧带重建和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对28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男3例,女25例),行胫骨结节内移垫高截骨联合内侧髌股韧带重建和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术中先在镜下检查髌骨轨迹,手术前后髌骨CT扫描测量髌股合适角、髌骨倾斜角及髌骨外移率以及Kujala、Lysholm和Tegner运动功能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3月,平均18.5个月,最后随访时膝关节症状得到改善,CT检查髌骨适合角、髌骨倾斜角及髌骨外移率分别由术前的(33.85±4.30)°、(12.23±1.78)°、(47.7±2.61)%降低到(11.58±1.86)°、(8.35±1.52)°、(8.80±1.63)%,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Kujala、Lysholm和Tegner运动功能评分分别由术前的(57.70±2.93)、(56.3±2.53)、(3.40±0.94)分提高到(89.90±2.87)、(91.40±2.06)、(5.20±1.07)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结论:胫骨结节内移垫高截骨联合内侧髌股韧带重建和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能有效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改善膝关节的稳定性并避免脱位复发,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4.
目的 总结西非地区埃博拉疾病治疗中心4级防护隔离条件下对疑似或可能埃博拉患者进行经验性诊治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对2015年1月14~ 3月14日利比里亚中国埃博拉病毒病治疗中心留观收治的32例疑似或可能埃博拉患者为研究对象,医生在四级个人防护隔离条件下查房,以询问病史为主要诊断疾病依据,给予双氢青蒿素哌喹片(3 片,1/d)、左氧氟沙星(0.5g,1/d)、多维元素善存片(1片,1/d)、口服补液盐Ⅲ(2包,3/d)、全能营养素(40g,3/d)为基础用药联合对症处理的经验性治疗,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及体征、治疗措施、疾病转归及不良反应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2例患者平均年龄40.53±13.89岁(14~83岁),男22例,女10例。发病后就诊时间中位数4.5(1~30)d。所有患者均有发热,临床症状平均最高体温(38.36±1.01)℃,主要伴随症状包括乏力25例(78.13%),关节肌肉酸痛22例(68.75%),恶心呕吐17例(53.12%)、头痛16例(50%),食欲下降15例(46.88%),腹泻14例(43.75%),腹痛14例(43.75%)、咳嗽12例(37.5%)、胸痛10例(31.25%),呼吸困难5例(15.62%),吞咽困难4例(12.5%),呃逆3例(9.38%),消化道出血2例(6.25%)。32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3.94±2.29)d。出院诊断包括急性胃肠炎13例,急性呼吸道感染7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肝硬化、腹水、肝癌待排1例,黄疸原因待查肝炎可能1例,哮喘急性发作1例,疟疾1例,不完全性肠梗阻1例。26例好转出院,死亡6例,好转率77%。体温恢复到正常者23例,均发热恢复正常时间(3.51±1.60)d。患者未出现治疗无法耐受现象及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在西非地区缺乏实验室检查的特殊情况下熟练扎实地应用问诊、查体等医学基本功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经验性疗法联合对症处理治疗西非地区疑似或可能埃博拉感染发热患者安全、有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5.
【】目的 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援利埃博拉诊疗中心(China Ebola Treatment Unit, China ETU),实验室检测结果对埃博拉阳性患者诊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在2014年11月14日至2015年3月15日期间,中心共收治住院患者101例,送检172份标本,通过实验室RT-PCR检测病毒RNA及CT值。结果 共有10例埃博拉阳性患者,死亡4例,治愈6例,4例死亡病例中,PCR CT值均较低,表明其体内病毒载量较高,在6例治愈病例中,随着病情的好转,其埃博拉病毒核酸PCR CT值逐渐升高,表明病毒载量逐渐降低。结论 实验室检测结果及PCR CT值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6.
目的 总结埃博拉治疗中心(Ebola Treatment Unit,ETU)4级防护隔离条件下对疑似或可能埃博拉病毒病(EVD)患者进行医学观察和临床诊治的体会。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4至3月14日利比里亚中国ETU留观收治的32例疑似或可能EVD患者为研究对象,医生在4级个人防护隔离条件下查房,以询问病史为主要诊断疾病依据,给予双氢青蒿素哌喹片(3 片,1次/d)、左氧氟沙星(0.5 g,1次/d)、多维元素善存片(1片,1次/d)、口服补液盐Ⅲ(2包,3次/d)、全能营养素(40 g,3次/d)为基础用药联合对症处理的经验性治疗。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及体征、诊断、治疗措施、疾病转归及不良反应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2例患者平均年龄(40.53±13.89)岁(14~83岁),男22例、女10例。发病后就诊时间中位数4.5(1~30) d。所有患者均有发热,平均最高体温(38.36±1.01)℃。主要伴随症状包括乏力25例(78.12%)、关节肌肉酸痛22例(68.75%)、恶心呕吐17例(53.12%)、头痛16例(50.00%)、食欲下降15例(46.88%)、腹泻14例(43.75%)、腹痛14例(43.75%)、咳嗽12例(37.50%)、胸痛10例(31.25%)、呼吸困难5例(15.62%)、吞咽困难4例(12.50%)、呃逆3例(9.38%)、消化道出血2例(6.25%)。32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3.94±2.29) d。出院诊断包括急性胃肠炎13例,急性呼吸道感染7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腹水原因待查、肝癌可能1例,黄疸原因待查、肝炎可能1例,哮喘急性发作1例,疟疾1例,不完全性肠梗阻1例。26例好转出院,6例死亡,好转率81.25%(26/32)。体温恢复到正常者23例,平均发热恢复正常时间(3.51±1.60) d。患者未出现治疗无法耐受现象及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在ETU对疑似或可能EVD患者进行密切医学观察并熟练扎实地应用问诊、查体等医学基本功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经验性口服药物治疗联合对症处理安全、有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7.
目的:系统评价颞下颌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Cochrane临床试验注册中心、EMBASE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检索时间截至2013年12月。收集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运用Revman 5.0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个随机对照试验,142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相比,透明质酸钠改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短期及长期的最大张口度和临床总体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疼痛缓解和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糖皮质激素组相比,透明质酸钠能够改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临床总体评价和短期最大开口度(P<0.05);但在疼痛缓解、改善长期最大张口度及注射后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颞下颌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尚需更多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支持。  相似文献   
128.
目的观察氧气葡萄糖剥夺(OGD)对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释放的影响,并探讨其释放机制。方法原代培养SD大鼠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将其分为OGD组和对照组。OGD组的细胞置于不含糖和氧的培养基,37℃,950 mL/L N2和50 mL/L CO2,饱和湿度的培养环境下培养,而对照组细胞则正常培养。缺糖缺氧刺激时长分别为0、15、30、60、90、120 min,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细胞外液的谷氨酸浓度。分别选用连接子蛋白43(Cx43)特异性反义寡核苷酸(Cx43-ASODN)和Cx43半通道的阻断剂Gap26预处理星形胶质细胞,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细胞外液谷氨酸浓度,观察OGD对其谷氨酸释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OGD刺激后,细胞外液谷氨酸浓度升高,并在刺激90 min后,达到峰值,为(5.00±0.30)nmol/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6±0.15)nmol/mL(P0.05);而OGD条件下,Cx43-ASODN或Cx43半通道阻断剂均可抑制细胞外液谷氨酸浓度的升高,刺激90 min后,细胞外液谷氨酸浓度分别为(4.02±0.18)nmol/mL和(3.93±0.32)nmol/mL,显著低于单纯OGD刺激组(P0.05)。结论 OGD可以诱导星形胶质细胞通过Cx43半通道释放谷氨酸。  相似文献   
129.
【摘要】 目的 探讨互联网远程疾病管理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疾病活动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2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的RA患者250例行前瞻性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远程管理组和对照组,通过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对照组最终纳入104例,远程管理组最终纳入102例。确定治疗方案后对治疗方案不做重大调整,随诊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DAS 28评分。 结果 DAS-28评分与风湿病治疗依从性CQR评分(Compliance questionnaire rheumatology,CQR)呈负相关性(P<0.001),且远程管理组治疗依从性CQ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远程管理组遵从专科医师建议及服药医嘱的患者较对照组更多(P<0.05)。采取特殊的方式记录和提醒自己服药及能够接受部分药物副作用的患者比例较对照组更高(P<0.05),外出忘记带药和服药的情况较对照组更少(P<0.05)。治疗后远程管理组病情好转比例较对照组更高(P<0.05),而愿意选择其他治疗方法替代风湿病专科医师治疗的患者较对照组更少(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DAS-28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远程管理组患者DAS 28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01),整体达标率更高(P<0.001)。 结论 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管理可以提高RA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患者疾病活动度,提高治疗达标率。  相似文献   
130.
目的 探讨不同神经肌肉阻滞(neuromuscular blockade,NMB)深度对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手术条件、围术期肺氧合功能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以76名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肌肉阻滞程度通过TOF-Watch SX进行监测。将76名患者随机均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深度NMB组,麻醉诱导时采用罗库溴铵(0.6 mg/kg),术中维持强直刺激后单刺激计数(post-tetanic count,PTC)为1~2;B组为中度NMB组,诱导时采用罗库溴铵(0.6 mg/kg)维持4个成串刺激(train-of-four response,TOF)值为1~2。麻醉诱导采用丙泊酚靶控(效应室靶浓度Ce为2.5 μg/mL)复合瑞芬太尼(0.2 μg·kg-1·min-1)输注及舒芬太尼0.3~0.4 μg/kg。术中维持麻醉深度指数(narcotrend index,NTI)为27~46。术毕两组患者均静脉注射舒更葡糖纳拮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整体手术条件评分、术中气腹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呼吸和心血管参数、围术期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动态肺顺应性(dynamic lung compliance,Cdyn)、术后疼痛、胃肠道排气时间、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PPCs)和30天内再住院率等。结果 相较于B组,A组联合术毕舒更葡糖钠拮抗能够增加整体手术状况评分(P<0.01),降低术中平均IAP(P<0.01),缩短术后胃肠道通气时间(P<0.05),降低术后腹部疼痛评分(P<0.05),增加围术期OI(P<0.05)及术中Cdyn(P<0.05),降低PPCs(P<0.05)。两组在苏醒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30天内再住院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深度神经肌肉阻滞可以改善手术条件及围术期肺氧合功能,减少手术后PPCs,还可降低术中IAP和减少手术后腹部疼痛,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为临床推广使用深度NMB进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