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577篇
  免费   4050篇
  国内免费   2752篇
耳鼻咽喉   680篇
儿科学   976篇
妇产科学   500篇
基础医学   3594篇
口腔科学   997篇
临床医学   10759篇
内科学   5997篇
皮肤病学   913篇
神经病学   2018篇
特种医学   29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0篇
外科学   5396篇
综合类   21609篇
预防医学   8861篇
眼科学   742篇
药学   8762篇
  137篇
中国医学   8973篇
肿瘤学   2449篇
  2024年   496篇
  2023年   1797篇
  2022年   2094篇
  2021年   2640篇
  2020年   1768篇
  2019年   1912篇
  2018年   1808篇
  2017年   1201篇
  2016年   1453篇
  2015年   1594篇
  2014年   3796篇
  2013年   3362篇
  2012年   4008篇
  2011年   4316篇
  2010年   4108篇
  2009年   4149篇
  2008年   4093篇
  2007年   3899篇
  2006年   3633篇
  2005年   3579篇
  2004年   3281篇
  2003年   3050篇
  2002年   2696篇
  2001年   2558篇
  2000年   2303篇
  1999年   1882篇
  1998年   1684篇
  1997年   1580篇
  1996年   1477篇
  1995年   1398篇
  1994年   1269篇
  1993年   910篇
  1992年   830篇
  1991年   744篇
  1990年   709篇
  1989年   621篇
  1988年   584篇
  1987年   500篇
  1986年   482篇
  1985年   421篇
  1984年   321篇
  1983年   322篇
  1982年   252篇
  1981年   246篇
  1980年   155篇
  1979年   95篇
  1978年   35篇
  1977年   44篇
  1965年   27篇
  1959年   3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正>染色体多态性,也称异态性,在经典人类遗传学中指不同个体间染色体结构和着色强度存在恒定但属非病理性的细小差别,主要表现为异染色质变异,常涉及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比较Ⅲ期结肠癌患者不同区域淋巴结分级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建立其预后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在中国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行根治性手术的256例Ⅲ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根据与区域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各项指标.分别使用AJCC第7版中的pN分期、日本大肠癌临床处理规约(JGR)中的iN分期及基于Log-rank统计学计算得出的淋巴结比率(LNR)分期对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淋巴结(N)分期。使用线性趋势xz检验、似然比xz检验和一致性指数评估各分期系统的同质性、单调性和判别力。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预后分析建立相关的预后预测模型.通过比较各模型AIC值得出最理想的预后预测模型。结果通过Log-rank检验对每个分割点进行检验.求得最优分割点为0.11和0.39.以其作为分割点进行LNR分期,分为LNRl(LNR小于0.11)、LNR2(0.11-0.39)和LNR3(大于或等于0.39)。经一致性检验,pN分期、jN分期及LNR分期的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624、0.611和0.700,三者比较,LNR分期系统的异质性最小。通过Cox模型分别针对pN分期、jN分期及LNR分期建立预后预测模型,其AIC值分别为99.937、71.631和65.548。三者比较,LNR分期的模型预后价值最高。结论LNR分期(0.11和0.39为截点)对于Ⅲ期结肠癌患者而言,是最为理想的分期系统。其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优于现行的最新版AJCC的pN分期及JGR的jN分期。  相似文献   
993.
原发性慢性肾炎(primary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CGN)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不同病理类型的双侧肾小球弥漫性或局灶性炎症改变、临床起病隐匿、病程冗长、病情发展缓慢的一组免疫介导引发肾小球疾病的总称。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蛋白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隆鼻术中的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门诊150例ASAⅠ或Ⅱ级隆鼻术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诱导,B组以瑞芬太尼麻醉诱导,C组以丙泊酚麻醉诱导。观察3组药物用量、苏醒时间,术中呼吸抑制、心率减慢、恶心呕吐、术后头晕等不良反应情况及镇痛效果。结果:A组瑞芬太尼用量少于B组,丙泊酚用量少于C组,苏醒时间短于C组(P<0.01),A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组心率减慢、恶心呕吐发生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镇痛效果优于B组(P<0.01)、优于C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隆鼻术中,用量少,苏醒快,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镇痛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5.
1临床资料患者女,26岁,因患先天性肛门闭锁和并直肠阴道瘘于2005年3月5日入院。患者出生时即发现肛门闭锁,粪便经阴道排出。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先天性肛门闭锁、直肠阴道瘘,未治疗。因随着年龄增大,直肠阴道瘘增大,阴道排便,无法结婚,遂来我院治疗。查体:肛门前位可见一浅凹,由正常皮肤覆盖,可触及一环形肌束,嘱其提肛可见轻微收缩。外阴正常,无红肿,经阴道指诊,据阴道口约0.5cm可及阴道后壁缺损,直径约2cm,与直肠相通,可及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构建DNA电化学传感器用于快速检测结核杆菌的新方法.方法 根据互补序列一段设计捕获探针,另一段设计信号探针,两段探针与互补链结合构建“三明治”电化学传感模式,结合酶的催化作用放大电化学信号,实现对靶序列的高灵敏检测.结果 在优化条件下目标链浓度(10 nmol/L)检测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5.0%(n=5);目标DNA在浓度为50 ~ 200 pmol/L范围内与电流值呈线性相关,回归方程:电流(I) =720.4 +93.6×浓度(c),r=0.9982,检出限为1.6×10-12 mol/L.结论 此方法构建的传感器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与良好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997.
肝内胆汁瘤是肝动脉血流障碍后造成肝内胆管发生严重的缺血性损伤,胆管壁破坏形成胆汁漏,继发感染甚至引起脓毒血症及器官功能障碍,预后较差,是肝移植术后严重并发症[1].我们参与实施186例原位肝移植,其中术后发生3例肝内胆汁瘤,通过应用抗感染利胆、充分引流及内镜治疗,采取手术清除感染病灶及再次肝移植等综合治疗手段,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小檗碱联合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大鼠胸主动脉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8(IL-1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的影响,阐明小檗碱联合辛伐他汀抗动脉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低、中和高剂量小檗碱联合辛伐他汀组,每组8只。给药4周后取大鼠血清和胸主动脉组织,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胸主动脉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VEGF、TGF-β1、IL-18和IL-10水平,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测定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胸主动脉组织中VEGF、TGF-β1、IL-18和IL-10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主动脉内膜明显增厚、细胞内外有脂质沉积,内膜下可见坏死物沉积,内壁出现斑块、不平整,血管腔狭窄;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小檗碱联合辛伐他汀组大鼠动脉血管壁无明显斑块出现,内膜增厚不平整明显改善。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和不同剂量小檗碱联合辛伐他汀组大鼠血清中TC、TG和L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ABC-ELISA法检测,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和不同剂量小檗碱联合辛伐他汀组大鼠血清中VEGF和IL-18水平均降低(P<0.05或P<0.01),TGF-β1和IL-10水平升高(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大鼠胸主动脉组织中IL-18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TGF-β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不同剂量小檗碱联合辛伐他汀组大鼠胸主动脉组织中VEGF和IL-18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TGF-β1和IL-10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小檗碱联合辛伐他汀能通过下调小鼠血清和胸主动脉组织中VEGF和IL-18蛋白表达水平,上调TGF-β1和IL-10蛋白表达水平,发挥抗AS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对治疗脾脏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及预后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8年9月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通过CT等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脾脏占位性病变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患者均成功行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无一例中转。术中出血10~800?ml,平均出血量为120?ml,手术时间60~155?min,平均103.93?min,手术过程均顺利完成,无周围脏器损伤,术后观察无胰漏、出血、血栓形成、腹腔积液,腹腔感染、脾脏缺血性梗死等并发症,顺利出院。患者术后14例病理回示:脾脏假性囊肿3例,脾表皮样囊肿2例,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2例,脾脏海绵状淋巴管瘤2例,脾血管瘤1例,脾错构瘤1例,脾脏囊性淋巴管瘤1例,脾囊肿2例。平均住院费用为42?267.54元,术后随访1个月~3年,未发现肿块复发,血小板数值明显升高。结论 通过14例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患者临床预后可知,充分掌握脾部分切除手术指征及脾蒂结构分级特点,认真细致操作,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完全可以临床推广,术后预后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