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3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142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113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302篇
内科学   207篇
皮肤病学   34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61篇
外科学   283篇
综合类   745篇
预防医学   264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345篇
  5篇
中国医学   368篇
肿瘤学   5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观察安替威胶囊对迟发型超敏反应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1%2,4-二硝基氟苯丙酮橄榄油溶液涂抹的方法建立迟发型超敏反应小鼠模型,给药第9天处死,取耳称重计算耳廓肿胀度,再无菌取脾进行T、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本药对耳肿胀有显著缓解作用,对脾脏T、B淋巴细胞的过度增殖有显著下调作用。  相似文献   
72.
盐酸雷尼替丁咀嚼片剂的人体药动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盐酸雷尼替丁咀嚼片剂的人体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受试者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盐酸雷尼替丁咀嚼片剂与盐酸雷尼替丁片剂,服药剂量均为150mg.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雷尼替丁经时过程的血药浓度,使用3P97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结果:盐酸雷尼替丁咀嚼片剂和盐酸雷尼替丁片剂的雷尼替丁Cmax分别为(425.5±119.1),(479.6±135.1)μg·L-1;Tmax分别为(3.0±1.0),(2.9±1.2)h;AUC0-12分别为(2707.0±572.1),(2699.7±544.5)μg·h·L-1,AUG0~∞分别为(3155.2±700.8),(3026.4±612.0)μg·h·L-1,盐酸雷尼替丁咀嚼片剂相对于盐酸雷尼替丁片剂的生物利用度为(102.0±20.6)%.结论:盐酸雷尼替丁咀嚼片剂和盐酸雷尼替丁片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73.
黄芩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黄芩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探索黄芩苷治疗脑缺血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从假手术组、局灶性脑缺血组、黄芩苷治疗组SD大鼠的脑组织中抽提总RNA ,Cy3 ,Cy5荧光标记 ,反转录分别合成cDNA探针后 ,与含有 4096条大鼠基因的BioStar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 ,AxonGenepix 40 0 0B扫描仪扫描 ,GenePixPro 3 .0软件分析表达信号。结果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组差异表达的基因有 211条 ,其中 12条基因上调 ,199条基因下调。黄芩苷治疗后差异表达的基因有 177条 ,其中有 89条基因上调 ,而 88条基因下调。进一步分析发现 ,1个在模型组下调的基因经黄芩苷治疗后上调 ,3个在模型组上调的基因经黄芩苷治疗后下调 ,3个在模型组上调的基因经黄芩苷治疗后表达进一步增强。结论 :在基因组水平上黄芩苷可能通过多基因 ,多途径调节大鼠脑缺血基因表达谱而发挥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74.
牵引并针刺与牵引并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牵引并针刺与牵引并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64例患者分为牵引并针刺组(98例)及牵引并推拿组(66例),分别施以牵引合针刺、牵引合推拿手法.结果牵引并针刺组痊愈率高于牵引并推拿组,而两组总有效率相近.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通过牵引并针刺治疗效果最佳,而牵引并推拿也可用于惧怕针刺的患者.  相似文献   
75.
对北京市妇幼保健机构测评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论述了北京市妇幼保健机构测评体系的依据、范围及内容。主要对原有的评审指标体系进行了调整、重新组合和分配 ,并且增加了“财务状况分析”、“领导行为与组织文化”两个全新的成分 ,决定将新的测评体系分为由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机构生存条件与发展能力评估”部分主要由内部因素影响的“机构工作评审”部分 ,以区别机构领导者的责任与今后努力方向之间的差别 ,减少评审时所表现的行为畸变和信息偏倚。  相似文献   
76.
对妇幼保健机构组织文化及领导行为的测评量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量研究表明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能使员工取得高工作绩效和高满意度,优良的领导行为也能够产生积极的效果[1 7] 。为了在今后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指标体系中增加组织文化和领导行为测评的部分,我们进行了组织文化和领导行为测量的预试验,旨在形成一套成熟的组织文化和领导行为量表,比较不同的妇幼保健机构在此方面的差异,作为评估妇幼保健机构生存和发展潜力的一个组成部分,为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的评审评估体系的制定提供参考与借鉴。一、材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在北京市18个区县妇幼保健机构中,按照分层抽样的原则,抽取6个作为被调查单位,每…  相似文献   
77.
目的检测血清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表达水平并探究其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于本院收治的6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2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ACC1水平,并检测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5-3(CA15-3)和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水平。应用ROC法分析各指标临床诊断价值,预后价值应用Kaplan-Meier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血清MACC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ACC1水平在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肿瘤侵犯程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CC1诊断价值明显优于CA19-9、CA15-3、CA125、CEA,MACC1取切点为0.19 ng/mL,此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9.40%、83.30%;所有患者中有60例得到有效随访,5年总生存率为91.67%;MACC1水平≤0.19 ng/mL的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MACC1水平0.19 ng/mL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MACC1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MACC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明显高于正常水平,但与各临床病理特征无关,可作为独立诊断疾病与评估预后的新型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78.
刘永志  陈剑  刘建  郭昆亮  王啸 《安徽医学》2019,40(5):526-528
目的探讨自制标本袋技术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心胸外科2017年5~11月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6例为研究对象,同一位患者分别使用2种不同的标本装入方法,分为常规方法组(6例)和新式方法组(6例)。常规方法组:使用3把双关节分离钳,夹住一次性7. 5号手术用乳胶手套套口3个点,使套口呈正三角口袋状。新式方法组:利用1把双关节淋巴结取出钳头部两侧中心孔及分叉处,将一次性7. 5号手术用乳胶手套套口3个点,用7号线缝扎固定,使套口呈倒三角口袋状。所有患者标本装入均由同一位操作者分别使用2种方法完成。记录标本完全装入时间、装入过程有无标本脱落及脱落次数。结果两组均无标本脱落,均一次成功。新式方法组患者标本装入完成时间平均为(24. 67±7. 92) s,常规方法组为(68. 50±15. 14)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 286,P <0. 001)。结论自制标本袋技术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使切除的肺叶装入操作更简单、快捷。  相似文献   
79.
95例慢性荨麻疹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采用自血疗法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及地氯雷他定治疗,对照组41例仅采用地氯雷他定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主要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自血疗法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及地氯雷他定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并能调节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对下肢骨科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旨在为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的麻醉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观察研究2013年第一季度下肢骨科手术老年患者192例,根据麻醉医师术前会诊和患者及家属意愿选定的麻醉方案实施麻醉,其中80例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112例实施硬膜外麻醉;术后1周内每天随访观察所有患者体温、咳嗽、咳痰、发热、肺部啰音临床表现,术后第1、7天检查血常规和第3、7天复查胸片,采用SPSS16.0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下均顺利完成手术;全身麻醉组术后1周肺部感染1例发生率为1.25%,硬膜外麻醉组术后1周肺部感染1例,发生率为0.89%,比较全麻组与硬膜外麻醉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现代麻醉的实施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无菌观念的增强及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等因素很大程度上减低了下肢骨科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单一考虑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文中提及的两种麻醉均是可供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