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4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目的量化研究在乙状窦后入路基础上磨除内耳道上区骨性结构前后显露颅中窝、上斜坡的变化情况。方法在8~12倍手术显微镜下对成人颅骨标本10例、10%甲醛溶液固定头颅标本18例进行研究。经乙状窦后入路开颅,磨除内耳道上结节和部分岩尖,采用实体和CT相结合的方法测量内耳道上结节、岩尖的切除范围,记录内耳道上结节、岩尖切除前后颅中窝、上斜坡的显露面积和三叉神经的显露范围。结果内耳道上结节左右方向、前后方向骨性组织可全部切除,将内听道的上壁轮廓化切除其上下径;岩尖的前后、左右方向、上下方向骨性组织均不能完全切除。颅中窝扩大显露范围为(144.6±13.9)mm2,上斜坡扩大显露(90.3±16.7)mm2。结论采用乙状窦后经内耳道上入路,可将乙状窦后入路的手术野扩大到颅中窝的中线侧和上斜坡侧方,并可显露Meckel腔内的三叉神经。  相似文献   
172.
陈江伟  张乐  刘希光 《安徽医药》2023,27(6):1149-1154
目的 研究吲哚菁绿(ICG)荧光造影下多瘤夹组合夹闭前交通动脉(ACoA)动脉瘤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诊治的102例ACoA动脉瘤。根据影像学和动脉瘤的瘤颈与载瘤动脉的解剖学关联分为简单单线型(ⅠA)、复杂单线型(ⅠB)、简单双线型(ⅡA)、复杂双线型(ⅡB)和复杂三线型(Ⅲ),并在荧光造影技术辅助下对复杂ACoA动脉瘤进行组合夹闭,对不同分型和不同夹闭方式的预后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出院后3~6个月由医生门诊或电话随同访问,确定病人的预后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通过多组独立样本方差分析和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不同分型下动脉瘤之间的预后差异及不同的夹闭方法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术后3~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102例ACoA动脉瘤病人中,有79例预后良好(GOS评分为4分和5分),16例预后较差(GOS评分为2分和3分),死亡7例,总体预后良好率77.4%。不同分型的动脉瘤,所采用的组合夹闭方法之间存在差异,双线夹闭预后良好比例仍较单线夹闭高。结论 应用双线/多线多瘤夹组合夹闭技术治疗ACoA动脉瘤相较于单线夹闭治疗...  相似文献   
173.
目的总结开颅手术切除巨大垂体腺瘤的经验。方法2007年12月到2011年8月开颅手术治疗巨大垂体腺瘤患者32例。结果肿瘤全切除23例,次全切除9例。所有病例术后随访6~32个月,次全切除9例中,7例复发,予以伽玛刀治疗。结论合理的手术入路、良好的术野暴露、熟悉鞍区的微血管分布、术中重视对重要结构的保护、娴熟的显微手术技术是减少术中损伤,提高巨大垂体腺瘤肿瘤的全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4.
目的 探讨荧光造影辅助下颈动脉内膜斑块剥脱术(CEA)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1月荧光造影辅助下CEA治疗的4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经典式CEA,术中持续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脑血流动力学情况;使用吲哚菁绿(ICG)造影和FLOW 800分析,蔡司P900显微镜下观察内膜剥脱前后颈动脉荧光显影。结果 手术效果良好39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中TCD监测和ICG荧光造影显示术侧颈动脉血流通畅,出院前CTA检查显示术侧颈动脉通畅。术后1、6个月复查CTA,3例出现再狭窄,其中2例狭窄程度40%~60%,1例出现同侧颈外动脉重度狭窄,但无症状。结论 CEA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术中应用ICG荧光造影对预防脑缺血或过度灌注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5.
高血压脑出血、外伤性颅内血肿和急性脑积水等是现今神经外科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随着神经外科微创理念的发展及CT等辅助检查技术水平的提高,各种微创技术得到了不断完善与发展。我院自2007年10月~2009年3月利用微创穿刺外引流术、配合血肿溶解技术对98例急诊患者(高血压脑出血,慢性硬膜下血肿,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出血脑室铸型,术后突发脑积水等)进行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6.
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癌痛67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前 ,癌症的治愈率平均为 4 5 %左右 ,5 0 %~80 %的癌症患者有程度不同的疼痛 ,晚期癌症患者疼痛高达 6 0 %~ 90 % ,约有 30 %的患者临终前严重的疼痛没有得到缓解。[1] 解除癌痛是提高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自 1998年以来 ,我们采用西安杨森制药公司的芬太尼透皮贴剂 (商品名多瑞吉 )治疗各种癌痛患者 32例 ,获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自 1998年~ 2 0 0 1年共收治各种癌痛患者 6 7例 ,均为经细胞学和组织学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并伴有中、重度癌痛 ,随机分成两组 ,其中32例接受芬太尼透皮贴剂…  相似文献   
177.
AgNOR计数对宫颈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 (AgNOR)计数对宫颈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AgNOR银染法对比 15例宫颈鳞癌与 2 2例慢性宫颈炎的AgNOR计数。结果 :宫颈鳞癌与宫颈良性病变的AgNOR计数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宫颈不典型增生AgNOR计数也较宫颈良性增生上皮增高(P <0 0 5)。结论 :宫颈良恶性病变的AgNOR计数明显不同 ,此方法简便易行 ,可用于宫颈良恶性病变的鉴别。  相似文献   
178.
目的探讨显微镜和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应用和优缺点。方法对24例经CT扫描和MRI检查确诊为垂体瘤的患者在显微镜或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直视下予以切除。结果显微镜组:10例全切除,2例大部分切除;内镜组:11例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两组患者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经鼻蝶垂体瘤手术中具有良好的深部照明及全景化的视野等优点,较显微镜下经单蝶入路切除垂体瘤的过程中更微创,提高了肿瘤的全切率,但两种术式都应该熟练掌握,根据不同的患者灵活地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179.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胃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46例不能手术的胃癌肝转移患者完全随机分为2组,化疗组20例接受卡培他滨化疗,放化疗组26例,3DCRT联合卡培他滨化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放化疗组有效率为76.9%,化疗组有效率为35.0%,放化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化疗组(P<0.05).放化疗组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4个月,1年生存率为53.8%(14例),中位生存期为7.5个月;化疗组则分别为3个月、40.0%(8例)、4.5个月.近期不良反应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积极对症治疗后缓解,未影响治疗.结论 3DCRT联合口服卡培他滨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可作为胃癌肝转移患者的一个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