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72篇
皮肤病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联合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8(IL-8)、IL-10水平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中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31例败血症新生儿为观察组,另取同期收治的30例非败血症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及3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健康对照组,均行中性粒细胞CD64及血清MCP-1、IL-8、IL-10水平检测。统计分析各组中性粒细胞CD64及血清MCP-1、IL-8、IL-10水平,并统计各指标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中性粒细胞CD64及血清MCP-1、IL-8、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对照组血清MCP-1、IL-8、IL-10水平及中性粒细胞CD64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中性粒细胞CD64联合血清MCP-1、IL-8、IL-10水平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敏感度为96.77%(30/31),高于各指标单一诊断,漏诊率为3.23%(1/31),低于各指标单一诊断(P0.05)。结论败血症新生儿血清IL-10、IL-8、MCP-1水平及中性粒细胞CD64较健康者及非败血症感染者高,各指标联合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灵敏度高、漏诊率低,可作为临床诊治疾病的依据。  相似文献   
32.
目的:了解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各期支架血栓(ST)的发生情况,并与置入金属裸支架(BMS)患者进行比较,探讨影响支架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01-07至2002-06和2003-07至2005-06期间接受PCI并置入支架的所有患者,共入选3 893例.随访至少2年.根据所使用支架分为DES组(n=2 930,至少置入1枚DES)和BMS组(n=963,单纯置入BMS).记录所有患者住院期和随访期内临床资料,并根据美国和欧洲学者组成的学术研究联盟(ARC)正式发表的支架血栓定义判定支架血栓事件.结果:与BMS组相比,DES组患者的平均年龄较大,而白细胞数、甘油三脂水平和空腹血糖水平较低,既往有冠脉血运重建病史者较多,但吸烟、糖尿病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发生率较低;在DES组患者的冠脉病变中,多支病变、开口病变、前降支(LAD)近段病变和左主干(LM)病变发生率较高,但慢性完全闭塞性(CTO)病变所占的发生率较低,造影成功率及完全血运重建率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0.001).两组患者PCI术后无论在住院期还是之后的随访期内,所有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而支架血栓发生率在急性期、亚急性期、晚期和晚晚期均无差异(P均>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DES组患者发生支架血栓的危险因素为:氯吡格雷疗程短和冠脉多支病变(P均<0.001);而BMS组患者发生支架血栓的危险因素为:血清肌酐值升高和合并高血压(P均<0.05).结论:尽管DES时代患者的病变更为复杂,所置入的DES数更多,但支架血栓的发生率并不比BMS时代更高.但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疗程过短和冠脉多支病变是支架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3.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死亡率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死亡率是否存在性别差异以及女性是否是影响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1日至2005年9月30日北京安贞医院行单纯PCI治疗的2 493名患者(男性1 860例,女性633例),并进行随访,记录临床特征及随访数据。按照性别分组比较两组之间住院死亡率和总死亡率的差异。结果女性年龄较大,术前合并主要疾病的比例较男性高,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男性好,既往心肌梗死病史及血运重建史较男性少。女性患者术后住院死亡率约是男性的10倍(女性1.1%,男性0.1%,P<0.001);中位数随访时间555 d,随访率93.4%,女性总死亡率高于男性(5%比2%,P=0.003),总死亡风险是男性的2.6倍(HR2.631,95%CI1.217~5.687,P=0.014)。结论女性PCI术后住院死亡率及总死亡率均高于男性。女性是总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4.
目的了解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患者术后的氯吡格雷治疗状况,探讨不同的疗程对晚期支架血栓(ST)发生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03年7月1日至2005年6月30日期间接受PCI并置入DES,且术后30天存活的患者,根据术后氯吡格雷的疗程将患者分为4组,即组1(〈3月)、组2(3~6月)、组3(6~12月)和组4(〉12月)。记录所入选患者住院期和随访期内临床资料,并根据ARCDublin定义判定ST事件。结果共2704例患者符合研究条件入选本研究。与组4患者相比,组1、组2的患者中合并糖尿病者较多,平均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较低,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者较少,冠状动脉病变在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但所置入DES数目较少。组1中断氯吡格雷治疗的患者中,自行停药比例较高;而组3中断氯吡格雷治疗的患者中,因医嘱停药的比例较高。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患者提前中断氯吡格雷治疗的因素为:合并糖尿病(OR=1.542,95%CI1.184~2.008,P=0.001)和所置入DES的数目(OR=0.790,95%CI0.709~0.880,P〈0.001)。晚期和晚晚期ST发生率在4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比1.2%比0.8%比0%,P〈0.001),其中组3的ST发生率也较组4升高(0.8%比0%,P=0.013)。结论在临床实践中,有近3/4的患者在DES置入后的氯吡格雷疗程不足12个月。合并糖尿病和置入DES的数目是氯吡格雷疗程的独立影响因素。晚期和晚晚期ST的风险随氯吡格雷疗程的延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35.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后影响预后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老年(≥65岁)冠心病患者接受血运重建后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 6005例接受了血运重建,包括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搭桥(CABG)的冠心病患者根据年龄分为两组,老年组(≥65岁,3728例)和对照组(<65岁,2277例),对患者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随访的中位数为555 d,比较两组间临床情况和预后.结果 两组间血运重建总死亡率和MACCE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总死亡率(老年组与对照组)为3.5%与1.6%(P=0.001),MACCE为12%与3.9%(P=0.001).与对照组相比,老年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脑血管病史、陈旧心梗史的发生率明显要高,而ST段抬高心梗、三支病变、左主干病变、CTO发生率也明显高,内生肌酐清除率、完全血运重建率却低.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HR 2.011,95%CI 1.093~3.697,P=0.027)、三支血管病变(HR 2.036,95%CI 1.123~3.813,P=0.017)、老年(≥65岁,HR 5.605,95% CI 2.001~15.705,P<0.001)是总死亡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内生肌酐清除率(HR 1.923,95% CI 1.107~3.203,P=0.013)、左主干病变(HR 1.877,95% CI 1.193~2.978,P=0.001)、三支血管病变(HR 1.515,95% CI 1.243~1.806,P=0.007)是MACCE发生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三支血管病变、老年(≥65岁)是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后总死亡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内生肌酐清除率、左主干病变、三支血管病变是MACCE发生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房颤发作前后、发作时体表心电图QT间期的变化。方法收集35例阵发性房颤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测量房颤发作前窦性心律(SRbaseline)、房颤发作、房颤自行转为窦性心律即刻(SRpostAF)时的QT间期。测量连续3个心动周期QT间期。测量每阵房颤的持续时间。分别采用Bazetts、Ffidencia和Framingham公式校正QT间期(QTc),分析房颤发作时间与SRpostAF的QTc之间的关系。结果sRpo札AF的QTc显著短于SRbaseline的QTc[(407±38)msvs(435±34)m2;(397±31)msv8(423±31)ms;(393±35)msVs(422±30)ms,P均〈0.001],而房颤发作时QTc较SRbaseline、SRpostAF的QTc显著性延长[采用三种QT校正公式的QTc分别是(503±69),(454±53),(449±44)ms]。SRpostAF的QTc缩短与房颤短阵发作持续时间无显著相关,与房颤发作前的QT间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500,0.547,0.507;P均〈0.01)。结论房颤发作时QTc显著延长,而房颤发作自行转复窦性心律后QTc显著缩短。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并发心房颤动(房颤)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近期和远期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3 893例,根据有无房颤分为无房颤组(A组,3 802例)和并发房颤组(B组,91例),分析房颤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住院和随访期间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影响。结果:A组与B组院内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B组随访时间中位数分别为535d、520d,B组MACCE发生率较A组有增高趋势(15.4%∶11.4%),主要为全因死亡率较高(5.7%∶1.7%,P=0.019),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相当。结论:并发房颤的冠心病患者接受PCI术后的远期死亡率明显高于无房颤患者,房颤是预测PCI术后远期死亡率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颈围、校正颈围筛查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准确性.方法 入选行睡眠呼吸监测的房颤患者50例,测量颈围,计算校正颈围[校正颈围(cm)=实际颈围(cm)+4.0 cm(如果患者有高血压)+3.0 cm(如果患者有习惯性打鼾)+3.0 cm(如果患者夜间睡眠有憋气/窒息)].颈围、校正颈围与OSA严重程度行相关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颈围、校正颈围诊断OSA的正确性.以睡眠呼吸监测为金标准确定颈围、校正颈围诊断OS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36例(72%)房颤患者有OSA,OSA组颈围显著大于非OSA组[(42.3±3.3)cm与(39.9±2.6)cm,t=2.411,P=0.020],OSA组校正颈围与非OS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9.6±4.4)cm与(45.2±4.5)cm,t=3.168,P=0.003].颈围、校正颈围与OSA严重程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66、0.629(P均<0.01).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颈围、校正颈围对OSA初筛的评价作用,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9,0.746,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5).颈围以41.2 cm为界值,诊断OSA的敏感性为74.3%,特异性为71.4%.校正颈围以47.0 cm为界值,诊断OSA的敏感性为71.4%,特异性为71.4%.结论 颈围、校正颈围与OSA严重程度相关性良好,是房颤患者合并OSA初筛较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39.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目前患病率达1%~2%[1],可导致脑卒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社会医疗经济负担[2]。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自1994年首次用于治疗房颤至今已衍生出多种手术方式[3],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明其在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减少心脑血管事件、改善生活质量和减少卫生经济学成本等方面优于药物治疗[4]。最新的专家共识指出,一种或以上Ⅰ/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以及患者不能耐受药  相似文献   
40.
核酸适配体可用作信号识别元件,具有高亲和力、高特异性、高稳定性和易被修饰的特性。核酸适配体的 检测平台包括核酸适配体探针和核酸适配体传感器,可精确、实时地检测生物分子,对临床疾病相关生物标志物 的检测有较大的应用潜力。现将基于核酸适配体检测平台的设计模式作一综述,讨论其研究现状、局限性和未来 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