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8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60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84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130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168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237篇
预防医学   8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9篇
  1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5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卵巢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卵巢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表现,探讨该类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病理诊断。方法对15例卵巢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作临床病理观察及随访,按WHO关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2001)进行组织学分型和诊断。采用SP法进行免疫表型检测。结果该类肿瘤占同期收治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0.56%(15/2679),其中,临床Ⅲ期或Ⅳ期者有12例(80%),临床Ⅰ期或Ⅱ期者3例(20%)。组织学分型:15例(100%)均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心母细胞性或免疫母细胞性。所有病例均接受了手术治疗,3例术后分别用CHOP或COMP方案治疗。4例有随访资料者均死亡,生存时间为21d~18月。结论卵巢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少见,预后差。肿瘤的确诊依赖病理学检查和免疫表型检测。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联合神经导航在颅内肿瘤显微手术中定位及实时监测的作用。方法 筛选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10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35例术中实时超声监测联合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切除的颅内肿瘤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35例神经导航引导但未行术中实时超声监测的颅内肿瘤作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肿瘤全切率[91.42%(32/35)]与对照组[82.85%(29/35)]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284.1±20.58)min]较对照组[(306.5±11.92)min]明显缩短(P<0.05)。术前,观察组KPS评分[(58.74±2.076)分]与对照组[(56.34±1.381)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周,观察组KPS评分[(83.21±6.217)分]和对照组[(76.49±4.638)分]较术前均明显提高,而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围手术期没有死亡病例。术后3个月门诊复查,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术中超声可精准定位并实时引导,监测肿瘤残余,提高手术效率并最大限度地保护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治疗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生存获益。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20年8月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接受auto-HSCT治疗的39例初治合并HBV感染的DLBCL患者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移植前后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6.41%和71.79%,移植后3年无进展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分别为38.46%和58.97%,39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结论 auto-HSCT用于治疗合并HBV感染的DLBCL是安全有效的,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5.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HT5"H〗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2018—2020年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HT5"H〗结果 共分析该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1 628株,主要分离自痰液标本,占所有标本的79.12%。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和神经外科分别占20.77%和20.27%|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普遍较高,仅对左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较敏感。结论 该医院临床标本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自重症监护病房和神经外科,检出率较高,耐药性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46.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重点科室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耐药性及同源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20年1—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点科室患者标本及环境标本中分离到的46株CRAB,对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及脉冲凝胶电泳(PFGE)分型。结果CRAB主要来自痰标本,科室以ICU检出最多;46株CRAB对常见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仅对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妥布霉素和庆大霉素耐药率稍低,耐药率在80%~90%;PFGE结果显示46株CRAB共分为A—J 10个聚类,其中F聚类是主要的流行型别(17株),其次为G聚类(6株)、B聚类(5株)、H聚类(5株)和E聚类(4株),其余聚类仅含1~3株。结论该院存在科室与科室间、患者与环境间CRAB的交叉传播,应加强院内环境和医疗仪器表面消毒,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防止院内感染的暴发。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术前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对晚期乳腺癌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56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和对照组(未行术前化疗),各28例.利用TUNEL法检测两组的癌细胞凋亡情况,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bcl-2、bax基因的表达状况.结果 乳腺癌细胞凋亡指数(AI)治疗组为7.28%±2.68%,对照组为4.21%±1.87%;bcl-2基因的表达,治疗组为0.68±0.06,对照组为2.24±0.36;bax基因的表达,治疗组为0.72±0.06,对照组为0.38±0.04.上述指标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术前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术前化疗后肿瘤细胞AI上升与化疗的疗效有关;术前化疗可影响乳腺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bcl-2/bax在诱导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预测化疗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48.
摘要 目的 〖JP3〗分析某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方法 对2015年1月-2018年12月某三甲医院呼吸内科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呼吸内科住院的6 773例患者中,共发生医院感染210例,感染率为3.10%。不同年份的医院感染率呈下降趋势。医院感染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数为22.73 d,主要感染部位排前5位的为下呼吸道、泌尿道、皮肤软组织、血流和上呼吸道。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与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有关(P<0.05)。分离出病原菌4 36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 996株,占68.64%|革兰阳性菌325株,占7.45%|真菌1 044株,占23.92%。鲍曼不动杆菌对药敏试验的所有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妥布霉素相对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替坦和丁胺卡那霉素相对敏感|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呋喃妥因、美罗培南和丁胺卡那霉素相对敏感。结论 该院呼吸内科感染率高,检出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49.
不同促细胞分裂因子对人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不同促细胞分裂因子对人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及定向分化的影响。方法对人NSCs用无血清DMEM培养基行原代培养的同时,分别加入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神经生长因子(NGF)、维甲酸(RA)等因子,观察其对NSCs定向分化的作用。结果EGF培养的NSCs,克隆球形成慢且较松散,经血清诱导分化后,主要为星形胶质细胞,仅有少数神经元。而bFGF培养的NSCs则生长良好。在加血清诱导分化后,不同浓度bFGF培养的NSCs分化的细胞不同。bFGF与EGF共同培养的NSCs,其生长及神经球形成良好。在加血清诱导分化后,分化的神经细胞比例更接近脑内神经细胞的组分。NGF对神经球的形成无明显影响,但可促使其向神经元分化。RA使神经克隆球形成,可使NSCs直接分化为神经元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加。结论不同促细胞分裂因子对人NSCs的增殖及定向分化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0.
神经内镜与显微手术切除前、中颅底肿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与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在切除前、中颅底肿瘤中的意义和手术方法。方法应用神经内镜辅助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前、中颅底肿瘤89例,其中包括颅眶沟通瘤9例、颅鼻沟通瘤7例、颅眶鼻沟通瘤6例。在显微镜下尽可能切除可见的肿瘤部分,再用神经内镜寻找残余的肿瘤并切除。结果在常规显微神经外科切除肿瘤后,仍有不同程度的残余肿瘤,在内镜下进一步切除,80例(89.9%)肿瘤达全切除,6例(6.7%)获次全切除,3例(3.4%)为部分切除,无手术死亡。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与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前、中颅底肿瘤有助于提高肿瘤全切率,减少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