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病例资料 患者,女,44岁,自服洁厕液后呕血5h入笔者所在医院消化内科治疗.查体:体温36.5℃,P 100次/min,R 25次/min,BP 95/60 mm Hg(1mm Hg=0.133 kPa).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ICU84例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3组:常规药物组(A组)27例,常规药物+无创正压通气组(B组)27例,常规药物+丙泊酚联合无创正压通气组(C组)30例,对比3组患者哮喘缓解率、哮喘缓解平均时间、改有创机械通气率及误吸率。结果 C组哮喘缓解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C组哮喘缓解平均时间明显短于A组和B组,C组改有创机械通气率明显低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3组误吸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是治疗重症哮喘的有效方法,可明显提高哮喘缓解率、缩短哮喘缓解时间、避免机械通气带来的不良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在不阻断入肝血流状态下对于合并肝硬化肝癌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以往临床病例资料,术中选用微波刀、超声刀、彭氏多功能手术解剖器,且结合指捏法断肝技术,在不阻断入肝血流状态下,成功切除30例合并肝硬化肝癌患者病灶.结果 全组病例术中出血200~1 800 ml,平均(750±196)ml;输血0~2 000 ml,平均(865±255)ml,输冷沉淀0~8 U,平均(2.1±1.7)U.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7%(5/30);无手术死亡病例和住院死亡病例;无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结论 对合并肝硬化肝癌病例,术前充分准备、术中选择切实可行的断肝技术及肝创面出血控制方法,不阻断入肝血流的肝癌切除术,仍属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不同退管时机对重症患者床旁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ICU实施185例PDT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DT术中退出部分气管插管导管的时机,分为术前退管组(EPDT)和延迟退管组(DPDT)。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手术镇静药物剂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EPDT组和DPDT组在手术操作时间[(6.5±2.6)min比(7.3±3.5)min]、术中出血[(5.2±2.8)ml比(6.0±3.4)ml]、中转传统手术(1.9%比2.4%)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EPDT组比较,DPDT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波动更明显,使用镇静及镇痛药物剂量更大,术中出现误吸(18.3%比5.6%)、气囊破裂(13.4%比2.9%)、导丝置入困难(11.0%比1.9%)和套管置入困难(14.6%比2.9%)等意外情况的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大出血、气胸、皮下/纵隔气肿、气管后壁损伤、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DPDT组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略高于EPDT组(12.2%比5.8%,P0.05),两组间机械通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5±3.0)d比(6.0±2.5)d,P0.05]。结论不同退管时机对PDT手术操作及并发症具有一定的影响,标准流程的术前退管具有更优的临床操作性和更低的技术风险。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总结早期气道开放机械通气下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重型颅脑损伤并误吸救治中的经验及安全性.方法 对26例重型颅脑损伤并误吸患者实施早期气道开放持续机械通气支持下纤支镜治疗,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心率(H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aO2)等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 26例患者进行32次纤支镜治疗,操作过程顺利,生命体征平稳,未发生并发症;观察3~5天未发生吸入性肺炎及阻塞性肺不张.结论 机械通气下纤支镜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误吸患者在保障呼吸道通畅、纠正低氧血症、防止吸入性肺炎及阻塞性肺不张等方面有重要价值,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6.
目的总结床旁序贯性血液净化治疗在急性中毒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本院2007年8月至2009年4月ICU收治13例重症中毒并发MODS患者接受床旁序贯性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资料,在内科治疗基础,同时进行血液灌流(HP)治疗3~4h,每日1~2次,随后立即进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治疗时间18—75h,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凝血指标、肝肾功能、血清酶学、氧合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3例患者均抢救成功,无后遗症;在HP+CVVH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趋于稳定;凝血指标、肝肾功能、血清酶学、电解质、酸碱、氧合等指标明显改善。13例患者在HP+CVVH治疗6h~3d意识逐渐转清醒;11例机械通气患者,机械通气时间7h-4d。患者神志清醒,自主呼吸良好,咳痰能力恢复,氧合、生命体征指标稳定后停呼吸机,拨出气管插管。结论HP+CVVH能明显改善急性重症中毒并发MODS患者的中毒症状、肝肾功能、血清酶学及凝血指标,稳定机体的内环境,改善重要脏器功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ICU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总结本院ICU对64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进行153次纤支镜操作的经验。结果41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经纤支镜进行肺部感染的病原学诊断、吸痰、支气管清洗治疗,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6例吸入性肺炎经纤支镜治疗,5例痊愈,1例好转;行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22例,经口气管插管1例,经口气管插管改为经鼻气管插管10例,均一次成功;另外,对6例气管插管易位、大气道阻塞、咯血患者的诊治也取得了明显效果。结论纤支镜在ICU建立人工气道及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管理中有重要价值,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9.
目的总结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救治重症热射病的l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4例重症热射病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资料。在内科治疗基础上,立即进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18-122h,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体温、血清酶学、血气、电解质、凝血等指标的变化。结果4例患者均抢救成功;本组患者CVVH治疗12h至4d意识逐渐恢复,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趋于稳定;凝血指标、肝功能、血清酶学、电解质、酸碱、氧合等指标明显改善。结论CVVH能明显改善重症热射病患者的肝肾功能、血清酶学及凝血指标;稳定机体的内环境,维护重要脏器功能,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0.
目的:比较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与常规气管切开术(surgical tracheostomy,ST)在急危重患者的应用效果和并发症,评价PDT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01-2014-04我院需气管切开的ICU患者,随机分成2组(PDT组与ST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最低血氧饱和度、术中和术后3d出血以及术后7d切口感染的情况。结果:234例患者纳入研究并全部顺利完成手术。PDT组和ST组在平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最低血氧饱和度以及术中、术后出血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d切口感染情况比较,PDT组轻度、中度及重度感染发生率为13.1%(16/122)、4.9%(6/122)、0.8%(1/122),ST组分别20.5%(23/112)、9.8%(11/112)、2.7%(3/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组有1例发生皮下气肿,2组均无气胸、意外脱管、术中心跳停搏及术后食管气管瘘。结论:与ST比较,PDT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切口小及术后感染风险小等优点,但在术中、术后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DF操作简单、快捷、高效,适合于抢救困难插管而又需紧急开放气道的急危重症患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