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63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外伤后急性脑肿胀的临床分型与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分析外伤后急性脑肿胀 (BS)的临床分型及防治措施。 方法 对本院 6 6例脑外伤后脑肿胀患者依据头颅CT分三组 :一侧半球弥漫性肿胀但中线移位≤ 5mm为A组 ,一侧半球弥漫性肿胀且中线移位 >5mm为B组 ,双侧半球弥漫性肿胀为C组 ,同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 1)外伤后急性脑肿胀在脑外伤后比较常见 ,临床需及时诊断 ,并注意意识、瞳孔和头颅CT变化 ,掌握急诊手术时机 ;( 2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生存率 (分别为 5 2 .5 %、46 .2 %)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但A、B、C三组手术治疗生存率分别为 80 .0 %、6 8.4%和 2 5 .0 %(P <0 .0 1) ,A组良好率、死亡率 (分别为 47.8%、39.1%)与C组 (分别为 8.7%、78.3 %)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提示疗效与临床分型有关 ;( 3)加强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内环境稳定、充分给氧、脱水、选择性亚低温治疗、纳洛酮和尼莫地平应用、支持对症等综合措施 ,生存率为 5 0 .0 %。 结论 依据临床分型进行选择性综合治疗是提高急性脑肿胀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2.
目的:SELDI-TOF建立和评估区分脑胶质瘤与非脑肿瘤、脑胶质瘤与脑良性肿瘤的脑脊液蛋白指纹图诊断模型.方法:收集脑胶质瘤、脑良性肿瘤和轻度脑外伤患者的脑脊液共75份,其中50份胶质瘤和非脑肿瘤脑脊液标本,随机分为训练组33份(17例胶质瘤,16例非脑肿瘤)和盲法测试组17份(5例胶质瘤,12例非脑肿瘤),检测结合在H4蛋白芯片上的蛋白质,获得脑肿瘤和非脑肿瘤的蛋白表达质谱图,用matlab操作平台的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收集的数据,建立了区分脑胶质瘤与非脑肿瘤的脑脊液蛋白指纹图诊断模型.脑胶质瘤和脑良性肿瘤47份标本,随机分为训练集31份(13例胶质瘤,18例脑良性肿瘤)和盲法测试集16份(9例胶质瘤,7例脑良性肿瘤),运用同样方法分析收集的数据,建立了区分脑胶质瘤与脑良性肿瘤的蛋白指纹图诊断模型.同时运用支持向量机对上述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果进行验证,二者结果非常相似.结果:①建立了区分胶质瘤与非脑肿瘤的脑脊液蛋白指纹图诊断模型,盲法测试胶质瘤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1.7%.②建立了区分胶质瘤与脑良性肿瘤的脑脊液蛋白指纹图诊断模型,盲法测试胶质瘤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9%和100%.结论:研究建立的诊断模型为胶质瘤的临床诊断尤其是定性诊断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3.
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外伤后急性脑肿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治疗外伤后急性脑肿胀的临床作用。方法 将74例伴中线移位≥5mm的外伤后急性脑肿胀患者随机分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组和常规开颅术组.前瞻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颅内压、1个月内的病死率、1年后的GOS评分和并发症。结果 大骨瓣开颅术组患者在伤后24、48、72、96h的平均颅内压较常规开颅术组明显降低(P〈0.01);两组1个月内病死率分别为27%和57%,外伤后1年的GO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预后较佳(GOS为4~5分)率分别为56.8%和32.4%,发生硬膜下血肿率分别为22%和5%(P〈0.05)。结论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是治疗外伤后急性脑肿胀病人的有效方法,具有降低颅内压、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的作用,但发生硬膜下血肿的可能性增加。  相似文献   
54.
急性肺栓塞是指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肺血管病之一。该病目前已成为继恶性肿瘤、心肌梗死之后第三大致死原因,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老龄化、肿瘤患者的增加等原因,该病发病率仍呈继续上升趋势。未经治疗的肺栓塞死亡率高达20%-30%,存活患者90%左右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动脉低氧血症,明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肺表面活性物质代谢异常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5.
垂体脓肿非常少见,一般可以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不明原因性三种类型,原发性可以为血源性感染,大多数见于蝶鞍附近的炎性病变扩散引起,如脑膜炎、蝶窦炎、海绵窦栓塞性静脉炎或脑脊液鼻漏等。继发性指原来就有蝶鞍部位的病变,如颅咽管瘤、垂体瘤、拉氏克囊肿等。正确诊断垂体脓肿有一定的难度,及时正确的诊断、抗生素和手术的及时应用对于治疗垂体脓肿非常重要。我院1998~2005年共收治4例,均经手术证实。  相似文献   
56.
红毛五加多糖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红毛五加多糖(Acanthopanax giraldii Harms Var Hispidus Hoo Polysaccharides,AGP)是五加科植物红毛五加的地上茎皮水溶性提取物经分离纯化得到的多糖成分。近10年来有关AGP的研究报道很多,本文对其药理作用特别是防治肿瘤方面的药理作用加以整理。  相似文献   
57.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手术治疗的垂体腺瘤标本雌服孕激素受体,结合内分泌功能分类和临床影像学检查研究ER、PR检测的临床意义。结果表明:垂体腺瘤ER阳性率为77%,PR阳性率为67%。  相似文献   
58.
本文报道用本院病历资料,以概率型的对数似然度法为数学模型,演算及制定出《急性颅脑损伤的计量鉴别诊断指数表》和《急性颅脑损伤预后计量预测指数表》,用此二表验算结果其符合率达90%以上.文中对计量错误原因作了客观分析和提出纠正意见.本二表特别适用于广大非神经专科的外科医师,为其对急性颅脑损伤的性质和预后判断提供一种简便有效的辅助诊断手段,对本急症能及时正确判断与处理,降低死亡率是有实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59.
颅颈交界前外侧肿瘤位置深且毗邻脑干、高位颈髓等重要结构,手术难度较大。近年来,我们采用远外侧枕下人路显微手术切除该部位肿瘤35例,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0.
小脑桥脑角脑膜瘤的手术治疗詹仁雅张建民△刘伟国△王义荣△吾太华※吕世亭△甘海鹏△陶祥洛△小脑桥脑角脑膜瘤手术切除难度高,手术全切除率低[1]。我们于1983年1月~1995年9月手术治疗了7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1例,女49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