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63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 ,小脑动静脉畸形 (AVM)手术治疗的水平也不断提高。我院神经外科1990~1999年共收治小脑AVM16例 ,均采用显微手术治疗 ,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6例 ,女性10例 ;年龄6~63岁 ,平均34岁。2.症状和体征以各种自发性颅内出血表现为首发症状12例 (75.0% ) ,其中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4例 ,小脑内血肿6例 ,脑室内出血2例 ;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6例。以脑神经和小脑功能损害为首发症状3例(18.8% ) ,其中小脑共济运动障碍2例 ,面神经、位听神经功能损害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颅脑损伤后基底节区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小儿颅脑损伤后基底节区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和治疗效果。结果:本组病例随访4-6个月,痊愈17例,轻瘫2例。结论:小儿外伤性基底节区脑梗塞根据临床表现和CT与MR检查可作出明确诊断;早期应用尼莫通、甘露醇、激素等药物及功能锻炼,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胼胝体动脉脉畸形(AVM)的显微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1月至1998年12月治疗8例胼胝体AVM的结果。结果:7例行显微手术切除,其中1例行术中AVM栓塞加手术切除。全切5例,次分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1例扭绝手术,半年后死于再出血。随访5例,平均随访26月,均恢复良好。绫:胼胝体AV-经诊断明确,应积极行显微手术切除。对难以全切者可行栓塞治疗或栓塞后切除。对深部术后部分  相似文献   
14.
刘伟国 《现代实用医学》2000,12(12):594-597
神经内窥镜技术始于20世纪初,主要在脑积水手术治疗的探索中发展起来。1910年Eepinasse就曾用膀胱镜对2名婴儿脑积水进行双侧侧脑室脉络丛烧灼术,其中1例存活5年。1922年Dandy作了同样的尝试。1923年Mixter施行了第一例内窥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由于缺乏适合于神经外科的内窥镜仪器,且当时的仪器存在直径过大、光照度差、缺乏灵活性等致命的弱点,故手术创伤大,死亡率较高(可达15%),神经内窥镜技术发展相当缓慢。1960年代Hopin透镜系统的质量大大提高,Auer、Griffith等应用它处理更多的神经外科疾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介绍后颅窝骨性扩大术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方法 该手术分为两种亚术式 ,一种是枕颈固定扩大术 :取自体髂骨 5cm× 10cm ,打磨成“凹”字形。上端为齐头端 ,固定在后颅窝减压窗缘。缺口端为下端 ,固定在枢椎棘突上 ,将扩大的硬脑 (脊 )膜修补筋膜片固定在植骨片内面 ,使筋膜片贴附在植骨片内面 ,形成帐篷状 ;另一种是单纯骨性扩大术 :取自体髂骨 6cm× 8cm的梯形骨片 ,并利用较厚的髂骨缘打磨成弧形。植骨片固定在后颅窝减压窗上 ,弧形端构成枕骨大孔后缘。将扩大的硬脑 (脊 )膜修补筋膜片也固定在植骨片内面 ,使筋膜片贴附在植骨片内面 ,也形成帐篷状。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 2~ 7年 ,术后症状体征缓解总有效率为91.6% ,肌力比以前提高 2~ 3级。结论 该术式比其他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术式 ,治疗效果显著 ,疗效切实可靠  相似文献   
16.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近年来开展的早期和超早期手术清除血肿,使本病的死亡率有所下降.为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途径,我们在临床上应用安宫牛黄丸结合手术治疗本病38例,并与单用手术治疗的35例进行对照观察,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脑胶质瘤综合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脑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35.2%~61.0%,平均49.7%。由于大多数胶质瘤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脑组织边界不清,所以治疗十分困难。神经影像学技术和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进展对神经外科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人,为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8.
班艳林  石蓓  刘伟国 《山东医药》2003,43(33):34-34
老年危重症患者的心、脑、肺等重要脏器功能均有所减退,且代偿能力下降,由此对麻醉的耐受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麻醉诱导期是血流动力学最不稳定期。为使此类患者术中尽可能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我们对几种不同麻醉诱导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抑肽酶系从牛胰提纯制得的一种能抑制肽酶的碱性多肽结晶,是一种广谱蛋白酶抑制剂。临床常用于治疗和预防胰腺炎、急性出血和各种严重休克。该药物半衰期(T1/2)约为10小时,代谢后以无活性产物形式由尿排出。现将其在外科手术的应用和进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自1993年8月~1996年8月我们共收治手术病人2178例,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位性病变278例。这些老年病人全身主要脏器的功能大多有不同程度的衰退.其临床表现及治疗均有别于青年患者。本文就如何提高老年颅内占位病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等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亚临床资料1.I一般情况本组病例男165例,女113例,年龄60~84岁,平均65.5岁。1.2疾病类别颅内肿瘤145例,动静脉畸形(AVM)伴出血、血肿3例,动脉瘤伴出血、血肿1例,脑溢血18例,脑挫裂伤伴脑内血肿32例,硬膜外血肿6例,硬膜下血肿73例。1.3病程及检查病程lh~12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