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6篇
  3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目的 探讨颈动脉斑块与斑块生长部位、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内膜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18 248例受检者根据颈总动脉(CCA)有无斑块与内-中膜厚度的关系分为7组,分别观测双侧CCA内-中膜厚度(IMT)和斑块的有无,及双侧颈总动脉血流指标变化: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血管阻力指数(RI)、血管搏动指数(PI)、PSV/EDV.结果 (1) CCA斑块的分布 两侧同时存在最高,左侧高于右侧;IMT增厚双侧同时受累最高,左侧高于右侧;(2)与CCA无斑块组相比,CCA有斑块组的PSV、EDV减低,PI和RI增高,双侧都有斑块者PSV、EDV降低和PI、RI增高最为显著.与IMT正常组相比,IMT增厚组PSV、EDV降低,PI和RI增高.结论 CCA斑块的形成和IMT的增厚均表现为双侧受累最多,且左侧高于右侧;而且双侧的受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52.
我院从1994年5月-2000年7月成功地救治了10例因注射海洛因致腹股沟形成假性动脉瘤后感染破裂大出血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的吸毒患者,其护理体会如下: 本组10例,男性9例,女性1例,年龄24~32岁之间。腹股沟区血管注射海洛因10个月~1年半之间,9例为单侧,1例为双侧。假性动脉瘤破裂前均在腹股沟区注射部位出现局部包块、红肿、皮肤溃烂等,均为单侧假性动脉瘤感染破裂大出血入院。术前抽血、术后化验提示HIV阳性7例。  相似文献   
153.
背景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是较为罕见的结外型淋巴瘤类型,临床特征不典型,超声特征不明显,经常被误诊和漏诊。 目的 总结分析PTL的二维超声及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表现。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20年12月唐山市工人医院收治的16例经病理证实的PTL患者(PTL组)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并与同期收治的16例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癌组)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PTL组病理结果:10例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4例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1例为滤泡性淋巴瘤、1例为伯基特淋巴瘤。甲状腺癌组病理结果:11例为乳头状癌、4例为滤泡癌、1例为髓样癌。PTL组甲状腺体积增大率(13/16)高于甲状腺癌组(5/16)(χ2=8.127,P<0.05),病灶后方回声增强率(14/16)高于甲状腺癌组(3/16)(χ2=15.184,P<0.05),钙化率(0例)低于甲状腺癌组(10/16)(χ2=14.545,P<0.05)。PTL组患者中13例病灶形态较规则、边界清晰,甲状腺癌组中12例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两组的病灶形态和边界特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65,P<0.05)。PTL组(7/16)和甲状腺癌组(3/16)病灶血流信号增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27,P>0.05)。PTL组(8/16)和甲状腺癌组(11/16)颈部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66,P>0.05)。超声造影PTL动脉期及静脉期多呈高增强,甲状腺癌动脉期及静脉期多呈低增强。 结论 PTL的超声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甲状腺体积增大,伴弥漫性极低回声病灶,无钙化,病灶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后方回声增强,造影动脉期及静脉期呈高增强时应考虑为PT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