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2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30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1篇
内科学   5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218篇
预防医学   74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98篇
  5篇
中国医学   76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趋化运动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培养新生SD大鼠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将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TGF-β1组、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抑制因子(SP600125,10 μmol/L)组、P38MAPK抑制因子(SB203580,10 μmol/L)组、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抑制因子(U0126,10 μmol/L)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组均给与10 μg/L TGF-β1及对应抑制因子处理。MTT比色法测定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小室检测心肌成纤维细胞运动能力,羟脯氨酸试剂盒检测胶原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心肌成纤维细胞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成纤维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水平。结果 TGF-β1可明显促进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趋化运动能力及胶原含量,MAPK信号途径抑制因子干预后能够抑制这种增殖及趋化运动,并降低胶原含量(P<0.05);ELISA结果显示,MAPK信号途径抑制因子能够显著降低TGF-β1处理后导致的MCP-1、PAI-1水平升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APK信号途径抑制因子能够显著降低TGF-β1处理后导致的α-SMA、Col-1、MMP-9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 TGF-β可能通过激活MAPK信号通路促进心肌成纤维细胞的趋化运动,通过使用MAPK抑制剂能够一定程度的抑制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22.
目的明确Bmi-1与Ki-67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的作用及二者间相关性。方法对病历资料完整的38例肺腺癌癌组织和35例癌旁组织的石蜡切片进行Bmi-1与Ki-67的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检测Bmi-1与Ki-67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两者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38例肺腺癌的癌组织中,Bmi-1和Ki-67阳性高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Bmi-1:71.1%vs 14.3%;Ki-67:76.3%vs5.7%,P<0.05)。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分析显示:Bmi-1的表达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Ki-67仅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此外,Bmi-1和Ki-67两者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Bmi-1在肺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参与了肺癌的增殖与转移,Bmi-1和Ki-67的检测可作为临床诊断肺癌、判断转移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p53的选择性剪接异构体与双微基因2(MDM2)、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TE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分别应用巢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N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PV-9000两步法)方法检测p53的五种选择性剪接异构体和MDM2、PTEN在胃癌组织和癌旁胃组织中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30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胃组织中均未检测到三种p53异构体p53γ、Δ133p53β、Δ133p53γ的mRNA表达。与癌旁组织比较,胃癌组织中Δ133p53表达阳性率高,p53β表达阳性率低,MDM2蛋白表达阳性率高,PTEN蛋白表达阳性率低(P均<0.01)。Spearman’s相关性分析显示,Δ133p53和MDM2,p53β和PTEN在胃癌中表达均呈正相关关系(r=0.408,P=0.025;r=0.413,P=0.02);Δ133p53和PTEN,p53β和MDM2在胃癌中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467,P=0.009;r=-0.480,P=0.007)。结论Δ133p53、p53β通过调节p53活性,并以p53为中介,影响了PTEN-MDM2-p53网络环路中PTEN、MDM2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舒利迭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6例AECOPD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6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66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舒利迭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插管率、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变。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死亡率、插管率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24 h及72 h血气分析指标pH、PaO2及PaCO2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利迭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显著改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减少患者死亡率和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再次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腔镜术后复发性气胸的可行性.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11月对77例胸腔镜手术后复发性气胸再次胸腔镜手术治疗,行粘连松解、肺大疱切除、胸膜固定、闭式引流等.结果 77例均在胸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术中见胸腔均有较重粘连,无术中大出血及围术期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35 ~87 min,(59±12)min;术中出血量30 ~160 ml,(92±33)ml.77例随访1~46个月,(22±13)月,无气胸复发.结论 术后复发性气胸再次胸腔镜手术可行、安全、有效,术中应选择性地松解胸腔粘连.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适合于东方女性的鼻综合整形手术方法并评价其-陆床效果。方法:80例东方女性根据外鼻形态的具体缺陷情况,同时采用假体隆鼻、鼻头缩小、鼻翼缩小、耳软骨鼻尖延长、鼻小柱延长、鼻孔缩小等多项术式中的二项以上进行鼻整形手术。结果:2008年3月-2011年3月对80例患者采用上述方法行鼻整形术,术后随访6个月-2年,除2例鼻尖软组织增生导致效果不满意外,其余患者对效果均感满意,形态自然,切口瘢痕不明显。结论:鼻综合整形能从全方位改善外鼻不良形态,据东方女性的外鼻形态特点,应用综合手术方法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7.
目的:介绍肘前入路复位并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4月至2015年4月我们收治GartlandⅢ型骨折患儿120例,均采用肘前L形小切口复位,运用肱骨内外髁交叉克氏针固定,术后3~4周拆除固定并行个体化功能锻炼,术后24周根据Flynn肘关节临床功能评定标准对患儿进行功能及外观评价。结果120例患儿手术后均获得满意复位与固定,无尺神经损伤,随访24~36周,平均23周。出现肘内翻2例,发生率1.67%,24周疗效评价优良率93.3%。结论肘前入路并交叉克氏针固定可实现骨折的安全快速解剖复位与固定,无严重并发症,能兼顾功能与外观,是部分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探讨眶隔后壁-上睑提肌复合体折叠法矫正轻度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轻度上睑下垂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由同一术者应用眶隔后壁-上睑提肌复合体折叠法进行治疗,记录术后并发症;术后6个月评估双眼对称性,包括优、良好、差;术后12个月评价上睑下垂矫正效果,包括矫正良好、基本矫正、矫正欠佳、矫正过度。结果共纳入85例患者,男36例,女49例,年龄(25.0±4.1)岁,其中双侧62例,单侧23例。获随访12个月。术后所有患者无血肿、感染、暴露性角膜炎、穹隆结膜脱垂等并发症发生。85例中双眼对称性达优者63例,良好17例,差5例,优良率为94.1%(80/85)。上睑下垂矫正良好72例,基本矫正9例,矫正欠佳4例,手术有效率为95.3%(81/85)。结论应用眶隔后壁-上睑提肌复合体折叠法矫正轻度上睑下垂,操作简单、易掌握,损伤较小,安全而有效。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干预对于改善老年痴呆患者噎食状况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0例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具体采用的护理干预方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则给予品管圈活动干预,比较两种不同方法对于改善老年痴呆患者噎食状况及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应用价值。结果:干预后,抢救成功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干预可有效降低老年痴呆患者噎食的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