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0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快中子诱导人鼻咽癌细胞系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中子不同剂量照射人鼻咽癌(CNE2) 细胞凋亡发生特点及与X射线所致凋亡的差异。探讨凋亡在中子治疗肿瘤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及DNA特异性荧光染色方法(Hoechst33342) 检测照射后不同时间人鼻咽癌(CNE2)细胞。结果 发现中子可诱导人鼻咽癌细胞发生凋亡,这种凋亡发生存在着一定的时间剂量相关性。在相同剂量照射下,同一时间点上,中子照射所致的凋亡反应强于X 射线所致的凋亡。结论 快中子照射离体细胞可引起较强的凋亡反应。中子杀伤肿瘤的机理可能也是主要通过凋亡途径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2.
顾文栋  冯炎 《抗癌》2005,(2):18-19
头颈部肿瘤约占全身肿瘤发病率的30%。由于头颈部有许多具有重要功能的器官,且各器官之间相互交错.手术难以完全切除。幸运的是大多数头颈部肿瘤对放射线较为敏感,因此放射治疗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放射治疗亦可造成正常组织的损伤.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QOL)。  相似文献   
33.
根治术后盆腔复发直肠癌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直肠癌根治术后盆腔复发规律以及放疗疗效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0-2006年直肠癌根治术后盆腔复发接受放疗患者93例,分别为单纯放疗21例、放化疗56例、放疗结合手术和(或)化疗16例.放疗采用60Co或加速器X线,中位剂量59.4Gy,其中90例采用常规分割技术.68例患者放疗后接受了1~8个(中位数3个)疗程化疗,42例行同步放化疗,多为氟尿嘧啶为主的化疗方案.16例患者在放疗后接受了复发灶切除术,其中RO切除7例,姑息性肿块切除9例.结果 全组共132处复发,常见复发部位为直肠周围(31.8%)和骶前区(30.3%),髂外淋巴结和腹股沟淋巴结少见(1.5%和3.0%).总随访率为92%,随访满2、5年者分别为39、4例.有局部症状的84例患者中83%(70例)放疗后症状缓解.全组2、5年局部无进展率分别为49%、22%,2、5年生存率分别为46%、1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发后治疗方法是影响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的局部无进展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复发灶最大径、无病间期、放疗后有无远处转移是影响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患者生存率的独立顶后因素.结论 直肠周围区、骶前区、髂内淋巴结区是直肠癌主要复发部位;放疗可明显改善直肠癌根治术后盆腔复发患者的症状和提高生存质量,放疗联合手术和(或)化疗可提高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的局部无进展率,复发灶直径>5 cm、无病间期<2年、放疗后有远处转移是影响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34.
在线千伏级锥形束CT引导前列腺癌调强放疗摆位误差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通过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在线测量前列腺癌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及图像引导后的残余误差,确定前列腺癌患者外照射治疗计划中CTV外放PTV的边界大小.方法 入选7例接受根治性调强放疗的前列腺癌患者,每例患者每周至少行KV-CBCT在线校正治疗体位2次.采用常规皮肤标记激光对位后采集图像,将所获得CBCT与计划CT图像进行灰度自动配准.计算摆位误差并进行在线评价,若摆位误差>2 mm则调整治疗床进行纠正.纠正后重新采集CBCT图像进行配准,计算残余误差.根据摆位误差和残余误差分别计算纠正前后临床靶体积(CTV)至计划靶体积(PTV)外放边界大小.结果 共获取197幅KV-CBCT图像.7例患者左右、头脚、前后方向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分别为3.1和2.1、1.5和1.8、4.2和3.7 mm,外放边界分别为9.3、5.1、13.0 mm.经KV-CBCT引导纠正后左右、头脚、前后方向系统残余误差和随机残余误差分别为1.1和0.9、0.7和1.1、1.1和1.3 mm,外放边界分别为3.4、2.5、3.7 mm.结论 在线KV-CBCT引导放疗技术可减小前列腺癌患者摆位误差、提高摆位精度,CTV外放PTV边界可缩小至3~4 mm.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了解四川省康定市跑马山区有瓣蝇类情况。方法采用网捕法对跑马山区不同生境中的成蝇随意进行捕获。当场处理后,带回实验室进行蝇种的分类鉴定,详细描述特征。结果 1981-1988年采集成蝇编号约10 000号,经鉴定确认符合双名法的蝇类123种,隶属7科18亚科30族65属。其中以跑马山为模式产地的新蝇种21种,占该山区已知种类的17.07%,特有种16种,占已知种的13.01%;在7科中,以蝇科属、种最多,分别占33.85%(22/65)和43.90%(54/123)。结论跑马山区有瓣蝇类地理区系分布极具特征性,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7.
在鼻咽癌放射治疗条件下,应用热释光剂量仪(TLD),对拟人体模进行剂量测定,监测鼻咽靶区及周围正常组织、器官的实际受照剂量,分析和核实它与处方剂量的一致性,以使肿瘤放射治疗剂量更趋精确化,从而找到一种能在广大基层单位应用的简便、高效的质量控制(QC)的方法,提高鼻咽癌放射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38.
目的总结膀胱癌放射治疗的疗效和毒副反应,评价和分析影响因素.方法对53例病理诊断为膀胱癌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T2期22例,T3期10例,T4期21例.9例有淋巴结转移;5例有远处转移.病理分类为:移形细胞癌40例,腺癌7例,鳞癌3例,移形细胞癌伴鳞癌3例.所有病人均接受了放射治疗,采用常规分割,照射剂量最低24.01 Gy,最高69.94 Gy,中位52.25 Gy.局控及生存分析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中位随访期24个月,1、2、5年生存率分别为75.6%,51.1%和27.2%,1、2、5年局部失败率分别为14.8%,40.6%和56.2%.35例死亡,其中31例死于肿瘤,单因素分析显示只有不同分期的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无肿瘤复发行放疗者较复发后放疗者局部失败低.多因素分析也表明T分期(T2期或T3+T4期)、N分期对于患者生存和局部控制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预后影响的关键是肿瘤的临床分期.全膀胱根治切除术后复发的治疗,如何提高局部控制是关键因素.需要随机研究来进一步探讨放射治疗在膀胱癌综合治疗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颈淋巴结的临床分期和不同大小的放射治疗野对原发灶不明的颈转移性鳞癌的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89年1月至1997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原发灶不明的预转移性鳞癌(不包括锁骨上区转移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5年总的生存率为68.5%,其中N1,N2和N3病例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68.0%和40.9%(χ^2=0.729,P=0.026),而单侧颈部,全颈部和扩大野照射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6.5%,74.5%和54.6%(χ^2=1.38,P=0.501),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发现颈淋巴结分期对生存率的影响有显著性意义(P=0.032),5年颈部局部控制率为65.6%,其中N1,N2和N3病例的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100%,63.2%和34.6(χ^2=5.51,P=0.064),而单侧颈部,全颈部和扩大野照射者的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7.6%、51.0%和72.7%(χ^2=2.55,P=0.279),5年原发病灶的出现率为21.2%,小野(单侧颈部或全颈部照射)和扩大野照射的5年原发灶出现率分别为23.3%和12.5%(χ^2=0.52,P=0.469),结论:颈淋巴结的临床分期是影响生存率的重要预后因素,并且随着期别的升高,颈部局控率有下降的趋势;小野较扩大野照射的原发灶出现率有增加的趋势,但不同大小照射野治疗的颈部局部治疗率和生存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0.
转录因子HIF-1在乏氧肿瘤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上已经有许多证据表明肿瘤乏氧细胞的存在不仅使肿瘤对放化疗的抗拒性增加,而且使肿瘤更具有侵袭性,容易发生远处转移.其原因主要是乏氧存在能使肿瘤细胞的一些基因和蛋白的合成或表达增加,而在这个过程中转录因子乏氧诱导因子-1(HIF-1)起着中枢纽带作用,故本文拟对HIF-1的结构、功能、调节和临床应用前景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