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胃上皮内瘤是胃癌的前期病变.从胃粘膜慢性炎症发展到胃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引起相关基因结构和表达水平的改变。现已证明肿瘤发生最突出的特症是细胞异常增殖,细胞增殖调控异常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p53、CyclinD1在胃上皮内瘤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进行分析.并探讨它们对胃上皮内瘤和胃癌的中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脾脏瘤样病变较为少见,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较难定性,我院收治3例,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 例1,女,52岁。上腹部不适1.5年,疼痛5d,B超检查发现脾脏占位性病变,于1995年5月6日收入院。实验室检查:WBC10.2×109/L,RBC5.0×1012/L,PLT89×109/L。CT提示脾脏下极有一8cm×6cm大小低密度团块。术前临床诊断:脾脏恶性肿瘤。术中见肿物位于脾下极,行脾切除术。病理检查:脾脏18cm×11cm×8cm,脾被膜下有一椭圆形肿物突出表面,切面均质、实性、淡红色、境界较清,无包膜。镜下病灶由纤维组织、增生的毛细血管组成,伴有大量浆细胞、淋巴细胞、少…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胸腹水凝集物在病理细胞学诊断中的意义,我们采用石蜡切片法,即抽取新鲜胸腹水加10%甲醛固定,每100ml胸腹水加30~50ml,待标本出现凝集物后,取凝集物纱布包好,常规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制片(连续切片效果更佳)、HE染色、光镜观察。涂片标本系抽取胸腹水,用肝素抗凝管留置,经离心取沉淀物涂片,95%乙醇固定、HE染色、光镜观察。病理细胞学诊断结果分阴性、可疑、阳性(阴性:指未检出癌细胞,仅检出炎细胞、红细胞、间皮细胞等;阳性:指检出癌细胞)。对比涂片与石蜡切片,分析2种方法优缺点。结果:左、右侧胸水中,11例(31.6%)… 相似文献
17.
18.
P-170糖蛋白、GST-π、TOPOⅡ及PC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耐药因子:P-170糖蛋白、谷胱甘肽硫转移酶-π(GST-π)、拓扑异构酶(TOPO)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非小细胞癌(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1990年1月~1996年12月取76例术前未经化疗,术后经病理证实的NSCLC患者的病理组织蜡块,用常规免疫组化SP法,检测P-170糖蛋白、GST-π、TOPO及PCNA的表达。结果 P-170糖蛋白的阳性率、GST-π高表达率、TOPO的阴性率、PCNA的高表达率分别为53.7%(41/76)、77.6%(59/76)、30.3%(23/76)、76.3%(58/76)。而且P-170糖蛋白与GST-π的表达呈正相关(rs=0.281,P<0.05)。P-170糖蛋白、GST-π分别与PCNA呈负相关趋势(rs=-0.265,0.05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42岁.于9年前发现左乳头内侧生长一小肿物,约黄豆粒大小,无痛,较软,表面不光滑,呈丧椹粒样外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