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3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了解呼吸系统原发性淋巴瘤(PLRS)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结果。方法分析11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病理类型、治疗及生存情况。结果原发于气管2例,原发于肺9例。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胸闷、发热、胸片和胸部cT扫描表现为肿块或阴影。病理类型为霍奇金(HD)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9例,包括低度恶性7例,其中黏膜相关淋巴瘤5例(55.6%),中度恶性2例。10例行手术治疗,8例术后加化疗,2例术后加放疗。治疗后2例HD患者的无病生存期超过5年,黏膜相关淋巴瘤和其它类型的NHL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9个月和34个月。结论PLRS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为非特异性,病理类型以低度恶性黏膜相关淋巴瘤多见,外科手术为治疗首选,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2.
目的 观察尿多酸肽注射液单药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入组的160例患者中,非小细胞肺癌33例,原发性肺癌45例,乳腺癌17例,食管癌11例,胃癌18例,大肠癌19例,脑胶质瘤10例,肾癌4例,胰腺癌3例,均为常规治疗尤效的患者.其中中止治疗21例,死亡1例,可评价疗效者138例,可评价毒副反应者160例.尿多酸肽注射液300 ml经锁骨下静脉置管给药,每天1次,连续用药4~8周.结果 在可评价客观疗效的138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5.8%,总肿瘤控制率为65.2%,临床受益率为57.2%.患者不良反应轻,主要有恶心呕吐(21.9%)和疼痛(6.3%),大多为Ⅰ~Ⅱ度,可自行恢复.结论 尿多酸肽注射液单药治疗乳腺癌、原发性肝癌、非小细胞肺癌、大肠癌、脑胶质瘤等晚期恶性肿瘤有较高的肿瘤控制率,能明显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牛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性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促纤维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DSRCT)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模式.方法 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99年1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5例DSRC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1989年至2007年国内外发表的文献23篇,对其中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48例DSRCT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组53例DSRCT患者的中位年龄为23岁(1.5~66岁),其中男性40例,占75.5%.首诊症状为腹部包块或腹痛41例,占77.4%;病变原发于腹腔或盆腔46例,占86.8%;首诊即出现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15例,占28.3%.中位随访时间为1.8年(0.1~10.0年).全组患者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45.8%、20.8%和5.7%.53例患者中,接受手术治疗47例,其中行根治性手术者的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70.5%和53.7%,明显高于行姑息性手术者的1年和3年生存率(37.2%和4.8%,P=0.0020).接受全身化疗34例,患者的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60.1%和35.2%,明显高于未接受化疗者的1年和3年生存率(29.7%和12.7%,P=0.0396).接受放射治疗12例,患者的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75.0%和38.9%,明显高于未接受放疗者的1年和3年生存率(36.9%和14.8%,P=0.0314).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与单一治疗模式相比,采用根治性手术联合化疗或放疗以及化疗联合手术或放疗的患者有生存优势(P=0.0466和P=0.0100).结论 根治性手术、全身化疗或放射治疗均能够延长DSRCT患者的生存期,但采用根治性手术联合化疗或放疗以及化疗联合手术或放疗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实时监测癌细胞死亡早期血清中CK18含量预测化疗疗效的可行性。方法:癌细胞死亡后释放的可溶性细胞内大分子可于血清中检出;CK18是上皮细胞的细胞骨架蛋白,CK18-Asp396是CK18在癌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产物,可被M30抗体特异性检出,M65抗体可检出CK18在癌细胞死亡过程中产生的所有可溶性片段。CK18-Asp396和可溶性CK18总量的变化可用于监测癌细胞的凋亡和死亡。本实验在30例乳腺癌患者中检测化疗前和第1 周期化疗给药结束后24~48h 血清中CK18-Asp396和可溶性CK18总量;采用卡方检验分析第1 周期化疗前后CK18-Asp396和可溶性CK18总量变化率与4 周期后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30例乳腺癌患者中,ⅡB 期2 例,ⅢA 期11例,ⅢB 期1 例,ⅢC 期2 例,Ⅳ期14例,均接受以蒽环类和/或紫杉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4 周期后按RECIST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共有3 例完全缓解,19例部分缓解,7 例稳定,1 例进展,有效率为73.3%(22/30)。 化疗前和第1 周期给药结束24~48h 血清CK18-Asp396变化率>20% 和/或CK18总量变化率>30% 的19例患者均为缓解,而其余的11例患者中仅3 例部分缓解,7 例稳定,1 例进展(χ2=18.843,P=0.001)。 结论: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和第1 周期给药结束24~48h 血清中不同片段CK18含量的变化率与化疗疗效明显相关,作为预测乳腺癌及其它上皮来源恶性肿瘤化疗疗效的生物学指标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65.
重组人白介素-11衍生物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皮下注射重组人白介素-11( rhIL-11) 衍生物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16例健康志愿者,男女各半,随机分成2组.rhIL-11皮下注射剂量分别为40和25蘥*kg-1.定时采血,利用酶标仪测定不同时间血浆中rhIL-11衍生物浓度.采用WinNonlin软件进行房室模型拟合, 求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rhIL-11衍生物两种剂量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 max为(1.76±0.80)和(2.49±1.20)h;Cmax为(25.50±4.98)和(18.28± 5.82)ng*mL-1;t1/2为(6.33±0.76)和(5.14±0.92)h;AUC为(277.10 ±40.79)和(189.38±54.27)ng*h*mL-1.rhIL-11衍生物的体内过程符合一室模型.结论rhIL-11衍生物的药代特征可为指导临床制订给药方案及合理用药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66.
目的:评价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预防恶性肿瘤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的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62例恶性肿瘤病人随机分入AB和BA2组。A为治疗周期,即化疗结束48h开始,rhG_CSF5μg/kg,sc,qd×7~15d;B为空白对照周期。自化疗开始隔日查血常规1次,观察中性粒细胞(Neu)绝对值及白细胞(WBC)的变化。结果:治疗周期于rhG_CSF注射24h后,WBC及Neu绝对值迅速上升,48h出现第1个高峰,d8出现第2个高峰,而对照周期化疗后WBC和Neu绝对值逐渐下降,始终低于治疗周期。WBC和Neu的最低值(WBC<4.0×109/L,Neu绝对值<2.0×109/L)的持续时间,以及化疗后d21WBC<4.0×109/L的病例数在治疗周期和对照周期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骨痛和感冒症状发生率分别为21%和16%,注射部位局部反应、皮疹、发热少见。结论:rhG_CSF可以促进化疗病人WBC和Neu的恢复,耐受性良好,可以作为肿瘤化疗中提高剂量强度的有效的辅助药。  相似文献   
67.
含顺铂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分析了接受含顺铂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的11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部分缓解29例,有效率25.9%;中位生存期8个月,1年、2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34.8%、8.9%、5.4%、1.79%。大剂量(50mg/m2~100mg/m2/次×1天)、中剂量(50mg/次×3天)及小剂量(20/mg~40mg/次×3天~5天)剂量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5.1%、31.6%及17.9%,大、中剂量组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小剂量组;中位生存期:大剂量组11个月、中剂量组5个月、小剂量组8.5个月,大、中剂量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中、小剂量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本文还提示;ⅢB期和Ⅳ期、鳞癌和腺癌的近期、远期疗效相同,部分缓解和稳定者的中位生存期较进展者明显延长(P<0.05)。  相似文献   
68.
吉粒芬在肿瘤化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观察吉粒芬(国产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防治肿瘤化疗所致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临床效果,应用吉粒芬预防和治疗41个化疗周期中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按吉粒芬剂量分为每天1次75μg和150μg两组,每组连续用药5~14d。全组包括吉粒芬75μg组预防用药23周期,治疗用药6周期;150μg组预防用药7周期,治疗用药5周期。结果表明,吉粒芬能有效预防和治疗肿瘤化疗所致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下降,降低其下降幅度和缩短其持续时间,为按期化疗提供了条件。150μg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优于75μg,结果显示,吉粒芬提升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基因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生白能)防治实体瘤化疗所致白细胞(WBC)和中性粒细胞(ANC)减少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分组、自身交叉对照方法,对57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成AB组和BA组。AB组第1周期化疗加生白能治疗(治疗组),第2周期单用化疗(对照组);BA组第1周期单用化疗,第2周期化疗加生白能治疗。有55例可做临床疗效分析。结果生白能可明显减轻化疗所致WBC和ANC下降程度,缩短WBC和ANC降至正常值以下的持续时间,促进WBC和ANC早日恢复,有助于化疗按期进行。主要不良反应有轻、中度发热,注射部位疼痛,骨骼肌肉疼痛,乏力和皮疹,一般可以耐受。结论生白能是一种有价值的化疗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70.
 转移性结直肠癌应用最多的靶向药物包括贝伐珠单抗和西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和西妥昔单抗均是单克隆抗体,作用靶点分别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转移性结直肠癌,无论是一线还是二线治疗,靶向药物联合化疗均可增加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靶向药物联合化疗增加肝转移灶的切除率。k-ras基因突变是西妥昔单抗的疗效预测因子。对于贝伐珠单抗目前尚无明确的疗效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