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7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 探讨CT诊断肾结核的临床效果,并对引起CT误诊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肾结核的32例患者分别行B超及CT检查,并与病理组织学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经病理组织学证实Ⅰ型肾结核 7例,Ⅱ型肾结核 8例,Ⅲ型肾结核 6例,Ⅳ型肾结核 6例,Ⅴ型 5例.CT诊断中Ⅰ型肾结核7例,Ⅱ型肾结核 6例,Ⅲ型肾结核 6例,Ⅳ型肾结核 6例,Ⅴ型7例,符合率为93.75%(30例).B超诊断证实Ⅰ型肾结核6例,Ⅱ型肾结核 8例,Ⅲ型肾结核 7例,Ⅳ型肾结核 7例,Ⅴ型 4例,符合率为81.25%(26例).与B超诊断相比,CT诊断符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中有2例(6.25%)患者出现误诊,1例将其诊断为肾囊肿,1例为假性动脉瘤合并脓肿误诊为结核.结论 对肾结核患者应用CT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肾结核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2.
43.
冯光 《广州医药》2012,43(2):57-60
目的了解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生率及其与阴道清洁度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湿涂片法对1175例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阴道清洁度和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检查。结果 BV阳性例数150例,其中清洁度Ⅰ~Ⅱ者17例,Ⅲ~Ⅳ133例;BV总阳性率为10.8%,其中阴道清洁度Ⅰ~Ⅱ者BV阳性率为3.2%,Ⅲ~Ⅳ度者为20.5%。Ⅲ、Ⅳ度BV阳性率明显高于清洁度为Ⅰ、Ⅱ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BV跟清洁度有密切关系,应把BV纳入妇科普查项目,尤其是清洁度Ⅲ~Ⅳ度的患者。  相似文献   
44.
冯光 《广州医药》2012,43(3):47-49
目的 通过电阻抗法、光学法测定血小板与参考方法比较,寻求一种理想的测定血液标本血小板数方法.方法 血小板降低组(PLT< 100×109/L) 20例,血小板正常组(100×109/L≤PLT≤300 × 109/L) 20例,血小板增高组( PLT>300×109/L) 20例,使用参考方法和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电阻抗通道、光学通道同时测定同一标本血小板数并以参考方法为准进行两两配对t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 电阻抗法和光学法的重复性试验CV值分别为2.84%和2.58%,两种方法重复性良好.血小板增高组(手工法:421.60±49.29;阻抗法:416.40±53.44;光学法:426.40±56.62)、血小板正常组(手工法:211.65±43.51;阻抗法:202.65±41.20;光学法:206.25±40.31)中3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降低组中阻抗法(61.80±23.63)与光学法(53.35±22.07)所测得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学法所测结果与手工法(52.95±20.48)相近.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光学法测定结果比电阻抗法更接近参考方法.结论 对于异常血液标本血小板数的检测,光学法比电阻法的准确性高,光学法为临床检测低值血小板标本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5.
目的评价中药AY注射液对吗啡依赖性小鼠、大鼠催促戒断的治疗作用.方法用扭体法、热板法致痛考察中药AY注射液镇痛作用,并且以剂量递增方法形成吗啡依赖模型,用纳洛酮催促戒断.结果中药AY注射液无显著镇痛效应,注射液大、中、小剂量(10.8g/kg、5.4g/kg、2.7g/kg)均能减轻小鼠注射纳洛酮后跳跃反应,但只有小剂量组可以减轻小鼠体重下降.结论中药AY注射液能明显抑制大鼠的戒断反应,其中中药AY注射液大、中、小剂量能明显抑制大鼠异常姿势、激惹、咬牙、流泪、腹泻、流涎等症状(评分值P<0.05~0.001);均能明显抑制大鼠体重下降(P<0.05~0.01).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合并髁部骨折的胫骨干复杂骨折(C2、C3型骨折)的外固定支架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4年6月至2008年6月通过手术治疗45例合并髁部骨折的胫骨干复杂骨折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累及踝关节19例,累及膝关节26例;手术采用简单内固定加外同定架固定及单纯外固定架固定.结果 45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28个月.功能满意39例(86.7%),可5例(11.1%),不满意1例(2.2%).结论 通过外固定支架的方法可使合并髁部骨折的胫骨干复杂骨折(C2、C3型骨折)最大限度地恢复胫骨与腓骨的相对长度、胫骨管状结构重建、关节面的平整、膝.踝关节面的平行对称关系,术后配合合理的康复锻炼,能使膝、踝关节功能达到最大的恢复.  相似文献   
47.
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4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10月~2008年1月用重建钢板治疗锁骨粉碎性中段骨折45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15例,骨折均为闭合粉碎性骨折,骨折部位均为中段及中外1/3段。结果:45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6~18个月,骨折均愈合,无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肩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无钢板松动、断裂和再骨折发生。结论:AO重建钢板设计合理,固定牢固,患者可行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理想内固定器。  相似文献   
48.
目的 分析死于脓毒症的危重烧伤患者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规律并阐明其意义.方法 回顾1990~2010年住院死于脓毒症的危重成年烧伤患者共31例(S组),排除意外死亡、入院早期死亡、应用胸腺肽或胸腺肽α1者;取同时间段内非死于脓毒症的危重成年烧伤患者16例作为对照组(C组).对死亡前15 d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及百分比、淋巴细胞计数及百分比、血小板计数进行分析.结果 S组淋巴细胞计数存在下降趋势,于死亡前第13、7、5、3、1 天显著低于正常值1.5×109/L;C组淋巴细胞计数无趋势性改变,于死亡前第11、7 天显著低于正常值;于死亡前第13、5、3、1 天,S组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低于C组;S组淋巴细胞计数与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r=0.33);S组淋巴细胞计数与血小板计数降低出现时间的早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死于脓毒症的危重烧伤患者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降低,可结合血小板计数降低作为反映病情危重程度和判断预后的指征.  相似文献   
49.
目的:建立并评价适合动脉内机械取栓的急性栓塞性脑梗死动物模型。方法:血流临时阻断凝血酶注入法制作急性栓塞性脑梗死模型,利用颅内动脉取栓装置行机械性取栓。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磁共振弥散成像(DWI)、经颅多普勒及病理检查来评价模型建立的效果,比较模型建立前后表观弥散系数(ADC)、大脑中动脉流速(Vmca)变化情况。结果:DSA显示制模的成功率为83%。栓塞6 h DWI显示梗塞灶,24 h病理检查TTC染色可见梗死区。取栓后颈总动脉再通率为80%,栓塞前后、取栓前后Vmca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取栓组与非治疗组6 h Vmc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取栓组ADC值呈上升趋势,非治疗组ADC值下降,两组24 h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模型稳定,重复性好,适用于颅内动脉取栓装置的实验研究和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50.
颅内转移瘤在临床上并非少见,其发生率约占颅内肿瘤的6.2%~10%[1]。长期以来,关于颅内转移瘤的分布区域及其与原发性肿瘤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直争论的问题。本文报道我院1986年5月~1994年3月间经CT和病理或手术证实的105例颅内转移瘤患者肿瘤的数量和所在部位进行分析,并对分布规律进行探讨。1资料与方法男65例,女40例,105例患者符合以下诊断条件:①原发性肿瘤明确者,脑实质内有1个或1个以上孤立性病变,呈高密度或等密度,增强后可见损害区有不规则环状增强或均一增强,合并有轻、中度水肿和占位效应。②原发性肿瘤不明确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