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7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0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9篇 |
口腔科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8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2篇 |
综合类 | 69篇 |
预防医学 | 4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10篇 |
中国医学 | 15篇 |
肿瘤学 | 6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5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探讨p73、p63在喉鳞癌(LS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喉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和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p73mRNA、p63mRNA在47例喉鳞癌组织、癌旁组织及14例正常喉组织中的表达。结果:p73在正常喉组织中不表达;在喉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4%(27/47)、29.8%(14/47),分别与正常喉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分化程度越低、TNM分期越晚、淋巴结转移率越高,则p73 mRNA表达越强(均P<0.05)。p63在喉鳞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1.5%(43/47)、93.6%(44/47)、分别与正常喉组织(5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63与喉癌临床病理特征无关。结论:p73表达有助于判断喉鳞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p63对LSCC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2.
用人喉癌手术切除标本建立了裸鼠移植瘤模型,已传至13代。原代移植成功率为66.7%,潜伏期30~70d;鼠间传代移植成功率为100%,潜伏期14~19d,生长稳定。经光学显微镜检查,各代移植瘤组织结构与原人喉癌组织基本一致。电镜检查证明,具有人喉癌特征,癌细胞间有大量桥粒,细胞浆中可见张力原纤维,有的张力原纤维与桥粒相连。细胞表面有较大的指状突,核膜较规则,胞浆中线粒体较多。 相似文献
33.
尿道损伤的后期并发症主要为尿道狭窄,术后的 定期尿道扩张是治疗或预防尿道狭窄的有效方法之 一。对于小儿尿道外伤患者,施行尿道扩张存在一定困 难,且往往要在全麻下操作。我们自1981~1991年应 用硅管诱导尿道扩张法,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8例均为男孩,年龄6~12岁,皆 为骨盆骨折后尿道断裂,入院时有排尿困难,导尿失 败,急诊行膀胱造瘘+尿道会师牵引术。 相似文献
34.
背景与目的:评估尿脱落细胞中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instability,MSI)在膀胱癌复发诊断中的价值及可能的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对60份膀胱癌术后随访尿液标本及20份正常对照标本进行微卫星不稳定性的检测。分析参数包括有无血尿、肿瘤数目、大小、WHO分级及5个微卫星位点标志物。结果:20例复发者中17例MSI阳性(85.00%),且15例为血尿标本,检测术后随访者尿脱落细胞中MSI诊断膀胱癌复发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报值分别为85.00%、82.50%及83.33%,MSI与肿瘤分级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MSI可以作为膀胱癌术后随访病人尤其伴有血尿者监测肿瘤复发的良好标志物。 相似文献
35.
内翻性乳头状瘤常好发于鼻腔及上颌窦。我们经治 1例发生于上颌窦、鼻腔 ,怀疑移行至中耳发生恶变并发生颅内及淋巴结转移者。检索近 5年国内杂志无类似病例报道。患者女 ,47岁。因左侧鼻塞 2年 ,伴间歇性流黄水样分泌物 ,涕中带血 1年 ,于 1996年 5月就诊。检查见左侧鼻腔充满粉红色乳头状肿物。取活组织检查 ,病理报告为左鼻内翻性乳头状瘤 (图 1)。全身常规检查未发现异常。在全身麻醉下行左鼻侧切开术 ,见左侧鼻腔、筛窦及上颌窦充满粉红色肿物。切除左鼻腔、上颌窦及筛窦肿物。病理报告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放射治疗 1个疗程 ,总剂… 相似文献
36.
门型Ⅰ+Ⅱ期生存率为77.6%,Ⅲ+Ⅳ期生存率为72.1%.结论 正确选择术式、手术切除范围和颈清扫方式以及适当的放疗可在保证喉癌部分切除术生存率的同时促进喉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探讨声门上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MS1)的蛋白表达以及BRMS1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70例声门上型喉癌组织原发灶、60例癌旁正常喉黏膜组织和44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灶中BRMS1蛋白的表达情况;甲基化特异聚合酶链反应(MSP)法检测上述组织中的BRMS1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情况,探讨BRMS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其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分析BRMS1蛋白表达及BRMS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与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颈部淋巴结转移等方面的相关分析。结果: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声门上型喉癌原发灶、癌旁正常喉黏膜组织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灶均有BRMS1蛋白表达,在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中BRMS1蛋白表达下调(P<0.05)。MSP法检测发现BRMS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在BRMS1蛋白低表达患者的原发灶中检测到34例BRMS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44例BRMS1蛋白低表达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灶中检测到32例BRMS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60例癌旁正常喉黏膜组织中均未检测到BRMS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在声门上型喉癌中BRMS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其基因表达下调密切相关(rs=0.66,P<0.05)。结论:声门上型喉癌组织中BRMS1蛋白表达下调。BRMS1蛋白表达下调与声门上型喉癌的P-TNM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和颈部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BRMS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声门上型喉癌组织中BRMS1基因表达下调相关,也可能是声门上型喉癌组织中BRMS1基因表达下调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的技术要点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30例,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26例,肾盂结石4例。6例曾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失败。结果:30例手术均成功,取净结石,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40~120 min。术中出血10~40 ml。术后住院时间5~9天。术后出现漏尿1例。术后4周拔除双J管。随访1~18个月,患者积水均减轻,未见输尿管狭窄发生。结论:后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是治疗肾盂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适用于结石较大、病程较长或其他方法治疗失败者,可代替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