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1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48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67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218篇
内科学   173篇
皮肤病学   38篇
神经病学   74篇
特种医学   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120篇
综合类   478篇
预防医学   232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71篇
  2篇
中国医学   189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目的 采用meta分析评价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用于预防全麻患者术中知晓的效果.方法 检索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Central)、Pubmed、Medline、EMBASE等数据库有关BIS监测与未应用BIS监测全麻患者术中知晓效果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应用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法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和资料提取,评价指标为术中知晓发生率.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5项研究,包括34181例患者,其中应用BIS监测患者17432例,术中知晓发生率0.132%;未应用BIS监测患者16749例,术中知晓发生率0.245%,BIS监测组与未应用BIS监测组术中知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麻醉方式不同进一步分析:在吸入麻醉中,应用BIS监测患者13288例,术中知晓发生率0.128%,未应用BIS监测患者13202例,术中知晓发生率0.113%,BIS监测组与未应用BIS监测组术中知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全凭静脉麻醉中,应用BIS监测患者4144例,术中知晓发生率0.145%,未应用BIS监测患者3547例,术中知晓发生率0.733%,BIS监测组术中知晓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应用BIS监测组(P<0.01).结论 监测BIS可预防全凭静脉麻醉患者术中知晓的发生,但不能预防吸入麻醉患者术中知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评价有机磷农药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的关系,为一级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检索1990年1月至2014年8月公开发表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PubMed和EMBASE关于有机磷农药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制定纳入和排除标准,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利用Review Manager 5.0软件计算有机磷农药的合并OR值及其95%CI,并对文献的研究人群和有机磷农药使用方式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最终共纳入9篇文献,5 833例研究对象,其中病例组1 404人,对照组4 429人。结果显示有机磷农药可增加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风险(OR=1.97,95%CI:1.60~2.44)。亚组分析显示亚洲人群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风险(OR=2.01,95%CI:1.52~2.66)高于欧美人群(OR=1.93,95%CI:1.39~2.67);使用单一有机磷类农药(OR=2.15,95%CI:1.60~2.88)比使用有机磷类农药的混配制剂(OR=1.82,95%CI:1.34~2.47)更易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结论 有机磷农药可能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危险因素。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减少有机磷农药的暴露,可以预防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54.
探讨在国家新医改和支持河南省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背景下,以及中原经济区建设突出"民生改善"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如何实现城市综合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级医疗的实现途径,逐步实现让城镇居民"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医疗目标。  相似文献   
55.
56.
目的基于扩展计划行为理论探究社区居民无偿献血意愿的影响因素,为采供血机构献血招募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简单随机抽样选择调查对象,采用预先编制的信效度良好的无偿献血意愿问卷进行调查,使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描述,使用AMOS 21.0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666份。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描述性规范、自我效能、态度、献血焦虑、预期后悔、自我认同、主观规范、既往献血次数、道德规范9个变量显著影响居民献血意愿,献血知识对居民献血意愿没有显著影响。结论在无偿献血宣传招募策略的制定过程中,针对献血意愿的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性的措施,有助于提高居民献血意愿。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互联网平台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创造新的健康教育模 式。方法:整群抽取2013年3-8月300例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按时间段分为两组进行前瞻性研究,对照组采用传统教 育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多媒体素材传到互联网关节登记系统或导入电脑,辅以视频教育,分析两组患 者知信行的变化关系,评价其对焦虑水平、满意度和术后并发症等的影响程度。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健康教育知 识、态度、行为依从性、满意度及并发症均优于对照组,术后焦虑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关节登记系统及电脑视频教育的应用可改变患者的知信行,降低患者焦虑水平,增加患 者满意度,具有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8.
膳食维生素 C 与 2 型糖尿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膳食维生素C摄入量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体检中心随机选取被体 检人员5 168名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维生素摄入水平分为5组,分别为第一五分位数组(Q1,n=1 033)、第二五分位数 组(Q2,n=1 034)、第三五分位数组(Q3,n=1 034)、第四五分位数组(Q4,n=1 034)、第五五分位数组(Q5,n=1 033); 根据是否有2型糖尿病分为2型糖尿病组(n=502)和非2型糖尿病组(n=4 666)。测量空腹血糖、身高、体质量、血压等指 标,利用食物频率调查问卷测量膳食维生素C摄入情况。运用方差分析、卡方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以及logistic 回归模型等统计学方法分析膳食维生素C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维生素C摄入水 平组的能量摄入、运动量、膳食纤维摄入、是否服用营养制剂、是否饮酒、学历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同时2型糖尿病组与非2型糖尿病组在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情况、维生素C摄入情况等方面,差 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校正年龄、性别、高血压患病情况、吸烟情况等相关因素后,以维生素C摄入水 平的最低分类(≤63.26 mg/d)作为参照,最高分类(>154.78 mg/d)的OR(95%CI)为0.610(0.428~0.870),维生素C摄入水平 的高低与2型糖尿病之间呈负线性关系(r=−0.029,P<0.05)。结论:膳食维生素C摄入与2型糖尿病之间存在负相关。  相似文献   
59.
选取2017年1月—12月于儿童牙科门诊配合全麻技术完成口腔治疗的患儿105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调查术后复诊原因。收集患儿术后口腔日常护理情况的资料。共调查348人次,术后复诊(448次)原因:定期复查368(82.14%)次,填充物脱落34(7.59%)次,口腔疼痛及其他不适46(10.27%)次。收集患儿术后口腔日常护理情况的资料发现,口腔健康知识掌握不佳主要表现为患儿精细饮食、偏甜食(28.16%),未正确进行口腔保健(25.00%)。对实施儿科全麻治疗的患儿应该重视治疗后的健康教育,指导家长进行有效的口腔维护,帮助患儿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60.
吸入性损伤在烧伤患者中较为常见,是烧伤患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烧伤休克和烧伤脓毒症的治疗均取得了巨大进步,烧伤患者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吸入性损伤所致的烧伤患者死亡率却无明显变化,且众多研究学者认为吸入性损伤诊断标准的缺乏以及预后评价手段的不足是造成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本研究主要针对近年来吸入性损伤诊断及预后评价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旨在为探寻更有效的吸入性损伤诊断标准及提高吸入性损伤预后效果提供思路与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