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今年来,全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人群日趋年轻化. 在上海,结直肠癌已从常见恶性肿瘤排行榜上的“老六”升至“老二”; 在广州,结直肠癌发病率10年上升了50%,已经成为第二大癌. 中医药是结直肠癌综合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贯穿病程始终,其优势主要体现在放化疗的解毒增效、预防术后复发转移、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在结直肠癌的病程中,某些特定的情境尤其适合中医药大展身手. 放化疗阶段 恶心呕吐——和胃补虚 在结直肠癌的放化疗中,患者最常出现的是恶心、呕吐、腹泻、脱发、全身乏力等症状,和胃补虚的中药能够防治这些症状,帮助患者顺利渡过放化疗难关.  相似文献   
62.
目的:建立原发性肝癌血瘀证量化标准(包括量化诊断标准和程度分级标准).方法: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以血瘀证辨证参考标准进行辨证,根据相关因素在血瘀证组和非血瘀证组中出现状况的差异对相关因素进行赋分,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量化诊断标准;然后对量化诊断标准进行检验;最后建立程度分级标准.结果:原发性肝癌血瘀证量化诊断标准为20分;量化诊断标准回归性和前瞻性检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在80%以上,阳性似然比分别为69.27%和28.7%;程度分级标准:轻度20~30分,中度31~42分,重度≥43分.结论:同以往建立的各种形式的血瘀证标准相比较,原发性肝癌血瘀证量化标准有以下几个特点:(1)符合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特点;(2)统计严谨;(3)相关因素赋分合理;(4)验证严格;(5)符合中医临床实际.  相似文献   
63.
沈丕安教授认为“温药和之”就是运用温和的药物对机体进行调和,尤其在肿瘤的中医治疗中,“温药和之”关键在于“和”。一方面有“温和”之意,即在肿瘤治疗中,要注意多运用温和的药物;另一方面,就是“调和”,即调节机体使其和谐之意。并从调和药性、调和胃气、调和脏腑三个方面阐述了“温药和之”在中医肿瘤治疗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对国内近10年心理弹性在癌症患者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 了解该领域研究现状、探索其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高级检索形式对2010-2019年中国知网数据库的相关文献进行主题精确检索,经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后,利用CiteSpace5.6.R3进行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结果]共纳入243篇期刊文献进行分析,心理弹性在癌症患者领域的研究大体上呈现较快增长;发文作者和发文机构形成了合作程度较高的小团体,但仅限于区域内合作,跨区域合作较少;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影响因素分析、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等个体特征的关系研究。 [结论]未来对于心理弹性在癌症领域的研究,应加强跨区域合作,聚焦高频词汇,了解其研究热点和趋势,为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提供理论支持,改善其生活质量,促进临床心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华蟾素联合Cape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将Ⅲb~Ⅳ期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CapeOX方案化疗2个周期,即第1天给予奥沙利铂每日130 mg/m2,每3周重复1次;第1天使用卡培他滨每日2 000 mg/m2,分2次口服,连用14 d,休息7 d,第22日重复,3周为1个周期;治疗组在化疗同时加用华蟾素注射液30 mL+5%GS 500 mL,每日1次,连用14 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43.75%和3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及消化道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Kamofsky评分改善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蟾素联合CapeOX方案与单纯Cape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客观疗效相近,但前者不良反应小,生活质量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66.
肠癌中医症状证候临床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肠癌中医症状证候的出现情况进行临床调查分析,明确常见的中医基本证候。方法:在对311例肠癌患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组织专家组对其进行辨证,参考统计学专家的意见对中医症状的出现情况和专家辨证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有37个症状的构成比超过了10%,其中乏力等12个症状的出现构成比超过了20%;正虚证候中,脾气虚、脾胃虚弱、阴虚(火旺)的构成比超过了20%,肝阴虚、肾阴虚、肺气虚、肾精亏虚的构成比超过了10%;邪实证候中,痰浊流注、血瘀、血热、肝气郁滞的构成比超过了20%,湿(痰)浊内生、湿热内蕴、胃肠积热的构成比超过了10%。结论:脾气虚、脾胃虚弱、阴虚(火旺)、肝阴虚、肾阴虚、肺气虚、肾精亏虚、血瘀、血热、肝气郁滞、湿(痰)浊内生、湿热内蕴、痰浊流注、胃肠积热14项证候为肠癌常见中医基本证候。  相似文献   
67.
建立大肠癌脾气虚证辨证量化标准。 方法:在对311例大肠癌患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组织专家组对其进行辨证,根据各相关中医症状在脾气虚证组和非脾气虚证组中出现状况的差异对这些症状进行赋分;根据专家辨证的结果,应用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的方法选择最佳诊断阈值从而建立量化辨证标准;以专家组统一辨证作为金标准对建立的量化标准进行回顾性检验。 结果:结合专家意见,分析了所有可能与脾虚证相关的中医症状,确定乏力等28个中医症状为大肠癌脾气虚证的候选相关因素;经列联表分析,乏力等11项中医症状在脾气虚证和非脾气虚证中出现频次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这11项中医症状作为logistic回归分析的变量进行筛选,最后确定乏力、神疲、便溏、纳呆为大肠癌脾气虚证的相关中医症状;应用条件概率方法换算,这4个症状的赋分分别为16、11、4、8;经ROC方法分析,确定量化辨证标准为≥13分;回顾性检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在80%以上,阳性似然比为9.89。 结论:建立的量化标准较符合大肠癌的临床特点和中医辨证的临床实际。  相似文献   
68.
目的 观察健脾解毒方对晚期大肠癌同时性转移和异时性转移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确诊的晚期大肠癌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病理类型、组织分化、转移部位、既往治疗史、既往病史、确诊时间、复发转移时间、死亡时间,确诊6个月内出现转移为同时性转移,确诊6个月后出现转移为异时性转移。根据是否服用健脾解毒方将入组患者分为健脾解毒方组和对照组,同时性转移患者分为健脾解毒方1组和对照1组两个亚组;异时性转移患者分为健脾解毒方2组和对照2组两个亚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平衡组间协变量,以生存时间为主要结局指标。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比较健脾解毒方组和对照组患者生存时间及亚组患者生存时间,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协变量(年龄、性别、肿瘤原发部位、分化级别、病理类型、转移部位、手术史、化疗史、合并症)对晚期大肠癌患者的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 匹配前共纳入874例患者,匹配后纳入770例,其中同时性转移患者290例(健脾解毒方1组130例,对照1组160例),异时性转移患者480例(健脾解毒方2组262例,对照2组218例)。健脾解毒方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8个月,对照组为30个月,死亡风险比H...  相似文献   
69.
目的:通过共培养模型,验证结肠癌相关性Breg细胞促进淋巴管生成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利用结肠癌细胞CT26及MC38与B细胞构建共培养模型,诱导结肠癌相关性Breg细胞,流式细胞术鉴定CD19+IL-10+Breg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结肠癌相关性Breg细胞条件培养基中VEGF-A、VEGF-C和VEGF-D的分泌水平。利用划痕实验及管腔形成实验检测Breg条件培养基干预后淋巴结内皮细胞SVEC4-10的迁移及管腔形成能力。结果:与24h共培养体系相比,BregCT26诱导组[(4.90±0.05)%vs.(27.63±1.12)%]和BregMC38诱导组[(5.85±0.86)%vs.(24.27±2.27)%]在48 h共培养体系中能诱导更多的Breg细胞,且结肠癌相关性Breg诱导组VEGF-A和VEGF-C的表达水平与空白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管腔形成实验及划痕实验结果表明,结肠癌相关性Breg细胞能增强SVEC4-10的成管和迁移能力。结论:在肿瘤微环境中,结肠...  相似文献   
70.
癌毒是肿瘤发生和传舍(转移)的根本,贯穿肿瘤发生、发展的全过程。痰、湿、瘀等诸邪搏结、合酿癌毒是癌毒产生的病机。癌毒致瘤的核心病机涉及“正气亏虚” “痰瘀郁毒”。“络虚失约” “癌毒挟邪” “经络传舍”涉及癌毒传舍的核心病机。扶正抗癌是防治癌毒及肿瘤转移的治则;重视通络祛毒治法;重视复方大法、多法联用;重视“先安未受邪之地”的治未病思想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