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篇
  2篇
中国医学   117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比较不同中药含药血清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刺激LPAK抗肿瘤活性,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初步的实验依据.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获得PBMC,采用多种细胞因子诱导,获取DC及LPAK,采用中性红摄入比色法检测肺瘤平膏及其拆方含药血清干预DC LPA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活性的不同.结果 LPAK∶Tumor(L∶T)为10∶1或5∶1组时,各中药组DC诱导的LPAK细胞,杀伤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内杀伤活性比较,即L∶T(10∶1)与L∶T(5∶1)比较,解毒组、空白DC对照组、T+ LPAK组,P<0.05,余各组比较,P>0.05;肺瘤平膏组、益气组、活血组在L∶T为5∶1与10∶1时,诱导LPAK的杀伤活性基本相同.结论 肺瘤平膏、活血药、益气药可不同程度增强DCLPAK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而解毒药则对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2.
目的:评价康力欣胶囊联合辨证中药维持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9例经过一线标准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或稳定的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将符合标准患者按1∶1比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5例)应用康力欣胶囊联合辨证中药维持治疗,对照组(34例)单用辨证中药维持治疗,观察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7个月和5个月,治疗组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优于对照组(P=0.023)。结论:对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康力欣胶囊维持治疗能延长患者PFS,辨证中药联合康力欣胶囊口服可作为晚期结直肠癌维持治疗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83.
火郁发之是对"气机壅塞,郁结生热"的病机及"清、透"治法的凝练概括。"火郁"为无形之火被有形之邪所隔而不得正常发越,"发之"则是针对气机壅塞不通之所在,以清宣、透散、升发、疏导等治法分而论之。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乃火毒之邪与痰瘀等癌肿毒邪内外相合而成,热毒内伏郁遏气机,阳气不得宣发,故具有气机郁闭、怫热郁结的病机特点。本文宗"火郁发之"之旨,开拓论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新思路。放疗初期急以清宣透热,放疗中期缓以升阳泻火,放疗后期虚以伏火滋阴,疏布气机祛其壅塞,直切病机以证立方,并结合临床验案进行阐释,以期指导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84.
采用非放射性标记DNA技术,检测宫颈鳞癌、宫颈不典型增生和正常宫颈石蜡包埋组织中HPV16DNA,阳性率分别为63.2%、35.7%,20.8%。宫颈癌患者HPV16阳性率高于其它两组(P<0.001),宫颈不典型增生Ⅲ级病变的患者中HPV16DNA阳性率高于Ⅰ、Ⅱ级病变。结果提示:HPV16感染与宫颈瘤的发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5.
目的分析消癥止痛外用方对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及作用特点。方法将纳入研究的中晚期癌痛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消癥止痛外用方+三阶梯疗法)64例和对照组(单纯三阶梯疗法)60例,两组基础治疗均相同,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后24h记录患者疼痛强度、药物起效时间、持续止痛时间、最佳止痛时间、疗效持续时间。结果两组总体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癥止痛外用方组的起效时间、最佳止痛时间短于单纯三阶梯口服药组(P〈0.001)。消癥止痛外用方对癌痛的不同部位的疗效不同,对胸胁部疼痛的疗效最好,其次为背部、四肢部、腹部,对骨转移所致腰部疼痛的疗效最差,对中度疼痛的疗效高于重度疼痛的疗效,而且疗效持续时间亦大于重度疼痛(P〈0.05)。消癥止痛外用方平均疗效持续时间约为8天。结论消癥止痛外用方配合三阶梯口服药与单纯三阶梯口服药相比,可获得协同作用,止痛起效时间短,达到最佳止痛时间短,且对疼痛部位表浅相对固定的胸胁部、背部有较好的疗效,而对体表部位不固定的内脏疼痛局部用药效果相对略差,对骨转移引起的腰痛效果最差,对中度疼痛的疗效高于重度疼痛,而且疗效持续时间亦长于重度疼痛。  相似文献   
86.
中医药治疗肿瘤理念及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杰  林洪生  侯炜  花宝金 《中国肿瘤》2010,19(11):735-738
目前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正在进入循证医学、个体化、规范化的时代,基础研究也日益深入到细胞、分子基因水平,但在治疗理念、疗效评价体系、中医基础理论等方面仍存在限制肿瘤中医学科研究发展的问题。文章从中医个体化的治疗理念,包含存活细胞、总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的疗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和中医肿瘤基础理论凝练等方面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策略进行了一定探讨。  相似文献   
87.
目的:筛选黄连-吴茱萸配伍对胃癌治疗的主要活性成分,预测两者共同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建立药物活性成分-靶基因网络,进一步探讨药对黄连-吴茱萸对胃癌治疗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筛选黄连-吴茱萸的潜在活性化学物质,借助基因组注释(Genecards)数据库平台,预测和筛选胃癌的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3. 7. 1)软件,构建"药物-活性化学物质-疾病-作用靶点"网络图,借助String数据库平台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最后利用Bioconductor平台和R语言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基因相互作用(KEGG)通路分析。结果:通过筛选,得到黄连的潜在活性成分14个,吴茱萸的潜在活性成分15个,共涉及与胃癌相关作用靶点127个。黄连-吴茱萸-胃癌共同靶点33个,主要通过调控PTGS2,PTGS1,AR,RXRA,NOS2等靶基因及细胞凋亡,p53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IL)-17信号通路等发挥对胃癌的治疗作用。结论:黄连-吴茱萸对胃癌的治疗作用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阐明了药对黄连-吴茱萸对胃癌治疗的作用机制与物质基础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88.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人参-黄芪治疗肺癌潜在靶点和机制。方法:通过传统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筛选人参、黄芪活性成分和靶基因。使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 Cards)获得肺癌相关基因。使用Cytoscape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使用STRING下载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PPI)数据,利用插件Centi Scape筛选PPI核心基因。使用R软件进行关键靶基因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17个人参,16个黄芪活性成分,50个人参,95个黄芪治疗肺癌的靶基因,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筛选出38个PPI核心基因。GO功能富集显示人参-黄芪生物学过程和功能集中在核受体功能、转录相关功能、泛素化、细胞凋亡等。KEGG通路富集显示,人参-黄芪治疗肺癌主要涉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细胞凋亡、肿瘤坏死因子(TNF)等信号通路。结论:通过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从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阐释人参-黄芪作为对药治疗肺癌的作用机制,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9.
采用非放射性标记DNA技术,检测宫颈鳞癌、宫颈不典型增生和正常宫颈石蜡包埋组织中HPV16DNA,阳性率分别为63.2%、35.7%、20.8%。宫颈癌患者HPV16阳性率高于其它两组(P〈0.001),宫颈不典型增生Ⅲ级病变的患者中HPV16DNA阳性率高于Ⅰ、Ⅱ级病变。结果提示:HPV16感染与宫颈瘤的发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0.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自然流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自然流产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聚合酶链试验(PCR)检测39例自然流产患者(流产组)血清中HCMV-IgM及外周血、胎儿组织中HCMV-DNA,并选择23例人工流产孕妇做对照组。结果 流产组患者血清中HCMV-IgM、外周血、胎儿组织HCMV-DNA阳性率分别为38.46%、43.58%、33.33%.对照组分别是8.69%、8.69%、4.31%.两者比较差别有显着性意义(P<0.05).结论 HCMV感染是引起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