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0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科学   351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2篇
肿瘤学   84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21.
背景:相邻近节段病是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后的一种长期并发症,在近些年逐渐受到重视,其发病原因主要有手术邻近节段活动度增大、椎间隙高度丢失、椎间盘内压过高等多方面因素。在实际临床中,颈椎非融合与融合手术相比,是否能有效降低相邻近节段病的发生率,目前还没有明确定论。
  目的:系统评价颈椎融合和非融合治疗对相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
  方法:检索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Medline、PubMed、Embase和Cochrane等数据库中关于比较颈椎融合与非融合技术修复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比两种修复方法对相邻近节段病的影响,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利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局指标为术后因相邻近节段病行二次手术。
  结果与结论:经过筛选,5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共有1602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因颈椎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785例,椎间盘置换817例。1066例患者完成了所有随访,总随访率为66.54%,其中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患者494例,椎间盘置换患者572例,共有68例因相邻近节段病接受了二次手术,总二次手术率为6.38%(68/1066),其中椎间盘置换后28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后40例。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等级均较高,5篇文献评价等级均为A级,且异质性较小(I2=14%)。Meta分析结果显示,颈椎非融合术后相邻近节段病的二次手术率低于融合手术,差异有显著性意义(OR=0.58,95%CI:0.35,0.96)。提示颈椎融合术后相邻近节段病的二次手术率高于非融合治疗,融合手术所造成的颈椎生物力学改变对相邻近节段病发生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2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高强度聚焦超声对兔离体腰椎间盘的生物学效应。方法取6例剥离软组织的兔腰骶段脊柱标本(L1~S1)。将频率为9.6MHz、脉冲1 000Hz、剂量5W、焦距4mm的高强度聚焦超声从正前方聚焦于6例脊柱的L1S1椎间盘,各持续3、6、9、12、15、18min。此过程中,用热电偶针监测前方纤维环处与髓核交界处、HIFU焦点处、后方纤维环与髓核交界处、椎管内脊髓前表面的温度。结果 HIFU辐照过程中,监测点的温度逐渐升高,但升高的速度逐渐下降。HIFU在椎间盘前、后方纤维环处都能提供50℃以上的高温,并持续6min以上;焦点处能提供80℃以上的高温,并持续6min以上。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在椎间盘纤维环内可以提供足够高的温度,灭活纤维环内神经感受器可使髓核溶解、变性、萎缩,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潜在方法。  相似文献   
623.
[目的]分析一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型、前路椎间减压、自锁式椎间融合器自体植骨椎间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2006年9月~ 2008年4月,采用一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型、前路椎间减压、自锁式椎间融合器自体植骨椎间融合术连续治疗脊髓型颈椎病52例;前路椎间减压单节段23例、双节段29例.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的JOA评分,在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椎间隙高度、椎间前凸角、颈椎前凸角的变化.[结果] 52例共随访24~40个月(平均30个月).52例患者在术后2周内均感到神经症状明显好转;没有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6个月随访时,所有患者主诉四肢感觉、肌力、活动均较前明显改善,颈椎X线检查可见椎间已融合,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完好,无融合器移位、下沉、断裂发生.平均JOA评分由术前(7.3±0.5)分,提高到术后6个月(14.1±0.7)分,术后12个月(14.7±0.6)分,术后24个月(14.9±1.2)分;术后6个月随访时的JOA评分改善率:优21例,良25例,可6例,术后12个月及术后24个月时的JOA评分改善率与术后6个月无明显改变.[结论]采用一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型、前路椎间减压、自锁式椎间融合器自体植骨椎间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能获得颈髓前后方的充分减压及满意的临床疗效,能获得满意的颈椎曲度、稳定性重建及椎间融合.  相似文献   
624.
同种异体半月板联合骨软骨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预  刘玉杰  侯树勋 《中国骨伤》2012,25(10):852-855
目的:探讨新鲜同种异体半月板骨软骨联合移植治疗胫骨平台毁损伤后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A、B、C3组,各12只。A组行右膝内侧半月板连同胫骨平台骨软骨移植,克氏针交叉固定骨块。B组行右膝内侧半月板移植,左膝内侧半月板取出制备新鲜冷冻半月板。C组行左膝内侧新鲜冷冻半月板移植。术后4、8、12周分批取材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和胫骨平台软骨氨基己糖(GAG)测定。结果:12周时A组移植胫骨平台软骨与B、C组半月板移植术后的内侧胫骨平台软骨氨基己糖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组移植的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半月板移植的纤维软骨细胞数多于C组。结论:新鲜同种异体半月板骨软骨联合移植能修复胫骨平台毁损伤。  相似文献   
625.
目的采取回顾分析的研究方法,探讨椎间盘造影术在腰痛融合邻近正常椎间盘的诊断价值。方法53例因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行椎间盘切除和后路椎间融合术的患者,手术前行椎间盘造影时,不包括邻近融合节段的正常椎间盘。所有的患者随访35.6个月(24—80个月)。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53例患者中49例临床效果优良,随访2年以上,38例患者无任何症状。15例患者在渡过21个月的无症状期后出现疼痛复发,采用腰椎MRI和椎间盘造影复查。结果MRI发现15例患者中的8例出现了邻近节段椎间盘的退变,而此8例中仅有1例(2%)经过MRI和椎间盘造影同时证实该节段为疼痛的原因,从而再次进行融合手术。结论术前MRI上表现为正常的相邻椎间盘在椎间融合术后不容易变成病变节段,因此没有必要常规在术前为了排除病变节段而行相邻于拟融合节段的正常椎间盘的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626.
目的:以化学去细胞同种异体坐骨神经移植修复犬坐骨神经的粗大和长段缺损,观察其近期神经电生理恢复。方法:12犬随机分成去细胞神经移植组(实验组)和自体神经移植组(对照组)各6犬。右侧坐骨神经造成5.0cm长缺损,以两种神经移植物桥接修复。术后6个月行神经电生理观察,包括小腿三头肌运动诱发电位、神经移植段运动传导速度、感觉诱发电位等。结果:①方波(1.0~2.0mA,0.1ms,1.0Hz)刺激移植段近侧神经,均在小腿三头肌上记录到运动诱发电位曲线。②神经移植段运动传导速度,实验组平均为47.2m/s,对照组为60.9m/s,正常值为122.0m/s。③方波(5.0~10.0mA,0.2ms,1.9Hz)刺激胫神经远端,均在颅顶部记录到感觉诱发电位曲线;两组动物的感觉恢复程度相似,但均不及正常侧。结论:化学去细胞神经同种异体移植修复犬坐骨神经长段缺损,术后6个月近期感觉及运动传导功能恢复与自体神经移植相似。  相似文献   
627.
目的探讨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适应证。方法由同一术者对127例包含型颈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髓核成形术。其中男81例,女46例,平均年龄为49岁。采用症状缓解率(VAS评分)和病患主观满意度分级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4~31个月,平均18个月。末次随访时,临床症状以颈肩痛及上肢放射痛为主者主观满意度的优良率达74%;MRI上以侧方突出为主者主观满意度的优良率达76%。结论临床结果显示,严格选择以下情形,应用髓核成形术治疗包含型颈椎椎间盘突出可以提高临床疗效:①严重颈肩痛伴明显上肢放散痛。②MRI上却以侧方小的突出为主。③颈椎开放手术的围手术期治疗。  相似文献   
628.
目的:分析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MRI上L4,5小关节积液和X线上矢状位腰椎动力位不稳的相关性.方法:2006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行腰椎MRI和站立位过伸过屈X线检查的98例L4,5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在轴状位MRI T2像上测量L4,5小关节积液和站立位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影像评估腰椎不稳.记录L4,5小关节积液大小和动态不稳滑移参数.统计学分析是否小关节积液与腰椎动态不稳存在关系.结果:98例患者中,33例在站立位过伸过屈位X线片出现L4,5动态不稳,65例没有出现动态不稳.24例(73%)动态不稳患者出现小关节积液,平均滑移参数是11.6%(0%~32%),平均小关节积液数值是1.98mm(0~6.28mm).22例(34%)没有出现动态不稳患者例出现小关节积液,平均小关节积液数值是1.02mm(0~4.36mm).小关节积液大小与腰椎动态不稳存在联系,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MRI上出现小关节积液信号提示腰椎退行性动态不稳,小关节积液量与腰椎动态不稳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