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5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观察颞底内侧区后部小脑上经小脑幕入路手术的显露范围、解剖结构及其位置关系,拟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5具(10侧)国人男性尸头标本,模拟颞底内侧区后部小脑上经小脑幕入路,于手术显微镜下观察经该入路手术的显露范围、解剖结构,以及颞底内侧区后部脑沟、脑回和动静脉之间的解剖关系.选择3例颞底内侧区后部肿瘤患者,施行小脑上经小脑幕入路手术,观察手术疗效及预后.结果 小脑上经小脑幕入路手术可直接到达颞底内侧区后部,显露海马旁同后部、舌状同前部、梭状回及大脑后动脉P3段及其颞下分支.5具(10侧)尸头标本均存在鼻状沟和侧副沟,但是二者不连续,鼻状沟于前部将海马旁回与梭状回分开,侧副沟于后部将二者分开,前距状沟将海马旁回与舌状回分开,扣带回峡、舌状回前部分别与海马旁回后部汇合,枕颞沟将梭状同与颞下回分开.颞底内侧区后部主要山大脑后动脉颞下分支供血,其中3具(4侧)自大脑后动脉P2段发出颞下总动脉,后者发出颞下前动脉和颞下后动脉供应颞底;2具(2侧)自大脑后动脉P2段发出颞下中动脉和颞下后动脉供应颞底;3具(4侧)自大脑后动脉发出海马动脉、颞下前动脉和颞下后动脉供应颞底.静脉均引流入基底静脉.3例星形细胞瘤患者施行小脑上经小脑幕入路颞底内侧区后部肿瘤切除术,完全切除肿瘤,疗效满意.结论 小脑上经小脑幕入路手术能够较好显露颞底内侧区后部解剖结构,熟练掌握该人路的解部学知识有助于处理颞底内侧区后部病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位间置搭桥术在颅内复杂动脉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2年9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神经内外科及神经康复临床学院神经外科用原位间置搭桥术治疗的1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动脉瘤分别位于大脑中动脉(MCA)14例,大脑前动脉(ACA)2例,小脑后下动脉(PICA)1例,大脑后动脉(PCA)1例;间置移植血管分别取自桡动脉(RA)14例,颞浅动脉(STA)3例,枕动脉(OA)1例;所有患者均行动脉瘤切除后端-端吻合原位间置搭桥,其中间置血管形态为I型13例,V型3例,Y型2例。术后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CTA复查,采用格拉斯哥结果量表(GOS)评估患者预后,并定期采用门诊、电话或网络随访。结果 2例患者术后出现偏瘫;1例出现短暂的失语,3个月后完全恢复;其余15例患者未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术后DSA检查结果显示,1个吻合口术后重度狭窄,其余吻合口及移植血管均通畅,所有动脉瘤均未显影;随访3~89个月,无动脉瘤复发,GOS评分5分16例,3分2例。结论原位间置搭桥技术是治疗部分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正>患者男性,37岁。主因头痛、视物模糊7 d,于2012年6月26日入院。患者入院前7 d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额部疼痛、视物模糊,无言语和肢体症状,无恶心、呕吐、抽搐、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当地医院排除眼科疾病,遂至我院就诊,头部MRI检查显示左侧颞枕叶梗死,为进一步诊断与治疗收入院。既往糖尿病10年,口服格列齐特,平时未规律监测血糖。否认高血压、冠心病、胃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病等传染病病史,否认手术史、外伤史。无家族遗传性疾病病史。吸烟10余年(3~4支/d),偶饮酒。  相似文献   
14.
颅内浆细胞肉芽肿(附五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浆细胞肉芽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我院1997年1月至2002年3月收治的5例颅内浆细胞肉芽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病人,2例位于左顶叶,余3例分别位于右颞叶、右额叶和枕骨大孔区,头CT显示为高密度,MRI为长或等T1、长T2信号,注射造影剂后明显增强。术前诊断为脑转移瘤、脑囊虫病、脑脓肿和脑膜瘤,术后经病理和免疫组化染色发现肿物主要由3种成熟的细胞组成,即浆细胞、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以浆细胞为主,浆细胞胞浆内κ、γ轻链均呈阳性表达。手术切除后给予激素治疗,预后良好。结论 颅内浆细胞肉芽肿少见,易引起误诊,免疫组化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手术切除和激素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脑动脉瘤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特征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为动脉瘤的病因研究提供线索。方法 脑动脉瘤标本18例,将3例尸检的Willis动脉环血管标本作为对照,切片做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growth factor,bFGF)的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记录染色部位,并对染色的强度进行分级,计算阳性指数。结合病变特点和临床特征,统计分析VEGF在动脉瘤中的表达与动脉瘤的大小、患者年龄、Hunt-Hess分级以及和bFGF表达的关系。结果 3例Willis动脉环均无VEGF和bFGF染色,而动脉瘤的VEGF和bFGF染色阳性率分别为88.9%(16/18)和55.5%(10/18)。经统计学分析,动脉瘤壁的中膜和外膜VEGF表达阳性率较内膜阳性率高(X2=9.94,P<0.05);VEGF在动脉瘤壁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动脉瘤的大小、Hunt-Hess分级无关(P>0.05)。VEGF较bFGF的表达阳性率高(X2=4.985,P<0.05)。结论 VEGF可能与动脉瘤的增长和结构的维持有关。动脉瘤的发生、生长和破裂是个复杂的过程,VEGF可能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术前功能组织三维可视化及功能信息引导下无框架立体定向导航技术于脑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拟行立体导航的中央沟附近脑肿瘤患者随机分配到功能导航组及普通导航组,各30例。功能组所有患者均行术前功能组织定位,并将信息导入神经外科导航仪行术中功能区导航。普通导航组患者术中未加入功能信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肿瘤切除率、运动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术后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结果 功能导航组均于术前完成功能组织可视化,且于术中成功标定肿瘤、中央沟及运动区。术中功能信息在开颅前(辅助设计皮瓣;确定骨窗位置及大小,减少骨瓣大小;确定肿瘤和运动区投影的边界及相互关系;确定肿瘤手术切除的方向和深度)及开颅后(打开硬膜前、后实时导航功能区与病变的位置;确定病变及运动区相对位置的术中超声定位,修正由于脑脊液流出、肿瘤塌陷所致的功能区及病变的移位)均起到明显效果。随访结果显示:在手术疗效(u =2.646, P=0.008)、肿瘤切除率(?2 =7.200, P<0.01)、患者术后运动功能改善情况(u =2.231, P=0.026)及术后生存质量(KPS评分 uc=2.664, P=0.008; Zubrod-ECOG-WHO评分 uc =2.135, P=0.033)等方面,功能组均优于普通组。结论 应用术前功能组织可视化辅助手术计划,实施术中功能信息引导下的神经导航技术,结合术中超声的准确定位,能够正确判断脑功能区与病变的关系,使手术方案个体化,实现在尽可能保护功能区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切除肿瘤的目的,提高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巨大动脉瘤是指直径超过25mm的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5%~7%,有人报告可达到20%以上。按其生长部位有手术指征的死亡率占5.6%~37.5%,各家报道不一。但亦有相当一部分生长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椎动脉颅颈交界处等部位,,手术风险难度极大,死亡率相当高为此笔者对此类病例通、。,过瘤内GDC或瘤内 载瘤动脉或单纯载瘤动脉可脱球囊闭塞等方法,成功治疗了例巨大型动脉瘤患者,现报告如下。4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例,女3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57岁,平均54岁。1.2临床表现病史最短1d,最长5年;4例患者均有头痛病史视力改变者例肢体面部麻木者例,2,、…  相似文献   
18.
导航手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航辅助下的神经外科手术是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虽然20世纪90年代才逐渐发展起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甘新月异的发展,无疑会极大地推动神经外科技术的进步。导航技术是由立体定向手术、数字化扫描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显微外科技术等的最新进展综合发展而来的,是一种人工智能化的神经外科手术辅助系统,它使神经外科手术的定位更精确,术中精细测量变得非常简单,误差降低到最小,减少手术时间和侵袭性。  相似文献   
19.
陈伟  佟小光 《山东医药》2013,(38):54-56
目的 评价颈动脉内膜剥脱(CEA)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择颈动脉硬化狭窄患者21例,其中有慢性脑缺血症状8例,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用(TIA)8例,无症状3例,支架后再狭窄2例,术前均行彩色超声波显像、DSA动脉造影或CTA和MRA扫描检查,颈动脉狭窄程度65% ~93%;在全麻下行CEA,术中均未放置动脉转流管.采用CEA方法进行手术治疗,回顾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21例患者均行CEA术,术后CTA示狭窄段成形良好,术后随访3 ~ 20个月,临床症状消失16例,明显改善4例,留有轻度慢性脑缺血症状者1例.结论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近期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手术指征较为严格,需严格掌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血流重建方法治疗复杂前循环动脉瘤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7年4月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4例复杂前循环动脉瘤患者(共29个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根据动脉瘤的位置选择不同的血流重建方式,其中行颈内动脉闭塞+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8例,颈内动脉缩窄+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2例,颈外动脉-桡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8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切除+桡动脉原位吻合术4例,颌内动脉-桡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动脉瘤孤立术2例。观察吻合血管通畅情况及术后并发症,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的预后。 结果2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血流重建,术中吻合血管通畅。6例术后出现脑梗死,其中1例死亡。23例患者术后随访3~68个月,随访期间未见动脉瘤复发或破裂出血。所有患者吻合血管均通畅,动脉瘤均缩小或消失。mRS评分为0分18例(78.3%),1分3例(13.1%),3分1例(4.3%),6分1例(4.3%)。 结论对于复杂前循环动脉瘤,根据动脉瘤的位置和侧支循环代偿情况,选择合适的血流重建方式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