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5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52.
53.
目的 获得重组HBx蛋白,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Bx抗体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克隆HBVX基因构建PET32a-HBX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和纯化HBx蛋白,用该重组蛋白建立检测抗-HBx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采用该ELISA分别检测正常人组、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细胞癌组患者血清中的抗-HBx抗体。结果 获得具有免疫原性的HBx融合蛋白;ELISA检测表明,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细胞癌组的抗-HBx抗体的水平均高于急性肝炎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在这三组之间,慢性肝炎组高于肝硬化组和肝细胞癌组,差异具有显著性,肝硬化组和肝细胞癌组的抗-HBx抗体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HBV患者血清中抗-HBX抗体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一种特异性抗体,是HBV感染的血清学指标之一,可以反映乙型肝炎肝炎患者病情的变化。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山萘酚对人类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山萘酚孵育HepG2细胞24 h后选取最佳药物浓度100μmol/L,再以不同的时间孵育HepG2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定量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LDH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蛋白印记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山萘酚对HepG2细胞凋亡有诱导作用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当山萘酚作用于HepG2细胞24 h后,随着山萘酚浓度的增加,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细胞凋亡率逐渐增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作用于HepG2细胞24 h后浓度为100μmol/L的山萘酚,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60.58±3.74)%vs(100±2.28)%,P0.0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16.43±0.07)%vs(0.68±0.09)%,P0.0001]。经蛋白印记检测,在山萘酚孵育HepG2细胞24 h的情况下,随着山萘酚浓度的增加,凋亡因子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当山萘酚浓度为100μmol/L时,随着山萘酚作用于HepG2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率也呈逐渐升高趋势。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浓度为100μmol/L的山萘酚作用于HepG2细胞24 h后,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59.36±3.09)%vs(100±2.28)%,P0.0001],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16.71±1.12)%vs(0.35±0.01)%,P0.0001],随着时间延长,Cleaved-caspase3表达增加。结论山萘酚对于人类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的凋亡具有诱导作用,呈剂量-时间依赖性。表明高浓度山萘酚可通过促进凋亡因子Cleavedcaspase3的表达诱导HepG2细胞凋亡,从而拥有潜在的抗肝癌活性作用。  相似文献   
55.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是从整体水平对蛋白质进行研究的一门重要学科。蛋白质组学技术为开展HCC研究建立了新的技术平台并已经做了大量工作,筛选出有潜在价值的用于HCC诊断和预后的蛋白及发现新的治疗药物靶点,为HCC的诊断和治疗带来新的机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核心技术之一。作者拟从MALDI—TOF-MS技术在肝细胞癌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6.
在病理条件下,未折叠蛋白或者错误折叠蛋白在内质网内的大量聚集,影响内质网的稳态和正常功能,引发未折叠蛋白反应,称为内质网应激。研究表明,内质网应激对细胞凋亡、炎症反应以及病毒复制都有影响,因此参与各种肝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重点对内质网应激和病毒性肝炎的关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7.
肝细胞癌(HC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但目前针对HCC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生物标志物检测尚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循环肿瘤DNA(ctDNA)是存在于血液循环之中有高度肿瘤特异性的DNA分子, 它属于循环游离DNA(cfDNA)的一部分, 起源于癌症患者的原发性肿瘤或转移灶。目前, 随着下一代测序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及对HCC遗传学或表观遗传学的充分了解, 使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分析ctDNA突变和甲基化情况。通过对ctDNA突变和甲基化情况不断地探索和挖掘以及检测方法的不断创新, HCC诊断和预后在特异性和敏感性方面能够得到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山奈酚对D-氨基半乳糖(D-Ga IN)/脂多糖(LPS)诱导小鼠急性肝衰竭(acute hepatic failure,AHF)的干预作用。方法 37只C57 BL/6小鼠按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AHF模型组(13只)、山奈酚干预组(14只)。AHF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D-Ga IN(700 mg/kg)/LPS(10μg/kg),作用6 h,建立AHF模型;山奈酚干预组小鼠于建模前2 h尾静脉注射5 mg/kg的山奈酚,后腹腔注射D-Ga IN(700 mg/kg)/LPS(10μg/kg),作用6 h,建立AHF模型。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检测血清ALT、AST水平,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肝脏组织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 mRNA表达,检测NF-κB通路相关分子表达及肝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AHF模型组比较,山奈酚干预组小鼠的生存率提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HF模型组血清ALT和AST水平升高(P0.05),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 mRNA表达升高(P0.05),肝脏组织中NF-κB信号通路相关分子IκB-α表达降低(P0.05),p-NF-κBp65表达升高(P0.05),肝脏病理损伤严重,细胞凋亡增多;与AHF模型组比较,山奈酚干预组血清ALT和AST水平降低(P0.05),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 mRNA表达降低(P0.05),肝脏组织中NF-κB信号通路相关分子IκB-α升高(P0.05),p-NF-κBp65表达降低(P0.05),肝脏病理损伤减轻,细胞凋亡减少。结论山奈酚干预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对D-Ga IN糖/LPS诱导的小鼠AHF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9.
肝衰竭的病理过程复杂,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需对其发病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早期的,轻度的内质网应激(ERS)可以通过未折叠蛋白反应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而持续的、严重的ERS会促进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引起细胞死亡,因此ERS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主要阐述ERS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在肝衰竭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肝衰竭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0.
临床路径的应用从宏观角度讲具有规范诊疗过程、降低医疗成本、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的作用。基于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及其附件临床路径标准,医院在具体应用中对其实现形式进行了有益探索,并构建了“临床路径影响因素模型”,参照此模型对诊断类似的不同情况患者区别对待,分别从医疗质量、诊疗效率、医疗费用、医疗资源耗用角度进行权衡和细化,实现了面向不同患者群体的有针对性的最优临床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