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22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 观察辅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肝细胞癌根治术后近期(<2年)复发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收集自2000年11月至2007年12月间2591例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的资料.根据术后是否行辅助性TACE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再根据肿瘤直径、数目以及有无镜下癌栓将入选病例分为肿瘤直径≤5 cm的残癌低危、高危组以及肿瘤直径>5 cm的残癌低危、高危组.其中残癌低危定义为肿瘤单个且无镜下癌栓;残癌高危为肿瘤数目2~3个和(或)有镜下癌栓.分析辅助性TACE对近期复发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与干预组比较,术后3个月内的复发率在肿瘤直径≤5 cm的残癌低危组和高危组分别为1.34%比4.14%(P=0.002)和3.17%比8.15%(P=0.011),肿瘤直径>5 cm的残癌低危组和高危组分别为5.33%比12.88%(P=0.002)和8.43%比14.29%(P=0.045);6个月内的复发率在肿瘤直径≤5 cm的残癌低危组和高危组分别为4.63%比6.71%(P=0.133)和8.73%比13.48%(P=0.070),肿瘤直径>5 cm的残癌低危组和高危组分别为11.50%比21.02%(P=0.052)和19.64%比23.94%(P=0.070).那些6个月内未发生复发的患者,其术后9、12、18、24个月内的复发率在各亚组的对照组与干预组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术后辅助性TACE治疗本身并不能预防近期复发,但其操作过程有助于早期发现术后残癌和复发灶.  相似文献   
72.
我们通过裸鼠人肝癌模型,了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反义寡核苷酸抑制人肝癌的生长作用。以探讨反义寡核苷酸的临床应用前景。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BALB/cA,nu/nu裸小鼠,鼠龄4~6周,体重17~20克,由中国科学院试验动物中心提供;胰蛋白...  相似文献   
73.
1996年Rossi等报道应用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肝癌后,RFA治疗肝癌得到迅速普及应用,其原理是通过针型电极输出高频率射频波,使组织内离子产生快速振动,摩擦产热,局部温度可达90~120℃,靶区肿瘤组织细胞发生热凝固性变性和坏死,从而达到杀灭肿瘤的目的。近年来,射频消融治疗存在的高复发率的问题受到关注,射频消融治疗对残存肿瘤生物学特性以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势必影响到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的预后。  相似文献   
74.
我们通过建立低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株MHCC97L[1]观察水浴加热对肝癌细胞体外增殖、侵袭运动能力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MHCC97L细胞培养瓶或培养板密封后浸没于42℃恒温水浴箱内加热,30min×2,间隔10min.  相似文献   
75.
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已经成为目前治疗肝癌的主要非手术方法之一,但术后较高的复发率受到关注。本文根据近年来的文献,对射频毁损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做一综述。结果显示,肿瘤直径>3cm、肿瘤位置临近大血管或肝脏包膜下、不足够的治疗范围、以及术者经验缺乏是使局部复发率升高的危险因素,而血清甲胎蛋白水平高、术前肝功能分级差、肿瘤病理分期晚等因素是肝内远处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经皮瘤内酒精注射(pere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PEI)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病灶的疗效,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患者行PEI治疗,部分患者合用射频毁损治疗(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采用寿命表法分析患者复发后的生存期,并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期的因素。结果:58例术后复发患者治疗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6%、59.2%、29.3%,中位生存期为42.5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Child-Pugh分级B级为疗效差的影响因素,合用RFA有助于提高疗效;多因素分析显示Child-Pugh分级为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酒精注射治疗复发性肝癌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7.
目的 观察水浴加热联合吲哚美辛对人肝癌MHCC97L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42℃水浴加热前2h加入0.2 mmol/L吲哚美辛,加热组不加药,对照组不加热、不加药,其他处理相同并在同一时间点观察.在不同的时间观察细胞增殖、生长曲线、克隆形成率、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细胞周期、侵袭、运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加热+吲哚美辛明显抑制MHCC97L细胞增殖(P<0.01),其最大抑制效应为加热后48 h(53.6%),细胞倍增时间延长了2.07倍;加热+吲哚美辛组48、96 h的细胞集落形成率均明显降低(P <0.01);FCM显示,吲哚美辛能逆转加热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加热+吲哚美辛组48 h和96 h的G1期细胞比例均明显升高,S+G2期细胞比例均明显降低(P<0.05).加热+吲哚美辛组48 h和96 h相同数量的细胞穿过人工基底膜到达Transwell小室膜背面的细胞平均数(侵袭实验)和穿过Transwell小室膜到达背面的MHCC97L细胞平均数(运动实验)均明显低于加热组(P<0.01);ELISA法检测发现,加热+吲哚美辛组48、96 h的分泌量均明显低于加热组(P<0.05).结论 吲哚美辛抑制体外加热后肝癌细胞的增殖,其作用和抑制细胞进入DNA合成期和分裂期有关;进一步抑制其侵袭运动能力,其作用和MMP-2、VEGF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78.
目的 建立具有器官转移亲嗜性的单克隆人肝癌细胞株和相应的裸鼠移植模型. 方法 取肺和淋巴结转移亲嗜性人肝癌荧光细胞株HCCLM3-R-LM1及HCCLM3-R-LnM1,通过极限稀释法进行单细胞培养,获得8个HCCLM3-R-LM1来源的单克隆细胞株(LM1-S2,-S3,-S4,-S5,-S11,-S15,-S21,-S23)和5个HCCLM3-R-LnM1来源的单克隆细胞株(LnM1-S7,-S11,-S13,-S17,-S20);将上述人肝癌单克隆细胞分别接种于4周龄的裸鼠皮下,3周后皮下瘤组织移植至裸鼠的肝脏,6周后观察裸鼠肺和腹腔淋巴结转移灶荧光面积,并与肺组织连续切片中的转移灶数目进行比较.同一株细胞的肺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用Wilcoxon秩和检验,单克隆细胞株之间的肺、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用Kruskal-Wallis检验. 结果 在13株人肝癌单克隆细胞中,有6株细胞形成皮下瘤;移植至裸鼠肝脏后表现出不同的转移潜能和器官靶向特性.其中LM1-S3,LM1-S4,LM1-S5和LM1-S11单克隆细胞的肺转移积分吸光度值分别为80923±10162、1506000±297064、36 140±8210和508448±1342729(P<0.01),但不发生淋巴结转移.LnM1-S11单克隆细胞的肺与淋巴结转移灶积分吸光度值分别为435 062±206 620和1254000±225171. 结论 成功建成了不同转移潜能和器官亲嗜性的人肝癌单克隆细胞株和裸鼠移植模型,其中LM1-S3,LM1-S4,LM1-S5和LM1-S11为肺特异亲嗜性的人肝癌单克隆细胞株,而LnM1-S11细胞为肺和淋巴结双重亲嗜性的人肝癌单克隆细胞株,为肝癌转移器官靶向性研究提供了理想的体内外模型.  相似文献   
79.
化疗药物引起的肝脏损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任正刚 《肝脏》2001,6(1):48-49
化疗药物的肝损害是比较常见的 ,在临床上 ,有的化疗药物引起的肝损害是可以预测的 ,往往会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 ,但实际上 ,更应该引起重视的是不少化疗药物引起的肝损害是不可预知的 ,后者引起的临床后果往往更为严重。而且 ,随着大剂量化疗合并自体骨髓移植方案的临床应用 ,以及肝脏动脉灌注化疗药物的应用 ,使药物引起的肝脏损害更为常见 ,因此 ,临床医师应该充分认识化疗药物引起肝损害的重要性。一、化疗药物引起的肝损害的机制(一 )肝细胞坏死 药物在肝细胞内代谢后 ,中间的毒性产物可造成肝细胞坏死 ,而且 ,这些中间产物还可以与蛋…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巨块型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行辅助性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e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对术后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56例资料完整的巨块型肝癌患者,这些患者均接受了手术切除.其中136例患者于术后4~6周接受辅助性TACE治疗,另120例患者仅接受单纯手术切除.根据是否伴有残癌高危因素(子灶、门静脉二级分支以上的癌栓和包膜不完整)对所有患者进行分层分析,比较各组患者的术后生存率.结果:对于不伴有残癌高危因素的巨块型肝癌,术后辅助TACE组与单纯手术切除组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43%、59.92%、47.18%与74.05%、53.40%、45.77%,2组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9 3).对于伴有残癌高危因素的巨块型肝癌,术后辅助TACE组与单纯手术切除组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15%、32.27%、22.35%与45.36%、22.47%、19.67%,2组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 9).COX回归分析表明,术后辅助TACE治疗[风险比(hazard ratio,HR)=0.620(95%的可信区间为0.441~0.870)]和残癌高危因素[HR=2.235(95%的可信区间为1.491~3.351)]是影响巨块型肝癌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巨块型肝癌患者术后行辅助性TACE治疗有助于提高术后的长期生存率,而其中伴有残癌高危因素的患者,其术后生存时间的延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