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27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对体外培养的NK细胞杀伤脑胶质瘤细胞进行探讨,为脑胶质瘤的免疫细胞疗法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从4个健康人外周血提取单个核细胞,在KRATM培养环境下,诱导产生NK细胞和LAK细胞.分别用细胞计数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NK细胞增殖和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CD3/CDl6/CD56,并用MTr法检测NK细胞及LAK细胞对脑胶质瘤细胞的杀伤.结果 经过体外培养,平均可得到7.93×109个以上细胞.和LAK细胞相比,NK细胞对脑胶质瘤细胞LNI8、LN229、T98G和U87MG的敏感性更高.结论 NK细胞能够对脑胶质瘤细胞产生有效免疫应答,为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脑胶质瘤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62.
Toll样受体的发现是近二十年整个医学领域的一项重大发现.Toll样受体作为先天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模式识别受体.它通过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在机体天然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Toll样受体不仅仅表达在免疫细胞,同样也表达在肿瘤细胞,影响着肿瘤的发生、发展.Toll样受体激活可发挥抗肿瘤的作用,但也可促进肿瘤的进展.人们对这截然相反的结果的发生机制还了解甚少.Toll样受体还能识别损伤相关分子模式形成慢性炎症微环境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本文对Toll样受体与肿瘤之间的关系及相应研究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对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慢传输型便秘(STC)患者近期疗效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慢传输型便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在FTS理念指导下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围手术期处理方式行腹腔镜手术。比较2组手术及康复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术后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应激反应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WBC)]、术后1个月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术后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RP、IL-6水平及WBC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01);术后1个月,2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2%...  相似文献   
64.
研究了重组IL12、IL7、IL2协同对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体外增殖和杀瘤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IL2与低浓度IL2协同可引起PBMC明显增殖,若在该培养体系中加入低浓度的IL2,可使这种增殖效应显著增强。如果加大IL12剂量时会产生更强的细胞毒活性,并呈现剂量依赖关系。在此培养条件下的培养上清中亦检出了较高水平的IFNγ。对培养3~14d的协同刺激细胞表型分析显示,CD56抗原阳性细胞百分率呈递增趋势,提示CD56+的NK细胞构成了产生增殖和杀伤效应的主要细胞群体。  相似文献   
65.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调强放疗致放射性肺损伤(RILT)风险的预测。 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NSCLC患者59例为对象。根据放疗结束后3个月内是否发生放射性肺损伤分为放射性肺损伤21例、无放射性肺损伤38例,Logistic回归分析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因素。 结果59例NSCLC患者经调强放疗结束后3个月,发生放射性肺损伤21例(35.59%),未发生放射性肺损伤38例(64.41%);放射性肺损伤患者吸烟史、伴有COPD、双肺V20≥15%、双肺V30≥15%、MLD≥10Gy高于无放射性肺损伤患者(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吸烟史、合并COPD、双肺V20≥25%、双肺V30≥15%、MLD≥10Gy为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吸烟史、合并COPD、双肺V20、双肺V30、MLD为NSCLC调强放疗患者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6.
当前恶性胶质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方法,以病理学检测确定肿瘤分期及恶性度.因为传统的手术、放疗和化疗的治疗方案效果不理想,近年来以胶质瘤相关分子标志物进行鉴别分类并评估其预后成为研究热点.肿瘤标志物在监测肿瘤的复发与转移,临床诊断与治疗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同时为研究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机制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7.
本文报道1例脊髓空洞症疼痛患者的诊疗经过。患者来我院就诊之前,曾接受口服阿片类药物、局部神经阻滞等治疗,但疗效均不满意。考虑到患者疼痛范围较为局限,可以用电极刺激完全覆盖。所以,本团队探索性地使用脊髓电刺激(SCS)进行治疗,疗效显著且持久,提示SCS可能是治疗脊髓空洞症所引起的局限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68.
PTEN基因能够影响T淋巴细胞的一系列生物学功能,尤其在生长、发育、增殖、分化、活化以及细胞因子分泌等方面.PTEN作为抑癌基因已被大家熟知,可以直接拮抗PI3K信号.然而PTEN基因的改变常常导致T细胞应答的异常甚至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T细胞恶性肿瘤的发生.通过对T细胞特异性缺失PTEN的小鼠模型分析,可使PTEN参与调节不同阶段T细胞信号功能以及在T细胞恶性肿瘤的发生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更加清晰明了.因此,对PTEN在T细胞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大鼠感染肝吸虫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动态变化.方法:取健康成年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和感染组40只,感染组大鼠口服肝吸虫囊蚴建立肝吸虫病动物模型,分别于灌胃后0、2、4、6、8和14周处死.对肝吸虫病大鼠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红细胞粘附促进因子(RFER)及红细胞粘附抑制因子(RFIR)的活性分别进行动态检测.结果:肝吸虫病大鼠RBC-C3bRR和RFER水平降低,而ICRR和RFIR水平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吸虫病大鼠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发生改变,表现为继发性红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和红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紊乱,说明肝吸虫感染可损伤宿主的红细胞免疫功能.检查肝吸虫病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对了解其免疫状态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0.
抗核抗体系列检测对狼疮性肾炎进行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系列指标在狼疮性肾炎(LN)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0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其中LN 122例)和74例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及12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ANA,应用欧蒙印迹法测定ANA系列.结果 SLE患者ANA阳性率为94.49%,其他自身免疫病组ANA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