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2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3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106篇
内科学   76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80篇
综合类   297篇
预防医学   120篇
药学   123篇
  6篇
中国医学   82篇
肿瘤学   7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指病毒感染心肌并引起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和间质炎症.在儿童期,引起VMC常见的病因是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埃可病毒、巨细胞病毒等.病毒除侵犯心肌外,也可同时累及心内膜、心包及其它脏器[1].现我们对本院30例诊断为VMC住院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小剂量静脉滴注多巴胺联合美罗培南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0年12月至2013年2月该院收治的新生儿重症肺炎63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予抗感染、氧疗、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等;联合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予静脉滴注小剂量多巴胺2~5μg/(kg·min)及美罗培南(20~30mg/kg,每8小时一次)。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时间、心力衰竭发生率。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83.3%,高于常规治疗组的63.6%,且心力衰竭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6.7%/24.2%);联合治疗组肺部啰音吸收时间和肺部炎症吸收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剂量多巴胺联合美罗培南抗感染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对促进患儿肺部炎症吸收、缩短病程、降低心力衰竭发生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3.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是最多见的急腹症,超声学检查对急性阑尾炎诊断方面一直存在误区,认为只有形成阑尾周围脓肿时才能做出诊断,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难以诊断。现将我们近年来对此病的检查诊断经验,对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方法及应用价值分析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4.
生脉注射液与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与纳洛酮协同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156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3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Ⅰ组加用纳洛酮,Ⅱ组加用生脉注射液,Ⅲ组纳洛酮和生脉注射液联用,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3组患儿的疗效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生脉注射液与纳洛酮合用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5.
目的尝试在纯钛钛片表面构建胶原/透明质酸聚电解质复合膜涂层,并评价其生物相容性。方法纯钛钛片表面经打磨抛光及氧化性混酸溶液处理,得到表面富含钛羟基的基底面(设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接着通过层层自组装技术将I型胶原和透明质酸引入到钛片表面(设为实验组)。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接触角实验对两组钛片的表面进行表征。最后,在两组钛片表面培养成骨前体细胞,检测其早期粘附、增殖及分化的能力。结果 SEM结果显示,对照组钛片的表面非常平整,高倍镜下发现其表面有很多直径为数十纳米的颗粒状结构。而实验组钛片的表面也很光滑,高倍镜下也可见很多纳米颗粒,但其直径较对照组为小。XPS分析发现实验组钛片表面元素成分氮的含量随着组装层数的增加而不断升高。接触角实验显示实验组钛片表面的可湿性随着钛片表面聚电解质组装层数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实验组钛片表面的接触角较对照组小。实验组钛片明显促进了成骨细胞的早期粘附(P<0.05),而且培养在实验组钛片表面的细胞增殖得更快(P<0.05)。同时,在实验组钛片表面生长的成骨细胞分化能力更强。结论 I型胶原和透明质酸能够被成功的组装到纯钛钛片表面,该涂层结构有利于成骨前体细胞的生长,显示了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46.
47.
48.
49.
目的探讨CARTO系统指导下三尖瓣环峡部(CTI)的解剖学特点及其对线性消融的影响。方法接受CTI线性消融的患者,其中典型心房扑动5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10例及持续性房颤40例。利用CARTO系统对三尖瓣峡部长度、跨度及最深深度进行测量并根据深度分为囊袋型、凹陷型和平坦型。根据CTI长度将患者分为两组,长组≥35 mm,短组<35 mm。记录CTI消融成功所需时间,同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结果不同类型峡部的长度、跨度、深度及消融所需时间分别为:囊袋型23例(45.5±7.5 mm,38.0±7.4 mm,-9.5±2.8 mm,1707±615 s),凹陷型10例(42.7±9.0 mm,37.2±6.7 mm,-4.2±0.8 mm,1 327±832 s),平坦型22例(36.1±8.9 mm,34.3±8.0 mm,-1.0±3.1 mm,927±404 s)。囊袋型CTI长度、消融时间长于平坦型,囊袋型CTI深度均较平坦型和囊袋型为深(P<0.05)。消融时间与深度正相关(r=0.505,P<0.001)。长组较短组所需消融时间长(1485±681 s vs 803±305 s,P<0.001)。长组以囊袋型为主(48.8%),短组以平坦型为主(78.6%)。结论 CTI线性消融时间与其最深深度相关,峡部越深则消融越费时,囊袋型消融所需时间最多。若CTI长度≥35 mm(更常见于囊袋型CTI),其消融时间则显著延长。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比较后路长节段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3例单节段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根据固定节段的不同分为长节段组(A组35例)和短节段组(B组38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影像学指标、视觉模拟评分(VAS)、神经功能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4 ~32(18.6±3.6)个月.术后卧床时间长节段组短于短节段组(P<0.05);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长节段组多于短节段组(P<0.05).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两组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失败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及神经功能:两组末次随访时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术前及末次随访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后路长节段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均为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手段.而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患者下地活动时间较早,矫正后凸畸形较明显,内固定失败率较低,故长节段固定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