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16篇 |
免费 | 740篇 |
国内免费 | 11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9篇 |
儿科学 | 36篇 |
妇产科学 | 52篇 |
基础医学 | 154篇 |
口腔科学 | 65篇 |
临床医学 | 392篇 |
内科学 | 270篇 |
皮肤病学 | 16篇 |
神经病学 | 59篇 |
特种医学 | 14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323篇 |
综合类 | 1832篇 |
预防医学 | 438篇 |
眼科学 | 49篇 |
药学 | 373篇 |
525篇 | |
中国医学 | 273篇 |
肿瘤学 | 1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80篇 |
2022年 | 213篇 |
2021年 | 323篇 |
2020年 | 131篇 |
2019年 | 231篇 |
2018年 | 251篇 |
2017年 | 95篇 |
2016年 | 197篇 |
2015年 | 130篇 |
2014年 | 95篇 |
2013年 | 64篇 |
2012年 | 139篇 |
2011年 | 149篇 |
2010年 | 129篇 |
2009年 | 126篇 |
2008年 | 69篇 |
2007年 | 83篇 |
2006年 | 79篇 |
2005年 | 64篇 |
2004年 | 67篇 |
2003年 | 71篇 |
2002年 | 48篇 |
2001年 | 689篇 |
2000年 | 579篇 |
1999年 | 332篇 |
1998年 | 156篇 |
1997年 | 77篇 |
1996年 | 81篇 |
1995年 | 56篇 |
1994年 | 60篇 |
1993年 | 43篇 |
1992年 | 48篇 |
1991年 | 35篇 |
1990年 | 50篇 |
1989年 | 33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6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62年 | 3篇 |
196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实验室检测指标对于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提示性作用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5,36(4):601-603
目的 探讨肠道病毒71型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重症手足口患儿的检测指标对于临床诊断及治疗是否起到提示作用。方法 收集2014年3月至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住院的手足口病患儿100例,非手足口病患儿50例,对其粪便标本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得出核酸定性结果。对其血清标本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以得出肺炎支原体抗体效价。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在手足口病组和非手足口病组中的差异,探讨肠道病毒71型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手足口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重症手足口病组患儿的肺炎支原体阳性率(76%)高于轻症手足口病组患儿的肺炎支原体阳性率(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19,P=0.004)。结论 肠道病毒71型阳性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应在临床诊治中引起关注。对于降低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向危重症的转化具有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92.
双能CT改进的虚拟单能成像重建算法的门静脉图像质量评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9,40(6):943-947
目的 探讨改进的虚拟单能成像重建算法在腹部双能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门静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60例研究对象上腹部双能CT增强检查结果,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40、50、60、70、80、90和100 keV改进的虚拟单能成像重建算法重建的图像与标准线性融合M_0.5图像(50% 100 kV,50% 140 kV)的门静脉主干的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和图像质量评分。结果 门静脉主干40~70 keV改进的虚拟单能成像重建算法重建图像CNR值均比M_0.5图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M_0.5图像相比,门静脉主干40~80 keV改进的虚拟单能成像重建算法重建图像的SNR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门静脉主干的图像质量评分改进的虚拟单能成像重建算法40~70keV重建图像明显优于M_0.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改进的虚拟单能成像重建算法40 keV重建图像的门静脉主干的CNR和SNR分别是M_0.5组的3.57及1.53倍。结论 改进的虚拟单能成像重建算法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算法,它能够克服低keV的噪声限制,双能CT门静脉成像40 keV使用改进的虚拟单能成像重建算法重建与M_0.5线性融合相比,图像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3.
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9,40(3):379-382
目的 应用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并探讨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与改良Simpson法在测量左心室收缩功能方面的相关性。方法 受试者共80例,其中健康志愿者47例,心肌梗死患者33例。所有受试者取心尖四腔心切面,应用改良Simpson法测量左室舒张末容积、收缩末容积、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每搏指数、心排指数,转换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模式分别测量以上指标。采用相关分析比较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与改良Simpson法对左室功能测量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在正常人中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与改良Simpson法测量指标相关系数:左室舒张末容积为0.838、收缩末容积为0.917、每搏输出量为0.611、心输出量为0.579、左室射血分数为0.648、每搏指数为0.514、心排指数为0.541。在心肌梗死患者中两种方法测量指标相关系数:左室舒张末容积为0.811、收缩末容积为0.872、每搏输出量为0.797、心输出量为0.774、左室射血分数为0.757、每搏指数为0.708、心排指数为0.754。同一观察者对左室收缩功能各项指标变异范围为1.3%±4.7%。观察者间对左室收缩功能各项指标变异范围为1.8%±5.9%。结论 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不仅与改良Simpson法对正常人左室收缩功能相关性良好,而且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相关性也很好。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是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一项简便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94.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门静脉高压症学组中华外科杂志编辑部及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编辑部将在年月于青岛召开第八届全国门静脉高压症外科学术研讨会及腹部外科再次手术专题研讨会 会议将邀请著名专家就相关问题做演讲。参加会议的代表将获得中华医学会医学继续教育学分。会议征文包括以下内容:①门静脉高压症手术的术式选择和血流动力学的关系;②肝移植和门静脉高压症;③门静脉高压症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的经验;④门静脉高压症的实验研究;⑤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与肝功能评估;⑥腹部外科手术合并症与再手术治疗经验;⑦腹部外科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1,8(1):61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门静脉高压症学组、中华外科杂志编辑部及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编辑部将在2001年5月于青岛召开第八届全国门静脉高压症外科学术研讨会及腹部外科再次手术专题研讨会,会议将邀请著名专家就相关问题做演讲。参加会议的代表将获得中华医学会医学继续教育学分。会议征文包括以下内容:①门静脉高压症手术的术式选择和血流动力学的关系;②肝移植和门静脉高压症;③门静脉高压症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的经验;④门静脉高压症的实验研究;⑤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与肝功能评估;⑥腹部外科手术合并症与再手术治疗经验;⑦腹部外科疾病的分… 相似文献
95.
96.
97.
98.
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ⅩⅩⅣ——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导管包括外周静脉导管、非隧道式或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CVC)、肺动脉导管、动脉导管和体内置入式输液泵。前瞻性研究显示,外周静脉导管留置的感染率最低(<1%);经皮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短暂留置的导管感染率约为3%~5%;用于血液透析的中心静脉导管的感染率最高,约为10%。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是危重患者病情恶化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
甘草酸及肾十方治疗慢性马兜铃酸肾病2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甘草酸及复方中药肾十方对慢性马兜铃酸肾病的疗效。方法26例符合慢性马兜铃酸肾病的患者,给予甘草酸二铵150mg加中药复方汤剂肾十方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酶及24h尿蛋白排泄量,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总有效率80.76%;BUN、SCr、尿N-乙酰葡萄胺酶(NAG)、β2-微球蛋白(β2-MG)均显著下降(P〈0.05),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甘草酸及复方中药肾十方对慢性马兜铃酸肾病有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0.
DEC参与顺铂诱导食管鳞癌的细胞衰老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6,37(1):17-22
目的 探究化学治疗药物顺铂对食管鳞癌细胞衰老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检测4种食管鳞癌细胞株(ECA109、EC9706、TE-1、TE-3)和一株正常的人类永生化食管上皮细胞株(Het-1a)中细胞衰老因子p53、分化型胚胎软骨发育基因1(differentiated embryo-chondrocyteexpressed gene1, DEC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选取TE-3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顺铂(2、4、6、8、10 μmol/L)对TE-3增生的情况,并结合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染色方法,筛选出诱导细胞衰老的最适浓度。以顺铂最适浓度(4 μmol/L)作用TE-3 48 h,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顺铂作用前后p53、DEC1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检测食管鳞癌细胞系中细胞衰老因子p53、DEC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发现食管鳞癌细胞与食管上皮细胞相比,p53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下降,DEC1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用不同浓度的顺铂(2、4、6、8、10 μmol/L)作用TE3,MTT显示顺铂对细胞TE-3的增生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合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染色,发现顺铂可诱导TE-3出现细胞衰老,并在顺铂4 μmol/L作用48 h时细胞衰老现象最明显;在顺铂4 μmol/L作用TE-3细胞48 h检测对照组与实验组的p53、DEC1的蛋白表达情况,发现实验组中TE-3的p53、DEC1的表达量分别升高了4.6倍(P=0.040)、2倍(P=0.032)。结论 顺铂可诱导食管鳞癌细胞呈现细胞衰老表型,细胞衰老相关基因p53和DEC1可能参与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